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食用菌产量居世界之首,随之产生的大量菌渣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解决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食用菌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提出目前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二次栽培、转化为有机肥、制作无土栽培基质、生物修复、饲料加工等。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缺乏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利用水平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践证明,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将食用菌菌渣实现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要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还应重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价值,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食用菌菌渣作为青菜栽培基质,设计5种不同菌渣土壤配方进行青菜栽培试验。通过对青菜性状、产量、叶绿素和Vc含量的分析比较,得出菌渣∶土壤为1∶1配方的株高、叶数、叶面积等理化性状最优,叶绿素含量最高;菌渣∶土壤为2∶1配方的产量最高,Vc含量最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转化利用废弃木耳菌渣,解决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稻苗黄化现象问题,通过分析木耳菌渣理化性质及对水稻种子采取硫酸亚铁溶液浸种处理的方法,进行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腐熟菌渣的有机质含量、保水性及速效养分等特性有利于做水稻育苗基质,但盐分浓度较高、偏碱性、密度较小不适宜单一菌渣做育苗基质;2)单一菌渣基质培育稻苗,会出现黄化现象,原因在于单一菌渣基质有效铁含量偏低,造成了叶片含铁量少;3)硫酸亚铁浸种处理可以控制稻苗黄化现象,但会诱导植株株高伸长;4)0.014mol/L硫酸亚铁与0.051mmol/L多效唑混合浸种液在20℃下浸种处理3d,能够有效控制稻苗黄化现象和植株的徒长。同体积的腐熟菌渣和稻田土混合配制成的育苗基质,稻种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与多效唑溶液混合浸种处理的方法,能够育出壮实的大龄机插秧苗。  相似文献   

4.
以食用菌菌渣和蛭石不同配比为处理,研究了5种配比基质对牛蒡发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配比基质中,以食用菌菌渣和蛭石(体积比)1∶4的配比基质牛蒡发芽率、发芽势较高,苗期生长好,且采收期的产量也最高。综合考虑,以食用菌菌渣和蛭石(体积比)1∶4最适于牛蒡栽培。  相似文献   

5.
将牛粪、蚯蚓粪、菌菇渣、稻壳和炭化稻壳等基质按不同比例复配成4种基质,通过分析基质理化性质和草莓的生长发育情况,筛选出草莓栽培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牛粪∶蚯蚓粪∶菌菇渣∶稻壳3∶2∶3∶2为最佳配方,其容重、孔隙度、pH值均在理想范围,水气较高;草莓株高、茎粗、叶片数、生物量、根体积、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3种基质,且利用农业废弃物,经济高效,在草莓基质栽培生产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渣,降低草莓高架栽培基质成本,本研究通过设置3种不同配比秀珍菇菌渣、羊粪、普通基质的混料作为栽培基质,综合分析了不同基质的主要理化特性及其对草莓生长发育、产量、抗病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专用基质相比,复配基质可有效提升有机质含量,最高可增加13.5%;电导率(EC)和pH值的上升幅度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最高达普通基质的1.5倍左右;而基质容重、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等参数并无显著差异。复配基质可促进草莓植株生长,提升草莓疫霉果腐病抗性,提高草莓产量,其中菌渣∶羊粪∶基质比为5∶3∶2的667m2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0.26%,但对草莓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显著影响。综合评价以菌渣∶羊粪∶基质比为5∶3∶2的配比最佳,成本可降低约56%,667m2净利润提升约53%。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菌渣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渠道少、效益低等问题,进一步丰富食用菌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7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引进草菇新品种,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基质,系统开展了培养料隧道发酵、覆膜发菌、栽培环境数字化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拥有大量的食用菌废弃物资源,但当前食用菌菌渣利用率较低,造成乡村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开展菌渣等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与合理开发模式研发,尤其要建立并完善农田秸秆菌业循环生产体系,通过菌渣还田、有机与无机肥的科学施肥等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主要论述食用菌渣循环利用技术方式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评价指标,以深入探讨菌渣回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影响及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9.
不同含水量对菇渣发酵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以棉籽壳、木屑为主料的菇渣在室温发酵条件下,不同含水量对菇渣发酵的温度、时间及腐熟菇渣理化性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和讨论了菇渣基质化发酵的条件及利用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菇渣发酵时,显著改变了腐熟后菇渣的理化性状;在常温下,棉籽壳菇渣含水量为55%、木屑菇渣含水量为60%时,自然发酵70d后,菇渣充分腐熟,其理化性状有利于配制工厂化育苗营养基质和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食用菌菌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菌渣基质育苗的应用效果,以期筛选出适宜作物幼苗生长的最佳配比值。结果表明:适宜的菌渣与土壤的配比对青菜、水稻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适宜配比为20%~40%,以40%左右时最佳;但施加过量后,育苗效果差。本研究为菌棒废弃物提供了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ermented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MS) of Pleurotus eryngii as a basic material on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es of the SMS indicated that the fermented SMS was fully composted and was very suitable for preparing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The fermented SMS effectively regulated the bulk density, total porosity, aeration porosity and water-holding porosity of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With the increased addition amount of fermented SMS, the bulk density of rice seedling-raising substrate was decreased, but the total porosity, aeration porosity and water-holding porosity wer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ubstrates of 100% soil and 100% SMS,the height, chlorophyll content, 100-shoot dry weight, 100-root dry weight, root activity, nitrogen content, phosphorus content and potassium content of rice seedlings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of P. eryngii and soil were higher.The quality of rice seedlings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20% soil and 80% SMS was best, followed by that in the substrate composed of 30% soil and 70% SM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酒糟菌糠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测定4种酒糟菌糠多糖的含量,为酒糟菌糠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茶树菇菌糠(未出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水提醇沉法优选。根据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对茶树菇菌糠(出菇)、茶树菇菌糠(未出菇)、鸡腿菇菌糠(出菇)和鸡腿菇菌糠(未出菇)这4种酒糟菌糠进行粗多糖的提取,并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粗多糖中总糖含量和DNS法测定粗多糖中还原糖的含量。[结果]酒糟菌糠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测得上述4种酒糟菌糠中多糖含量分别为0.39%、0.70%、0.47%、0.99%。[结论]未出菇的酒糟菌糠多糖含量高于出菇的酒糟菌糠,培养鸡腿菇的酒糟菌糠多糖含量高于培养茶树菇的酒糟菌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茶树菇菌糠复合基质对西瓜穴盘育苗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用于西瓜育苗的基质配方。试验分别用3~5 mm、<3 mm 2 种粒径的茶树菇菌糠,按照不同比例与红泥土复合并进行西瓜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基质下西瓜苗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复合基质中茶树菇菌糠体积比例的增加,西瓜苗的成苗率、干物质积累、壮苗指数等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当基质中菌糠体积比例超过70%时,西瓜苗各指标有所下降;复合基质中菌糠比例为70%时较为适宜于西瓜穴盘育苗,且小粒径菌糠较大粒径复合基质更有利于西瓜苗的生长。茶树菇菌糠复合红泥土基质可用于西瓜穴盘育苗,建议使用小粒径(<3 mm)茶树菇菌糠:红泥土=7:3的配方进行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菌糠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利用食用菌菌糠,以杏鲍菇菌糠为试验材料,研究菌糠及其提取液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板培养基上,用60%、80%菌糠提取液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汁,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PDA培养基)提高22.0%、25.2%(P<0.05),并可增强菌丝长势。用20%、40%、60%、80%菌糠代替栽培料中的玉米芯,菌丝满袋时间和第1茬菇采收时间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提前0、2、4、6d和2、4、5、7d。配方③(40%菌糠+40%玉米芯)前3茬产量最高,为233.4kg(培养料干质量200kg),比对照(80%玉米芯)提高10.5%(P<0.05),配方②(60%菌糠+20%玉米芯)、配方①(80%菌糠)前3茬产量分别比对照(80%玉米芯)降低4.2%、13.6%(P<0.01)。在发酵料栽培鸡腿菇时可以用杏鲍菇菌糠代替部分玉米芯,其最佳配方为40%菌糠+40%玉米芯。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糠替代草炭制备烤烟漂浮育苗基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双孢蘑菇菌糠和平菇菌糠为试验材料,探索应用食用菌菌糠替代草炭制备烤烟漂浮育苗基质的效果。双孢蘑菇菌糠主要成分是稻草和牛粪,平菇菌糠主要成分是棉籽壳。双孢蘑菇菌糠和平菇菌糠的电导率均较高,分别为3.72 ms/cm和2.05 ms/cm,两者未经淋洗直接配制育苗基质,烟草出苗率均低于55%,出苗后均不能正常生长;淋洗后电导率分别降至0.63 ms/cm和0.44ms/cm,配制基质的烟草出苗率显著提高,分别为77%和62%。在基质中添加1%的PGPR菌肥,播种后25 d,双孢蘑菇菌糠基质的出苗率可达到83%,与商品基质无显著性差异,成苗素质与商品基质也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能够替代商品基质中的草炭。平菇菌糠中棉籽壳硬度大,吸水保水能力差,其基质出苗率低,不能替代草炭。  相似文献   

