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邰鑫  熊毅  王娜 《农机化研究》2021,43(3):249-253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体复杂曲面的加工精度,合理安排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将UG建模和仿真技术引入到了零件数据加工过程中,通过对加工工序和程序的检验与修改,以达到数据加工工序和源程序优化的目的。以拖拉机箱体零部件曲面形状的数控加工为例,采用曲线拟合技术对数控加工过程的刀位进行了优化,利用UG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刀位优化后的曲面加工最大过切和欠切量都有所降低,说明通过优化提高了数控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
龙燕燕  黄善厚 《农机化研究》2021,43(2):259-262,268
为了实现拖拉机回转体复杂零部件的数控加工,提高零部件的建模和工艺设计效率,将CAD建模和UG仿真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设计上,通过对加工过程的仿真,实现加工工序的优化设计。在利用UG软件进行数控加工仿真时,可以通过碰撞干涉检查和仿真过程的详细查看确定加工工艺的设计是否存在问题,发现是否存在过切等现象,为数控加工时刀具轨迹的修改提供依据,还可以代替零件的试切或试加工过程,对于提高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体类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效率,将UG软件一体化建模和加工仿真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的设计加工过程中,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加工工序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提高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效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拖拉机箱体盖板零部件的加工为例,对零件进行了建模和数控加工仿真。由仿真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可以明显提高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对于加工路线和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拖拉机箱壳体类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效率,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数字化设计和加工过程中,利用UG软件的建模和数据加工仿真模拟功能,对箱体零部件加工工艺和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拖拉机箱体零部件的建模和数控铣削加工仿真为例,对加工工艺路线智能化优化前后的加工轨迹进行了对比,并取多组不同的零部件进行了验证。由对比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智能化优化后,加工过程总的走刀轨迹距离要比优化前的小,从而有效提高了拖拉机箱壳体类零件的铣削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农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具有自主作业能力的自动化农业机械被运用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但农机需要精度较高的零部件与之匹配才能实现精准化作业。为了提高拖拉机零件的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将UG软件引入到了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零部件的模型进行了工艺分析和参数确定,在确定好刀具和坐标系、加工工序及刀具走刀路径后,采用UG自动编程技术生成了加工代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拖拉机轴类的数控加工为例,对方案进行了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自动生成刀具的加工轨迹,并实现加工过程的仿真模拟,最后形成加工代码,证明在拖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使用UG自动编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五轴加工中心是复杂曲面零件加工常用的机械工具,为了提高农机零部件设计加工效率,提高零件加工精度,将UG仿真设计软件引入到了五轴加工中心零件的设计加工制造上,在曲线插补算法上提出了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优化,通过降低输出误差提高了加工精度。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UG仿真软件可以成功地实现加工过程的建模和仿真,并得到刀具的运行轨迹。由采用和不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得到的加工精度对比可以看出: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对于农机重要精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了零部件加工工序的设计中,并提出了基于数学建模的加工工序优化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农业机械零部件数字化设计过程中工序设计为例,建立了工序优化的数学模型,并以加工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目标函数。最后,采用UG软件对工序优化效果进行了验证,并对加工轨迹和加工时间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UG软件可以成功地实现刀具走刀轨迹的模拟,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对农业机械零部件加工工序进行优化后,可以有效地提高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对于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收割机复杂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将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引入到了零件的设计制造上,并引入了UG软件建模和VERICUT软件仿真对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在首件零件加工前对加工程序进行检查和优化,缩短了设计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收割机割刀刀片的加工为例,采用UG软件建立了割刀的三维模型,利用VERICUT软件对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加工仿真过程不存在机床和工件的碰撞情况。同时,对比了不同插补算法得到加工效果,为收割机复杂零部件设计和加工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效率,将逆向建模和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引入到了设计制造过程中。在进行逆向建模时,首先需要对模型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分析模型的曲面几何特征可以确定整体测量方案,采用三坐标侧量仪可以得到拖拉机零部件的点云数据;数据采集完成后,通过转化格式导入UG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处理去除或隐藏干扰点,创建曲线和曲面,在创建曲面时通过补充曲线和曲面的光顺方法提高曲面的质量;最后,进行模型的结构设计(如添加加强筋、安装孔等),通过装配完成曲面建模。模型创建完成后,通过UG软件对模型进行加工仿真模拟,进而得到拖拉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成品,对于零部件形状和性能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拖拉机载质量和速度的提升,以及对拖拉机美感的艺术追求,农机的很多零部件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主要表现在很多零件采用曲面形式,给农机零部件的设计和加工都带了较大的困难。为此,以拖拉机前盖板复杂的曲面模型为参考,首先用UG软件的CAD模块绘制出曲面,并进行实体建模;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技术交流,运用UG软件的CAM模块对拖拉机前盖板模型进行了虚拟制造。对模型的加工精度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式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机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更有助于专家经验的获取。  相似文献   

11.
