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高寒地区荷斯坦奶牛(以下简称奶牛)布鲁氏杆菌病进行调查:(1)该地区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率为0.18%;(2)采用乳环沉淀反应法可对产乳奶牛进行初筛,阳性者用试管凝集反应确诊;(3)虎红平板沉淀反应法可代替试管凝集反应法诊断奶牛布鲁氏杆菌病,因二者符合率高,准确性高,可减少实验室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动物检疫操作以试管凝集反应和平板凝集反应,为诊断牲畜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方法。我们应用虎红平板试验,平板凝集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三种方法,对诺木洪农场的猪进行了检疫工作。其中种公猪47头,生产母猪329头,育肥猪62头。试验结果 1.438份被检血清,用平板凝集反应检出阳性13份,阳性率2.96%,检出可疑7份,可疑率1.59%,用虎红平板试验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0.91%,检出可疑3份,可疑率0.68%。三种不同方法对猪布病进行检疫,以平板凝集反应检出率最高,试管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下进行试管凝集反应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我们以简化试管凝集反应的操作程序以及使此反应有可能在野外条件下普遍应用为目的,几个月来曾陆续在不同的室温温度下进行了室温试管凝集反应与温箱试管凝集反应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室温试管凝集反应可以代替温箱试管凝集反应。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报导于下,以供参考。为了比较室温和温箱凝集反应的结果,在每一次检疫时,抽出一部分被检血清按照规定方法同时  相似文献   

4.
试管凝集反应是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此法最早是莱特(Wright)和森普尔(Semple)在1897年从病人的血清中发现抗布氏杆菌的凝集素,并发展了至今仍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试管凝集反应,亦称为莱特氏凝集反应。此仅应列入国家动物检  相似文献   

5.
目前,应用虎红平板试验诊断家畜布氏菌病的报告不少,公认虎红平板试验具有快速、特异、敏感和稳定等优点,据称其检出率优于试管凝集反应。但我国现行动物检疫规程,则以试管凝集反应作为牲畜布氏菌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探讨虎红平板试验在诊断绵羊布病的实用意义,我们于八一年九一十一月间,在兴海县唐乃亥公社沙那地区,作了试验。现将试验方法、结果叙述于后:  相似文献   

6.
1保护健康畜群每半年或一年用基本诊断方法对畜群普遍检疫一次,若有个别家畜呈阳性反应,应隔离饲养,一个月后再用基本方法及辅助方法重检。如用基本方法重检未见反应增强,用辅助方法检验也为阴性,则这些家畜被认为没有患布氏杆菌病,并送回原畜群。诊断布氏杆菌病的基本方法是,牛用试管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结合进行。犊牛用变态反应进行诊断,羊、猪用补体结合反应和试管凝集反应结合进行。  相似文献   

7.
禽败血枝原体的诊断是以分离和鉴定病原体为基础,而病鸡群诊断定性和贸易检疫等用血清平板凝集反应(PA)、试管凝集反应(T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反应(HI)等三种血清学方法。鉴于本病病情缓慢,病期  相似文献   

8.
间接血球凝集反应对猪囊虫病生前诊断由朱彦鹏(1976)用试管法及刘文超(1984)用微量法已有报导。该方法具有敏感、特异、检出率高等优点。但因需要分离血清,操作程序复杂,实验器材要求较多,技术较难掌握,而且需要1—1。5小时才能出现结果,不适于在现地生产上应用。为了解决现地分离血清的困难,缩短反应时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又试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规程,以试管凝集反应作为牲畜布氏杆菌病(以后简称:布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为了寻找简便、快速、特异的方法,经过试验研究,一些国家已将虎红平板试验作为诊断牲畜布病的常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诊断兔支气管败血性博代氏菌病,主要应用病原微生物分离及血清凝集反应试验。这些方法虽然是准确的,但是比较繁琐,抗原和血清用量比较多,反应需时间较长,检出率较低。我们在第Ⅰ报中曾通过对比实验证明,琼脂糖免疫扩散试验的检出率高于平板或试管凝集反应,而且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为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关于牛的妊娠诊断方法很多,有些还存在某些缺点,如准确率不高、不适用于妊娠早期,不易操作或需特殊设备等,推广较难。有些地方仍普遍采用直肠检查法,劳动强度大,长期操作易患关节炎,有时还不免发生事故。因此,必须摸索一种简便易行的妊娠诊断方法。我们根据国外报道的有关线索,于今年七、八月间对部分生产队32头配种后母黄牛用加水煮沸子宫颈粘液法进行了妊娠诊断的初步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病的血清学检疫方法,通常是使用快速全血平板凝集反应和血清试管凝集反应。前者可用于快速定性,但敏感性较低;后者敏感性高,且可以测定抗体滴度。但此法操作费力费时,反应时间长,试剂和器具用量耗费多。给试验带来十分不便。为了克  相似文献   

