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温室群管理困难、调控复杂等问题,设计开发日光温室群监控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系统主控制器,控制各温室内的控制节点,实现温室环境调控的自动化运行;应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温室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讯;设计MCGS组态监控界面,实现温室群各执行设备的现场实时调控;设计PID通风控制器,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参数,精确调控温室内湿度;应用巨控智能远传模块(GRM500)开发远程上位机数据管理系统,设计远程图形控制界面,实现温室的集群调控。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完成设计目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便于用户管理温室群。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温室监控系统实时性差、监控环境因子单一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 Web 服务器的远程温室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以嵌入式Web 服务器为核心,结合CGI 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与控制界面的动态传输,通过Internet 远程访问嵌入式Web 服务器,实现用户通过 Web 浏览器对温室环境多因子参数的监测与控制。该系统保证了对温室环境因子的精确检测与实时控制,可为温室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温室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因子进行调控是实现设施作物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以WinCC组态软件为上位机编程软件,以PLC为控制器,设计一种基于PLC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可靠,性价比高,能很好地实现对智能温室环境因子的自动控制,满足温室作物生长环境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切实提高设施环境调控水平,实现环境调控系统可应用性和便捷性,研究开发一种基于主动蓄热型日光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在温室墙体、空间等区域采用ZigBee网络多点组网部署,融合多传感器信息,再通过ZigBee传输协议进入本地主控制器,主控系统根据预设光温策略管理温室环境。同时,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现场查看与修改控制策略,并且通过4G移动网络接入云服务器实现远程数据收集与分析。该系统不仅可根据主动蓄热墙体实际情况,调整控制流程,同时耦合温室光因子调控,实现光温控制联动。  相似文献   

5.
北方温室微环境在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温室环境和调控策略的分析,提出一个总体方案,设计了一套符合北方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主从式设计结构,下位机以STM32F103VCT6单片机为核心,搭载丰富的外围模块;上位机主要实现用户指令下发和信息汇总,完成对温室环境的实时遥测、遥调和遥控。通过对温室环境的监控保证温室内作物的生长条件,实现了温室大棚的科学、高效、智能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目前温室群测控难、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基于改进PSO算法提出一种多温室物联网群控终端变量协调控制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多温室分层分布式物联网群控集成系统,有效融合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智能控制技术,采用单个温室的多参数多变量协调控制方法,实现单温室智能化协调控制;通过加设总控制器,根据记录下的多温室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变换情况,优化区间内浮点数的取值范围,当取值范围优化结果提升值比1%小,则停止寻优,将此时的最优参数输出,完成多温室群控终端变量协调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稳定时设定的目标温度值的平均值为25.6℃,误差值为1.4℃,相对湿度平均值为47.60%RH,误差值为2.4%RH,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也基本可以维持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各项环境参数调控至温室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值,提高多温室物联网群控终端变量智能化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7.
温室设备快速准确控制是设施农业精准调控的关键环节。为解决现有温室灌溉控制系统精度较低,优化蔬菜作物的灌溉管理策略,本文提出了基于Smith模糊控制器的温室灌溉智能决策系统。文章对Smith预估模糊控制器结构组成及结果期西红柿土壤水分数学模型构建进行了阐述。基于Simulink的建模仿真验证了本系统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温室实地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灌溉控制最大误差为7.5%,系统响应达到设定值后,土壤水分平均值能够很好地维持在70.5%左右,符合温室西红柿结果期的生长环境要求。系统工作稳定,针对温室蔬菜灌溉控制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优势,采用太阳能资源为主要供能方式,为智能温室系统构建基于Zig Bee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和nRF2401无线传感器的双层无线通信网络,以减少西藏地区有线布线成本和解决温室群控制问题。同时,在传统智能温室中结合线阵CCD技术,为智能温室系统提供实时、直观的作物生长状况数据,有效提高对温室内环境因素的监控效率及温室智能自动化控制程度,以满足现代化高效节约型农业的发展形势需求,以及西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对于农业自动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农村广泛使用的日光温室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分布式温室群控制系统。该系统的结构体系为中心PC机和温室控制器的主从结构。系统采用无线RF技术,构成了点对多点的星形拓扑结构的通信网络,可对多个温室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器将农艺专家控制方案和模糊控制技术相结合,实现温室的温度、湿度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0.
