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习刚 《古今农业》2021,(1):76-88,36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含着丰富悠久的葡萄历史文化,不仅保存了大量上古和古代葡萄文化资料,记录了当时葡萄的分布、传播,葡萄的加工,葡萄业管理,葡萄的贸易与消费,葡萄与社会生活等诸多葡萄文化方面的重要内容,还反映出葡萄文化在宗教、社会生活、文化中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及基督教对葡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葡萄学课程组经过近20年的改革与实践,依据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构建并完善了以葡萄生态学、葡萄品种学、葡萄栽培学、葡萄保护学理论课及相关实验、实习为核心的葡萄学课程体系,并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的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系统地掌握了优质葡萄生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3.
葡萄具有良好口感与较高营养价值,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早春葡萄种植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提前葡萄的上市时间,既可以满足市场消费者对鲜食葡萄的需求,又可以提高葡萄价格,进而扩大葡萄栽培效益.为保证葡萄的产量与品质,种植人员需充分掌握早春葡萄的种植管理要点,规范、科学地开展树体管理、肥水管理等工作,同时重点防控葡萄...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叶幕管理模式不仅会影响酿酒葡萄的品质与产量,进而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而且会影响酿酒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以及翌年树势。目前,在鲜食葡萄的栽培技术上,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叶幕管理体系。由于酿酒葡萄在葡萄用途与品质要求上与鲜食葡萄差异较大,故有必要对传统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本文从葡萄新梢摘心、去除老叶、疏穗等3个方面总结了叶幕管理技术对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酿酒葡萄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合采用Visual Basic6.0和My SQL2005数据库等语言混合编程,模块化设计。集成葡萄气象指标、葡萄生产管理、气象条件分析和评价、信息化处理等现代化技术,开发渭南市葡萄特色产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软件。以葡萄气象指标为基础,深入调查了解葡萄生产与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的关系;采用气象资料查询、气候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开展当地葡萄特色产业气象信息服务;根据气象情况、葡萄生产实际生长发育信息,分析葡萄生育进程与气象条件的匹配状况,对葡萄生长发育即将造成的影响或危害,给出相对应的葡萄生产管理对策措施;营造出多层面、全方位的葡萄生产趋利避害增产增效防灾减灾的气象信息综合保障,为渭南葡萄特色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信息、软件技术支撑,增强气象信息服务于葡萄特色产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优质的葡萄栽植与修剪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葡萄的产量以及质量,同时在栽植期间还要掌握葡萄的生长条件以及栽培要点,这样才能够使葡萄的栽植与修剪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该文针对葡萄的生长条件以及栽培要点做出系统性探讨,随后阐述葡萄的育苗、定植、架式与种植各阶段的水肥管理栽培技术以及后期修剪技术,全面确保葡萄的成活率以及葡萄产量,提升葡萄整体产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水分利用率。[方法]采用对比法,共设6个处理,研究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产量、边际产量、水分利用与耗水量效率之间的关系,并拟合了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葡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与耗水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合理耗水区间为783~905 mm。[结论]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可定量描述吐鲁番地区成龄葡萄滴灌条件下葡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全生育期耗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葡萄种植时间长,生产规模、种植面积、产量与产值均居嘉兴地区首位,葡萄甜度高、品质好、货源丰富,很适宜发展电商葡萄。电商新销售模式下,葡萄在密闭、高温、颠簸震荡等电商运输环节中,易出现生理品质劣变,如质地软化、褐变、腐烂及霉变。试验模拟电商运输环境开展研究,对八成熟醉金香葡萄采用调整贮藏箱内凝胶冰袋与葡萄比例、乙烯吸收剂使用量的方法来研究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电商贮运密闭环境中,葡萄贮运时冷藏和除乙烯工艺可有效保持葡萄的水分、新鲜度、硬度与感官品质,降低葡萄在快递运输过程中的掉果率,降低腐烂率,延缓乙烯催熟葡萄造成衰老,抑制果实软化和腐烂。  相似文献   

9.