16.
将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的杏鲍菇菌糠与土壤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制作水稻育秧基质,分析不同配比的水稻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水稻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性状和营养吸收情况等。结果表明添加高温发酵腐熟的杏鲍菇菌糠对育秧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具有改善作用,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少,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逐渐增加。水稻秧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秧苗地上部百株干重、根的百株干重、根系活力和水稻秧苗的氮、磷、钾含量水平均优于100%土壤和100%菌糠,其中V(土壤)∶V(菌糠)为20%∶80%的基质配比更有利于水稻壮秧、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杏鲍菇生产大国,废弃菌糠逐年增加,如果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因此,及时科学合理利用杏鲍菇菌糠,对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及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杏鲍菇菌糠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现阶段杏鲍菇废弃菌糠在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循环利用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菌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菌糠、沼渣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斌 《福建农业学报》2006,21(3):293-295
采用菌糠、沼渣作有机肥,对脐橙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菌糠、沼渣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脐橙的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改善果实的糖酸比,改良种植脐橙的土壤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
香菇菇渣混配基质对草莓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明香菇菇渣基质替代草炭的可行性,为菇渣作为有机基质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经过充分腐熟的香菇菇渣为材料,与草炭按照不同体积进行混配,形成香菇菇渣混配基质,研究不同混配基质对草莓幼苗的营养生长、根系活力及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处理T4显著提高了草莓幼苗的干重积累量、鲜重、株高和茎粗等生长指标;处理T4的根系活力比对照CK提升了16.3%,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T4增加了草莓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含量,而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草莓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b含量,处理T4对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总量影响不显著;处理T4显著提高了草莓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降低了气孔限制值。【结论】处理T4(75%草炭+25%香菇菇渣基质)较适合草莓幼苗的生长,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不同食用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是一种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药食两用型食用菌。随着杏鲍菇工厂的逐年增多,产生的菌糠也越来越多,菌糠如何再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猴头菇、白玉菇和白灵菇6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提液有利于猴头菇、白灵菇、姬菇和白玉菇菌丝的生长;醇提液有利于猴头菇和白玉菇菌丝生长;2种提取液均不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