农机发动机曲轴属于复杂零部件,在加工时需要采用数控加工方法。数控机床加工时首先要进行编程,而曲轴形状比较复杂,在编程之前要对零件的曲面形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插补技术得到驱动电机的控制点。为此,引入了Pro/E建模软件对曲面进行建模,采用NURBS曲线插补技术对零部件的曲面形状进行拟合,然后利用UG软件对加工轨迹进行仿真,进而对加工过程的切削参数进行优化。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发动机曲轴零部件进行了建模和刀具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成功实现曲轴零部件加工的刀具轨迹仿真。最后,对两种不同的插补算法产生的加工误差进行了比较,进一步验证了NURBS曲线插补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回转体曲面零件属于复杂的加工零件,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由于编程的不同会导致加工工序和工艺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合理的刀位轨迹编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为此,将曲线拟合算法引入到了刀位轨迹优化过程中,并根据刀具加工步长和加工误差对刀位轨迹进行了密化插值优化,得到了加工精度较高的刀位算法。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拖拉机犁耕装置的附加叶轮进行了结构分析,并成功提取了关键的曲面曲线型值点;然后,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加工路线形状,对刀位轨迹坐标进行了提取,通过密化插值最后实现了刀位轨迹的优化。同时,利用UG软件生成了刀位轨迹,从而验证了刀位轨迹优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拖拉机型腔类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降低加工误差,将仿真软件引入到了零件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并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设计。在误差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引入了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算法,并以拖拉机型腔类零件的加工仿真为例对算法的作用进行了验证。由单独使用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器得到的仿真加工误差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可以得到更低的加工误差,对于零件加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拖拉机零件和机构的设计优化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引入了Inventor设计仿真软件,并提出了基于云技术的协同设计和仿真方法。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和装配与仿真过程中,采用遗传算法对任务的协同化分配和资源的调度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设计和仿真计算的效率。以拖拉机运动机构的建模和仿真为例,采用云平台的Inventor软件模块建立了机构的三维模型和装配体,调用云计算资源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机构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并将计算效率和传统的计算平台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云技术在计算速度和存储能力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南方农机》2023,(16):139-144
【目的】在现代制造过程中,复杂曲面产品日渐增多,使得加工工序变得复杂,加工周期延长,传统的设计制造方法难以适应先进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方法】笔者以人像自由曲面为例,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人像点云数据,将点云数据文件导入Geomagic Studio进行逆向建模,并在UG中进行实体生成及数控编程,最后在VERICUT软件中进行虚拟仿真加工验证。【结果】将逆向建模、数控编程及数控虚拟仿真加工结合,应用于复杂曲面产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实现了对产品的二次设计制造。【结论】逆向工程技术能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减少废品率,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快速反应市场变化,对现代制造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还可以修复破损的雕像、雕刻等文化产品,实现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自动采棉机各部件加工与装配精度,实现采棉机作业效率与作业寿命的提升,以自动采棉机的组成结构及作业原理为基础,针对表面几何特性与数控加工技术进行分析.依据自动采摘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摘锭磨损等故障,给出自动采棉机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工序模型,运用UG软件三维建模同时进行层次化的加工工艺流程设计及走刀算法优化.以...  相似文献   

17.
邢献中 《当代农机》2023,(12):52-53+56
通过研究智能制造中数控加工和仿真技术,优化智能农机零部件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制造过程。研究针对柴油机复杂零部件的数控加工和仿真,对套筒件抗拉强度、使用年限进行了简要分析,对套筒件构型、规格尺寸作出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夹持机构的设计效率和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摘机器人通用夹持机构的同步设计优化方法,将UG和ADMAS软件引入到了夹持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并利用软件的联合虚拟仿真功能,实现了夹持机构的合理布局和夹紧力的计算与同步优化。利用夹持机构的加工工序,在UG软件中对夹持机构进行了布局,并通过运动约束的添加使夹持机构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将UG夹持机构模型导入到ADMAS软件中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计算得到了影响弹簧夹紧力关键点变量的敏感度,取对弹簧夹紧力影响较大的点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弹簧产生最大夹紧力时变量点的弹簧位移,从而实现了夹持机构的优化设计。最后,对夹持机构的运动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为夹持机构的稳定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数控五轴机床特点、数控五轴加工零件特点进行分析,就如何运用UG软件实现五轴加工零件设计、加工仿真、后置处理等进行阐述,指出五轴加工研究与运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复杂农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难题,在加工工序中引入了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并采用自适应差分算法对加工刀具的轨迹进行了优化,从而有效提高了农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在五轴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建立切削模型,但五轴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矢量是不断变化的,其计算较为复杂,而本次引入的自适应差分算法可以利用初始化参数数据和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最佳的走刀轨迹。为了验证算法的可靠性,对刀具轨迹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刀具优化算法后在复杂的零件拐角部位可以得到更佳的走刀轨迹。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际的加工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数控加工系统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复杂农机部件的加工效果,为现代农机复杂零部件的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