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状授粉提高果树产量王天民果树多为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有的甚至不结实。近年来,园艺专家研制成功一种液体花粉喷射授粉法。比果树自然授粉效果好得多;与人工点授法相比,也具有省工、快速、高效等优点。花液授粉的具体方法如下:─—适时采摘花蕾。选择树干粗大、...  相似文献   

2.
果树花液授粉产量高牛玉兰各种果树一般都是自花授粉。但不少果树自花授粉因种种原因而结实率低,有的甚至不结实。近年,园艺专家研制成功了液体花粉喷射授粉法,比自然授粉效果要好得多;与人工点授法比较,也具有省工、快速、高效等优点,花液授粉的具体方法如下:一、...  相似文献   

3.
简介果树花液授粉新法□王天民各种果树一般都是自花授粉。但因种种原因而结实率低,有的甚至不结实。近年,园艺专家研制成功的液体花粉喷射授粉法比果树自然授粉效果更好得多;与人工点授法比较,也具有省工、快速、高效(一般能提高15%产量)等优点。现将果树花液授...  相似文献   

4.
不同杏品种花粉对金光杏梅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金光杏梅自花授粉坐果率为0,说明金光杏梅自花不实,属异花授粉结实果树。用金太阳、新世纪、二花糙、八达杏、凯特5个杏品种花粉进行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4.2%、11.7%、10.8%、8.3%、8.3%,均极显著地高于自花授粉和自然授粉处理的坐果率,认为上述5个杏品种可作为金光杏梅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5.
苹果自花授粉结实率低且很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果品生产效益,因此必须合理地选配授粉树种及配植方式,才具备丰产的条件。一、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组合要适宜。(1)授粉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环境条件,满足果树生长需要;(2)授粉品种必须产生大量花粉与主栽品种互相授粉亲和力高,结实良好;(3)与主栽品种花期大致相同;(4)大小年结实现象不显著。下面是几个品种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梨树是异花授粉植物,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很低,有的甚至接近于零.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低甚至不实的原因,据国内外专家研究,是授粉不亲和或亲和力差所致.  相似文献   

7.
以2个8年生攸县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研究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及自然授粉四种授粉方式对其坐果率、落果动态及果实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攸县油茶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有差异,坐果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异花授粉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四种授粉处理的落果高峰期均出现在授粉后两个月内,其中以去雄不授粉落果率最高,异交落果率最低。果实横、纵径生长规律均呈现单"S"曲线,授粉4个月以后,异花授粉处理果实的横、纵径均大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辽宁省6个栗树主栽品种(系)间的授粉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树品种(系)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不到10%,而异花授粉结实率较高,但是不同杂交组合差异显著.提出了栗树品种(系)配置的最佳组合,为果树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果树绝大部分树种、品种要求异花授粉 ,须配置好授粉树。只有良好的授粉条件 ,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果品。特别是初结果的幼龄果园、品种单一授粉树少的果园或花期遇雨、大风、低温冻害等灾害性天气 ,果树的有效花数量大大减少的年份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显得尤为重要 ,其效果也更为明显。若前期结合疏花采花制粉 ,后期配合疏果 ,则能一举两得。人工辅助授粉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如下 :1 花粉的采集与制作选择生长健壮的树 ,在开花前 2~ 3d,即花蕾充分膨大时 (气球期 ) ,结合疏花进行采集。采下的花朵在室内应及时拨下花药 ,并要注意不论是花朵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燕红、燕丰、燕昌等 10个板栗品种雌花的自花授粉 ,不授粉 ,人工定向授粉试验结果的对比 ,来探讨板栗授粉后结实的情况。结论为 :1 板栗不授粉不结果。 2 套种授粉 ,板栗异花结实率比自花结实率显著提高。 3 自然状况下板栗杂交亲合力增强 ,但果实大小不一 ,良莠不齐。 4 板栗建园必须配置好授粉树 ,并配以人工辅助授粉才能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1.
苹果的部分品种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要经过异品种授粉才能坐果结实。对自花授粉结实的品种进行异品种授粉 ,也可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果品产量。因此 ,搞好苹果人工授粉 ,对确保苹果优质丰产非常重要。我们根据多年生产实践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总结出苹果人工授粉技术 ,与果树界同行和广大果农共同探索。1 授粉品种的选择不同的授粉品种对果实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 ,据试验观察 ,用青香蕉给红富士授粉 ,果实着色较差 ,萼洼形状和青香蕉的非常相似。用秋花皮给红富士授粉 ,果实着色很好 ,但部分果实的萼洼和秋花皮的一样粗糙 ;用元帅系、嘎啦…  相似文献   