温室环境控制与温室模拟模型研究现状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环境模拟等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目前温室环境主要采用多处理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器以结构通用、价格便宜的单片机为主,也可应用工业控制器,但工业控制器的价格较高.环境控制的研究重点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信号传输的无线化,无线传输适合温室特点,为现场布线及后期维护带来方便.通过模拟模型可以了解结构特征、气象条件及作物生长等对温室环境的影响.综合考虑环境因子、作物生长及经济性的三级模型尚难以达到,目前主要还是采用分段式控制和人工设定相结合的方法.不必过分强调后级控制的精度,应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环境优化调控并注意温室生产的经济性,加强控制理论与温室生产过程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北方温室群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温室环境各因素的分析,针对辽沈II型温室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分布式模式的温室群环境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并提出了适用于多温室多参数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数据结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及数据预浏览,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和便于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CFD非稳态模型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Venlo温室内温度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非稳态模拟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CFD模型作为虚拟温室环境,将其非稳态模拟产生的时间序列数据代替真实的物理试验数据,结合系统辨识理论将CFD模型转换成基于数据的系统控制模型,实现基于CFD的温室温度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CFD的预测控制实现温室温度控制的平均偏差为2.65℃,标准偏差为3.27℃,可将室内温度平稳有效地控制在作物生长允许的温度范围内。系统辨识、控制算法和CFD技术的结合,提高了控制器设计的效率,丰富了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文  邹腾跃 《农业工程》2020,10(12):32-35
设计了基于机智云平台的温室番茄远程监控系统,上位机由手机APP终端和机智云平台组成,下位机部分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将传感器获取的环境参数上传至上位机,ESP8266 Wi-Fi模块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的数据交互。用户可使用上位机对温室番茄环境生长参数进行远程监测和实时调控,经测试该设计数据获取准确、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测与报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无线传输的温室环境智能监测和报警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温室环境监测过程中布线困难、报警方式单一、成本高、不能稳定运行等缺点。以微型处理器和ZigBee通讯节点作为采集节点,以ZigBee和GSM/GPRS通讯模块作为汇聚和远程数据传输的网关节点,采用树状的组网方式完成短距离的数据汇聚,通过GPRS完成远程数据传输;在服务器上配置了数据库和网页远程服务,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远程访问温室作物实时监测数据。本文实现了节点和服务器的双向数据通讯,使服务器可以远程配置单个采集节点的报警上下阈值和采集时间周期;完成了温室环境的智能报警;加入了系统可靠运行机制,使系统可以连续、稳定地运行。经试验验证,系统可以满足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监测和报警需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前的农业种植采用的是人力劳作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种植手段已然改变,科学家将智能化带入农业,为农民带来了福利。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卓平台的温室大棚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等各种物理参数进行采集和处理,控制器将参数数据汇总之后通过GPRS通信模块发送给用户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连接云服务器,随时随地查看温室大棚内的情况,并控制卷帘和风扇。该系统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温室远程监控系统虽然已经具备对温室中各项环境参数的监测与控制功能,但只能作为温室中环境信息的实时反馈而不能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综合管理,其科学性及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而日光温室远程监控APP不仅实现了对日光温室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控功能,还可以根据温室中种植的不同作物及其生长阶段及时为用户提供专家经验知识并帮助用户合理规划温室管理方案。该APP的开发不仅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及病虫害的概率,而且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提升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温室环境远程调控过程中自动控制参数无法修改或缺少远程手动控制模式的问题,设计了温室环境远程测控系统。系统可分为温室现场测控层、服务器层和用户应用层。现场测控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温室内外环境信息,并配备了网络摄像头实时监测;服务器层以ARM为硬件平台,采用Linux C语言完成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和服务器的设计;用户应用层基于Web和Andorid技术,构建提供温室内外即时环境信息查询和自动控制方法选择、控制目标调整、在线视频查看温室内部情况等功能远程终端。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自动测控周期最短为5s,数据传输误码率和丢包率较低,能够满足实时、可靠监测的需求,视频图像流畅清晰,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提高了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了一种温室环境连续型调控系统,主要由温室环境现场测控系统、嵌入式服务器和远程监控计算机3个部分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为温室中作物生长提供经济适宜生长条件并且满足温室生产中对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北方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生产条件及管理现状,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研制开发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温室群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室内环境因子的实时检测,使用模糊控制算法,控制温室内设备,使温室内的环境因子达到适合作物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朱婧玮 《南方农机》2023,(14):58-61
【目的】目前温室管理大多采用人工管理,普遍存在耗时费力、风险不可预估、设施易损坏等情况,针对甘肃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特点,设计了基于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温室管控系统。【方法】该农业温室管控系统将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依托各种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传递和分布式精准控制与可视化管理;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温室温湿度、土壤墒情等环境数据,结合科学种植方案、天气因素等,提供温室卷帘、通风、补光、喷淋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功能;同时,该系统提供的天气预警、农业专家资讯、不同作物科学种植方案、历史数据存储查看、温室工作人员考勤等功能,可为温室作物种植的精准管控提供保障。【结果】该温室管控系统每天平均节约卷放帘时间1.8 h,增加光照时间2 h,提高育苗产量9%,提高出苗率8%,节约用药量65%,一个100 m2标准温室节省人力2.5个,年平均节约费用0.6万元,减少肥料用量50%,减少用水量40%。【结论】该系统可提高温室种植的智能化精准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种植,提高作物种植品质,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风险,农户可做到足不出户智能化管理,远距离实时查看温室内情况,调控现场设备,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