13.
血清学检测方法因其快速、安全、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检测和诊断。本文通过对保存的226份牛、羊血清样品同时使用试管凝集法与微量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其在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显示,微量法与试管法两者的符合率为97.79%,两种检测方法无统计学差异。但微量法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试管法,同时由于微量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及结果判定更为直观、简单等优点,因此,微量凝集试验更适宜在我国基层布鲁氏菌病大量样本监测、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的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诊断抗原与日本北里研究所的诊断抗原比较试管凝集反应和平板快速凝集反应的敏感性和相特异性。三种抗原对健康猪血清均呈阴性反应;对支气管炎博德特氏菌Ⅲ相菌抗血清均呈O不凝集性,具有相特异性;方阵滴定三种抗原的最适使用浓度,试管凝集反应均为50亿/ml,平板快速凝集反应为2500亿/ml,但自制的两种抗原均比“北研”抗原的试管K凝集价高一个滴度,平板凝集反应的敏感性也略高。对AR猪群,自制抗原比“北研”抗原的试管阳性检出率多20~21%,平板阳性检出率多17~18%。试管凝集价≥1:160的检出数多7倍,屠宰肥猪试管阳性反应与鼻甲介骨萎缩病变的符合率高14~15.8%。“北研”抗原检出为阳性而自制抗原检出为阴性的猪血清只发现一例(占阳性例的0.6%)。对Ⅰ相菌人工感染仔猪,三种抗原的试管及平板阳性检出率以及试管阳性反应与鼻甲介骨萎缩病变的符合率均相同,但试管凝集价≥1:160的检出数,自制抗原均比“北研”抗原多3倍多。两种自制抗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牛布氏杆菌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许多工作者(1、2、3)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查布氏杆菌病。据称此法检出率较高,且适用于半机械化操作,有利于大规模检疫。我们曾用此法来检验牛布氏杆菌病,发现其检出率比试管凝集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均较  相似文献   

16.
奶牛的早期妊娠诊断是畜牧兽医工作者长期以来共同探讨的问题,它对减少失配,尽早发现空怀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奶牛的妊娠诊断方法很多:有临床手检法、目测法、实验室诊断法、特检法等等。临床手检法是目前通用的诊断方法,初学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实践才能掌握,操作辛苦、又不卫生;实验室诊断法比较可靠,但是需要一定的设备,操作较烦;超声诊断是一种无损伤,又安全的妊娠诊断法。为此,我们使用复合超声多普勒检测仪,经直肠对奶牛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仪器:系北京军区后勤部药品器械检验修理所生产的CDB-F866型复合型妊娠检诊仪。 2、探测牛:为本场的育成年和成乳牛。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血清学方法,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家畜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技术操作及判定标准》进行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猪弓形体病的诊断方法,据国内外资料介绍,除进行虫体分离、病料涂片检查外,常采用色素试验(DT)、血球凝集反应(HA)、荧光抗体法(FAT)以及皮内反应(ST)等免疫血清学诊断法,但一些方法由于技术设备要求高,操作费时费事,局限于实验室研究,或特异性和敏感性不  相似文献   

19.
历年来,我国均采用强毒菌株培养物制造的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液。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但繁杂,而且对人身安全有很大危害。倘若采用弱毒菌株制造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液,既能简化工艺过程,又可杜绝对操作人员的感染和侵害。为此,采用了我国自己培育的SⅡ弱毒菌株及国际标准菌株牛型99号进行制造布鲁氏杆菌病试管凝集反应抗元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布氏杆菌病的几种血清学检疫方法的变化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我们曾应用试管凝集反应(SAT)、半胱氨酸凝集反应(CY)、补体结合反应(CF)、热灭活反应(HIT)等四种方法,对人工敏感的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