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等,4片真叶后有枯萎病,统称为棉苗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为土传病害,遇低温高湿天气发病重。对于棉花苗期病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3.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棉花》2007,29(1):38-39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比较常见,对棉苗的危害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棉花播种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烂芽、烂根、烂茎现象,病情严重时造成棉苗枯死,病轻的也使棉苗生长缓慢,开花晚,结桃少,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棉花苗期病害可分为两类:一是地下根部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二是地上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等。以棉苗根病为主。1三种棉苗根病的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1.1发病症状。立枯病引起发病的是一种立枯丝核菌,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极少数潜伏在棉子内外。播种后开始侵害种芽,出苗后主要侵害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严重时茎周呈黑褐色,直至倒伏枯死。炭疽…  相似文献   

5.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繁多,根据以往和近年的一些调查,我国主要棉区在棉花幼苗阶段引起死苗的病原主要是立枯病和炭疽病,特别是黄河流域及长江上、中游棉区,立枯病的发生危害最重。立枯病是土壤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杜红  路红卫 《江西棉花》2008,30(1):15-16
棉花苗期发病由多种病菌引起,主要为真菌性病害,病菌随种子所附病残体传播,对棉苗具有严重的危害。为确保棉田齐苗,健苗,早发,应重视对棉花种子的健康检测,砂床法是检测棉花苗期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普遍,最常见的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是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棉花苗床栽培中,由于水、肥、热等条件适宜,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棉苗素质。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本项试  相似文献   

8.
敌克松防治棉苗立枯病效果好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俗称烂根、黑根、腰折病等。此病在大部分棉区均有发生,而且较为严重,特别是低温多雨的天气,常造成烂种,烂叶和死苗,一不少地区常因立枯病发生进行补种、移苗,造成全因棉花生长不平衡。影响了产量,甚至...  相似文献   

9.
棉花土传病害的主要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土传病害是指主要由土壤病菌所致的病害.如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和立枯病等.它是植物病害防治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来,此类病害发生比较突出,给棉花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指导棉农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控措施,笔者对棉花土传病害的各项防控技术进行了调查和归纳,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棉花苗期病害的抗性鉴定赵敬霞,王忠义河北石家庄市农科院050041棉花苗期的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在常年普遍发生,春季多雨年份,死苗严重,尤其是穴播地膜棉,成穴死苗,死苗率为30%以上,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结合育种对4种类型棉...  相似文献   

11.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发生的两种真菌性病害 ,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 ,对棉花前期发育有较大影响。 2 0 0 3年临清市 40 0 0 hm2 棉田中 60 %的地块 ,苗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严重地块死苗率接近 30 % ,露地直播田比地膜覆盖田发病程度偏重 ,据田间调查 ,发病原因主要有 :1发病原因1 .1气象因素。 5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均值分别低 2 .3℃、2 .8℃ ,4月底 5月初又连下了两场小雨 ,增加了土壤湿度 ,低温高湿 ,光照条件差 ,棉花在这种条件下 ,根系生长发育缓慢 ,光合作用弱 ,干物质积累少 ,致使棉苗瘦弱 ,抗病能力差 ,病菌趁机…  相似文献   

12.
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是鲁北棉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 ,直接影响棉苗成活率及生长势 ,且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制约了棉花生产。为寻求高效拌种剂预防苗病 ,2 0 0 4年进行了复配农药72 %萎·福·吡三种不同用量和三种单剂的常规用量的比较试验 ,以了解其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筛选出复配农药 72 %萎·福·吡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最佳用量。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山东滨州郊区连作棉田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 ,有机质含量 1 .1 %~ 1 .2 % ,p H为 7~ 8。 4月 2 6日耧播 ,播种后喷乙扑类除草剂再盖膜 ,密度为每公顷 3.9万株。试验药剂 :72 …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苗期病害。它不但影响早苗、全苗、壮苗,而且土壤内积存的病菌和轻病未死苗,又是中后期棉株发生根腐和茎基腐的根源。棉田严重发病时,造成密度下降、棉株间生长不平衡、迟发及早衰等现象,造成棉花减产。据1973年和1975年的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棉苗  相似文献   

