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教学的根本要求。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作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基本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分析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建设现存问题,探讨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建设现实意义,构建中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群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房晓丽  彭晖 《南方农机》2023,(9):185-188
【目的】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跨界整合、领导和实践等综合能力,属于复合型优秀科技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对电子设计类专业特色建设、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方法】电子设计类课程群建设应综合考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将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整合作为建设重点,实现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效应。结合电子设计类专业的特点,主要将课程群合理划分为理论课程群、实践课程群,同时在理论课程群中合理创建核心课程,如通识、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在实践课程群中,积极创建基础型、深度型、探究型实验实训。不仅要根据新工科建设目标,同时要切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出理论和实践教学、核心和通识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之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课题组主要基于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电子设计类课程群进行研究和实践,旨在提高电子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杨茂芽  刘向红 《南方农机》2022,(10):162-164,170
为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持续推进"双高计划"专业群高质量建设,对于机械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课题组聚焦"双高计划"高质量发展视阈下机械类专业群建设,核心围绕机械类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课程思政系统化融合、群目标优化、群思维意识、跨专业课程融合、校企深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新时期用人单位对工科专业学生制图能力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课程群的制图能力培养新思路,探讨了基于课程群的制图能力培养目标、实施方式及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制图课程群建设,切实提高工科学生的制图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制图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群建设,首先要考虑专业群组群的逻辑性、服务面对的对象以及人才培养的定位。本文对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群组群逻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行业视角下,对机电类专业群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群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双高”建设及“十四五”规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组建绿色智造专业群、深度对接并主动服务区域主导产业,以实现专业群高水平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此,课题组从国家制造业发展趋势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出发,结合绿色智造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剖析了绿色智造维度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绿色智造维度的“双元三融六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双元三融六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专业群基础课程的底层互通,打造专创融合标准与创新评价指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培养,并引领同类专业群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非常需要科技创新的人才,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不能单一考虑单个课程的目标和重点,而更注重各个资源的整合.文章从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培养应用型的科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培养21世纪机械专业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提出了以岗位群培养技能、技巧,以课程模块化安排教学和建立一套新型的培养体系等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史玉立 《南方农机》2023,(20):167-171+179
【目的】“传感与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了发展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亟需在此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方法】教学团队根据国家对高职人才的培养要求,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和思政教育的思路。根据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实践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以专业群平台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例,进行了深度改革和建设。【结果】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显著提升。课程由原先的难度较大、学生怕上的课程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学满意度高于其他课程,期末成绩优良率达到85%以上,学生课程讨论参与度高,毕业生在实习调查中多次提到了本课程的学习,多名同学应用课程知识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奖。【结论】本课程的建设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是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一次有效探索。能够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将TRIZ理论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运用该理论的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构建电气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理论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创新思维,使其掌握创新方法,以提高工程实践和双创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汽车拖拉机构造》课程为例,探索在一流课程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与措施。首先确立了以主线为引领、五步发展组建课程思政案例册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结合新疆农业大学“秾大云上”平台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其次在课前导学、课中线下翻转教学、课后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全过程多渠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德育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部流程。最终落实课程思政德育目标,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农业工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要服务于工程实践。在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认证大环境下,探索了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大工程观内涵,据此开展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新疆农业大学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为例,通过对人才需求侧需求调研与分析,从顶层设计优化课程群结构、深度融合创新实践体系、学科竞赛创新实践与企业工程项目、面向工程教育的STEP教学模式四个层面研究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如何构建与一流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同时探讨了传统“老中青”传帮带、援疆政策支持教学骨干培养方法及现代虚拟教研室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培养模式以支撑面向大工程观的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课题组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项目管理"课程建设进行探索。首先,分析传统的"项目管理"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基于"OBE"教育理念,确定"项目管理"课程建设的方向,即更新课程教学目标,丰富课程资源,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目标评价体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通过建设与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图样的识读与绘制》是高职大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课程群"的专业基础课,它在课程群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案例不典型等造成课程质量低下,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有效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针对此问题,本文结合精品课建设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整合和选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调研,课题组分析了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成图能力的要求,建立成图能力培养的课程群体系,提出了预期成果要求,并围绕预期成果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该课程群体系采用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学,注重过程化考核,可操作性强,为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专业课程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群课程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培养、课程体系重构、思政资源库构建、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完成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的教学策略优化,以实现“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时代课程建设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改进的方案,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良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教学素养,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了促进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分析了分子生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的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建设机制、教育的方法论、教学成果的使用范围以及团队必要的协作文化建设,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楠  宋超 《农业工程》2018,8(6):123-125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需要,针对民办高等学院机械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试验建设及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突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教学观念、教学体系、试验教学和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改革,达到《工程力学》课程面向应用型教育创新型力学人才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宛琼  陈莉  齐永霞 《农业工程》2024,(1):142-145
为应对社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及高校面临立德树人重要任务,总结当前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索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为我国农业农村建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