比较腺枝葡萄和刺葡萄2种野生葡萄与红地球、户太8号2个栽培品种对葡萄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差异;腺枝葡萄和刺葡萄嫁接不同栽培品种后,通过调查砧穗组合的抗病性,分析腺枝葡萄与其他野生葡萄资源赋予接穗抗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腺枝葡萄对黑痘病和霜霉病的抗性均较强,刺葡萄抗黑痘病,但不抗霜霉病;嫁接后,刺葡萄作砧木的组合,抗病性明显增强。由此可以认为,腺枝葡萄和刺葡萄均可作为真菌病害抗性育种的资源,刺葡萄可作为砧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蔬菜套种对大棚葡萄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葡萄套种秋冬季蔬菜后,对第2年葡萄生长发育、现穗开花、葡萄品质、果实产量都无明显不良影响,且可提高葡萄发芽率,促进生长作用,产量与品质等重要经济性状都与不套种相同。大棚葡萄在休眠期和生长初期套种蔬菜,具有积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新疆的葡萄产区具有典型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不同区域葡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不同.通过研究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新疆葡萄病虫害区域化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病虫害进行分级和定点定株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葡萄以霜霉病为害为主,6~7月为病害初发期,8月为发病高峰期;哈密地区以葡萄白粉病及穗轴褐枯病为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为5月上旬~下旬,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吐鲁番地区则以葡萄斑叶蝉为主,为害自每年4月初~10月,5和8月发生量最大,是葡萄斑叶蝉发生的盛期.[结论]在葡萄病虫害治理的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农药的应用,提出以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和物理机械防治为基础,环境友好农药早期防控技术为辅助措施的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新疆葡萄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湖南省宁乡县沙田乡葡萄产业的发展,虫害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葡萄虫害属于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对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严重影响,所以进行葡萄虫害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从葡萄虫害的种类和其症状表现出发,探讨其防治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疆,因地理位置海拔高、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等气候条件十分利于葡萄这类农作物的生 长,成为了我国葡萄种植最大的区域之一,备受全国各地民众的喜爱。然而,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在 生长中,因自然灾害或人为防治不当的原因受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导致减产绝产的现象比比皆是。基 于此,本文将结合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的概况,展开对其病虫防治的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陈磊  喻海忠  王尚堃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8):132-135,144
为了科学评价河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为河南野生葡萄属植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资源调查数据,结合资料报道,以濒危系数和优先保护值为指标,制定了河南省野生葡萄属植物资源优先护存等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优先保护排序,依次为陕西葡萄、武汉葡萄、湖北葡萄、刺葡萄、秋葡萄、小叶葡萄、葛藟葡萄、网脉葡萄、华东葡萄、桦叶葡萄、蘡薁葡萄、变叶葡萄、桑叶葡萄。  相似文献   

15.
元谋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全国葡萄最早熟的地区之一。介绍元谋县葡萄病虫害和生理病害的发生种类、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对葡萄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10种颜色制成的粘虫板于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11月1日在鲜食葡萄(莫尔格瓦)上测试了葡萄主要害虫绿盲蝽、葡萄二星叶蝉以及葡萄二黄斑叶蝉3种害虫成虫对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0种色板诱捕到绿盲蝽数量较多,而诱捕到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数量较少。经方差分析,米黄、黄色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深绿、绿色、白色、土黄、红色居中,深蓝其次,最差的是黑色、天蓝色,且差异显著;诱捕的另外两种害虫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分别以土黄、黄色,土黄、黑色、米黄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受各地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繁殖、流行获得了良好的条件和空间。 基于此,本文将简单介绍常见的葡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并结合实例,深入探讨葡萄病虫害防治 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农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并推进我国葡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病虫害是影响温室葡萄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无公害生产已成为果品进入市场的必由之路,本文谨就常见的温室葡萄病虫害和无公害防治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葡萄病理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从葡萄病害的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分析我国葡萄病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葡萄病害研究方面亟待开展的工作,为葡萄病理性病害的深入研究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我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概述我国葡萄产业的基础上,指出了鲜食葡萄流通上的差距.分析了我区鲜食葡萄生产与采后设施状况,依据宁夏葡萄产业化的政策背景对鲜食葡萄的采后保鲜工艺的工序提出了务实的观点.为使鲜食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使保鲜为采前服务并实现产品进一步增值,必须加强采前的产业化水平,并使之与采后保鲜、物流有机结合,使采后的工业化得到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