14.
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有限的资源,棉花种植地选择不好,将加大病虫害危害,造成棉花大量减产,所以提醒棉农,棉花要高产,选地整地很重要。1调茬轮作。棉花连作的土壤病菌多,棉花立枯病是一种常发生的棉花土壤传染病害,能造成棉花早期烂种,中后期大量死亡。棉花调茬轮作既利于良好生长,又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棉苗病害的发生,提高出苗率,还可节省肥药,提高效益。因此,多年连作的棉田特别是立枯病明显发生的地块要坚决调茬,以免劳而无功。2春耕整地。春耕能有效地消灭越冬杂草和早春出土的杂草,同时将前一年散落在土表的杂草种子翻埋于较深的土层…  相似文献   

15.
棉花苗期病害是一类由多种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总称,其分布广泛,危害棉种萌发和幼苗生长.出苗前发病,常造成烂种、烂芽;出苗后发病,棉苗易形成猝倒、茎枯、烂根、子叶和真叶出现叶斑等.棉花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缺苗断垄以至田间成片死苗,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甘肃敦煌棉区由于受多年连茬种植、春季气候多变、施肥方式不当、部分棉种质量不高及播种时间不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棉花苗期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摸清甘肃敦煌棉区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病规律,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病害,作者于2010年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在敦煌植棉乡镇开展了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情况的专项调查研究.现将调奄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四川棉区属育苗移栽地区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种类较多 ,主要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 ,发病率轻者2 0 %~ 30 % ,重者可达 5 0 %以上。苗病常常造成缺苗补种 ,延迟生育 ,降低棉苗素质 ,影响壮苗早发 ,甚至造成大量的死苗发生 ,改种重播 ,导致迟播迟发 ,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物理防治一是精选棉种。播前用人工和机械设备进行种子精选 ,将破子、病子、杂子、嫩子去掉 ,选用成熟度好、子粒饱满的作种。二是重视晒种。播前选晴天将种子翻晒 1~ 2天 ,以杀死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 ,降低含水率 ,打破休眠期 ,提高活力 ,有利加快出苗 ,…  相似文献   

17.
不同棉花品种(系)对低温和苗期病害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上旬,新疆北疆遭遇强寒流入侵,降温幅度达9℃以上,5月1-11日出现3~14℃持续低温和降雨天气,使土壤膜内、膜外温度急剧下降(表1),给棉花苗期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土壤持续低温、高湿,有利于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的大量繁殖和对棉苗的侵染,使棉花产生了严重的苗期病害,棉苗大量出现烂根、死苗、猝倒等症状。为此;我们对棉花所试验地的不同品种(系)和农业科技园区新品种(系)展示田的苗期病害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和确定棉花不同品种(系)对低温和苗期病害的抗性。表1石河子垦区2006年5月上旬5cm土壤温度(石河子气象台)日期/月-日05-…  相似文献   

18.
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病床鉴定的方法,逐渐成为抗病育种的一种手段。但用自然土壤作病床,苗期鉴定品种(系)的抗性时,棉苗常受根腐病的侵染,重者枯死,干扰鉴定效果,在四川主要是立枯病和炭疽病两种,其中以立枯病为害最重。因此选用以五氯硝基苯作为种子处理剂,研究了病床鉴定  相似文献   

19.
早防早治棉花苗期病虫害,是保证棉花全苗、壮苗,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病虫一旦造成危害再动手防治,既便防治效果较好,棉花也难获得大的丰收。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如下:1炭疽病、立枯病这两种病害是造成棉花死苗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现,可用抗菌剂“...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临清市地处黄淮平原 ,棉花常年种植面积 2 .33万公顷。近几年来 ,棉花苗期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 ,2 0 0 4年流行更为严重 ,1 0 0 %的田块都有发病 ,平均病株率 5 5 .5 % ,重者达 90 %。1发病特点1 .1发病集中 ,侵染期长。始见期同常年 ,但流行集中于 5月上旬 ,棉株在整个苗期均受到侵染危害。1 .2病害混发严重。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均有发生 ,且在同一块棉田混发严重。调查发现 ,立枯病发病最重 ,其次为红腐病和猝倒病 ,再次为炭疽病。1 .3盖膜、放苗晚和播种早棉田发病重。此次病害流行与地膜覆盖关系非常密切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