12.
授粉工作是落叶果树花期管理的重要一环,授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当年的果品产量与品质,尤其是近些年大面积栽培的苹果、桃、梨等高产品种,自花授粉结实率差,或者有的品种本身就没有花粉,单靠自然授粉已经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生产林果的需要。近些年来,普遍推广人工授粉结合自然授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5个仁用杏品种、1个美国杏李品种和中仁1号杏自花授粉结实试验,中仁1号杏自花授粉可以结实,结实率低,栽培上必须配置授粉品种才能丰产。供试的授粉品种以超仁、味馨的坐果率高,实际应用中以超仁作授粉品种最适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燕红、燕丰、燕昌等10以栗品种雌花的自花授粉,不授粉,人工定向授粉试验结果的对比,来探讨板栗近粉后结实的情况。结论为:1.板栗不授粉不结果。2.套种授粉,板栗异花结实率经自花强实率显著提高。3.自然状况下板栗杂交亲合力增强,但果实大小不一,良莠不齐。4.板栗建园必须配置好授粉树,并配以人工辅助授粉才能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6.
保蕾速果剂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开花、雌雄花蕾授粉才能生长成果实,如不能及时授粉,雌花便会自动枯萎,即使有些雌花蕾已经授粉,但由于营养、水份或光线不足等因素也会使幼果脱落。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作物丰收丰产,农业科学家研制出各种各样的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或让...  相似文献   

17.
大冷杉(Abies Procera,Rehd)在自花授粉或异花授粉后,平均大约产生69%的健壮种子。种子重量,发芽率和3年生幼苗成活数不决定于授粉方式。自交后代在3年生时,有显著的近亲繁殖退化现象(24%)。这指的不是一般饱满种子的发芽力,而是健壮种子由于自然自花授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后蓝莓花柱中内源激素和多胺含量及生长类激素与抑制类激素的比值的差异情况,为研究其自交不亲和性的生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兔眼蓝莓品种‘杰兔’为研究对象,异花授粉的花粉分别来源于兔眼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后不同时间的‘杰兔’花柱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玉米素(ZT)和腐胺(Put)、精胺(Spm)和尸胺(Cad)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含量比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对‘杰兔’的坐果率与其花柱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其比值和多胺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坐果率,自花授粉的显著低于异花授粉的。‘杰兔’花柱中IAA、GA3和ZT这3种激素和Put的含量,自花授粉的均显著低于异花授粉的;而其花柱中ABA的含量,自花授粉的却显著高于异花授粉的;‘杰兔’花柱中的ABA/GA3和ABA/ZT之值,自花授粉的均显著高于异花授粉的,而其IAA/ABA和(IAA+GA<...  相似文献   

19.
以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和自交不亲和的苹果品种斗南、富士、金冠为试验材料,对授粉后花粉管生长情况,花柱SOD,POD,CAT活性,MDA,蛋白质含量及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交不亲和的品种异花授粉和自交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花粉管能够正常生长并通过花柱基部.自交不亲和的品种自花授粉后0-24 h花粉管能正常生长,当花粉管生长到距柱头1/2时停止生长;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0~48 h花柱SOD,POD,CAT活性相对稳定,自交不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24~72 h(花粉管已停止生长)3种酶活性及MDA含量变化较大;自交亲和的苹果品种早红香自花授粉后24 h花柱GA_3含量达到峰值而ABA含量下降,而自交不亲和的品种白花授粉后12-48 h花柱ABA含量开始大幅上升,自交亲和品种白花授粉后12-24 h(IAA+GA3)/ABA值急剧上升,之后开始下降,但(IAA+GA_3)/ABA值高于其他自交不亲和品种.  相似文献   

20.
巴旦杏授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英吉沙县巴旦杏4个主要品种纸皮、鹰嘴、双果、麻壳的开花物侯学、授粉生物学研究得出:同一栽培区4个主栽品种的花期是一致的;自花授粉几乎不座果或座果率低,异花授粉亲和性良好;花期的浮尘天气影响其授粉;人工养蜂授粉可使巴旦杏座果率与人工异花授粉座果率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