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0):142-142,148
介绍了萧县缺雨干旱地块早稻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旱作栽培品种;选地整地;播种保全苗;科学施肥;搞好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炭酶增效剂在早稻应用上的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和4‰炭酶增效剂对早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都优于对照,而2‰炭酶增效剂对早稻没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1999年,我场从江苏省引进常规早稻良种“刚明一号”试种,获得了每667米~2产干稻谷384千克的好收成。其优点及栽培技术要点于下。优点:①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该品种能适应各种土地,可水旱兼作;抗旱性特强,耐阴、耐肥、抗病虫性较好,播种期弹性大,很适合在干旱缺水及  相似文献   

4.
旱稻与水稻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早稻与水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早稻品质总体上与水稻品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精米率、不完善粒及垩白是早稻需改良的主要品质指标;垩白度和整精米率对早稻产量的直接负向作用较大,是早稻品质改良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旱稻是一种在干旱环境条件下演变成的水稻变种。它根系发达,耐瘠、耐旱,十分适宜在丘陵山区种植。为了筛选一批适宜在南方山区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特进行早稻不同品种(系)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旱稻发展概况,并从水资源日益缺乏和低洼地等土地资源条件的分析,发现我省早稻生产有个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近十二年(1995—2006年)来国家早稻品种(北方一季稻区中晚熟组)区试材料为试验材料,系统的分析了旱稻的产量结构状况。经分析得出:在保证一定经济系数的前提情况下,适当增加株高和穗长,高而不倒,将会对旱稻产量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李挺 《农技服务》1999,(1):12-15
<正> 早稻双膜旱育秧是因采用底膜、天膜及旱地育秧状态而称之。它是在吸收工厂化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和旱地育秧技术优点基础上组装起来的一种新的育秧方式。具有省工省水省本、成秧率高,易管理,移栽大田植伤轻、不败苗、返青快、够苗早、穗数多、产量高的特点,适于两熟制早稻早播早栽和大麦田早稻迟  相似文献   

8.
宋淑芳 《新农业》2004,(5):16-16
玉米早稻间作栽培形式在凌泺地区属于首创。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此项栽培形式是使粮食高产增收的一种新的栽培形式,同时也可以实现大米完全自给,省工.省力、容易管理。城关镇凌河村村民陈国中种了1300平  相似文献   

9.
旱稻矿质养分吸收与施肥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早稻和水稻的养分吸收规律不同。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旱稻产量,并促进养分吸收;豆科植物与旱稻间套作会增加早稻的氮素养分吸收,对提高早稻产量有重要作用。热带酸性土壤缺磷是限制早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磷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早稻主要吸收Mehlich-1法浸提形态的磷,但基因型之间对磷的利用效率有明显差异。酸性土壤施入石灰能改善磷的有效性,促进旱稻对磷、钙和镁的吸收而提高产量;但石灰量的增加导致旱稻对钾、锌、铜、锰和铁的吸收减少。旱稻钾的营养和施肥研究结论不一,与各地土壤有效钾含量不同有关。其它元素中锌和硅的研究较多,硅肥和锌肥能提高旱稻产量。我国对旱稻矿质营养及施肥研究仍未引起重视,尤其对国内培育的新品种矿质营养的研究和当前旱稻的主栽区北方碱性土壤中旱稻对氮、磷、钾吸收利用的研究更为薄弱。  相似文献   

10.
株两优1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12的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早稻,通常是在旱地直播栽培,尤其适于低洼地以及缺水的水田地区种植,一生勿需保持水层,全靠自然降雨或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时辅以适量灌水.其种植管理方式与小麦相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鄂东南双季稻区施用硅肥对早稻生长、产量、抗折力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能促进水稻地上部生长,显著提高稻谷产量.与NPK处理相比,施硅处理早稻的生物量增加4.1%;稻谷产量增加6.2%;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与NPK处理相比,NPK+Si处理早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12.1%和19.2%.施硅显著提高早稻茎部抗折力,与NPK处理相比,抗折力增加16.3%.施硅处理早稻N、P和K积累量分别显著增加15.7%、10.1%和15.5%.可见,硅肥在鄂东南早稻上施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旱稻幼苗特异性表达cDNA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特殊环境中(26℃、12h/12h光/暗周期、光强2500lx)的旱稻297二叶一心期幼苗为材料,构建了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差减文库。以干旱为处理,而有水状态为对照。通过筛选差减文库,共获得了141个克隆。分析表明,差减文库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永春县作早稻栽培的接班组合,1996年以福建农大选育的中,晚熟新组合汕(特)优669为试材,以常规组合特优63为对照,分别考察各组合单株主茎叶片出生期,每丛分蘖消长与成穗率、生育期、成熟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并测产。结果表明,汕(特)优669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分条件下旱稻品种与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早稻在4叶期后湿润环境下生长较干旱胁迫下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早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水分条件下栽培形式(行距)间早稻产量差异显著。在湿润条件下,20cm 40cm行距,新审定的优良品种旱9710产量水平最高。生产上要选用高产型品种,采用大垄双行,并使其在非干旱胁迫环境下生长,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南通市有270多万亩沿海和高沙土旱地。由于土壤渗漏,缺乏灌溉水源和提灌设施,长期以来,以种植旱粮、杂豆为主,很少种稻。但人们主食大米,多用旱地生产的杂粮、杂豆与稻区换米。为改变这些地区“吃的不种,种的不吃”的现状,南通市农业局先后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所、江苏省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以及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一批早稻品种和品系材料,在沿海和高沙土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17.
引进农选2号等10个早稻品种,在建阳市安排三重复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农选2号、1587、绿旱1号、97-1、98-1、中旱209等6个品种,表现高产、抗旱、抗病,可继续引进扩大多点试验。  相似文献   

18.
《农村科技开发》2005,(5):42-42
近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兴奋地告诉笔者,世界上首例杂交早稻组合已在上海诞生,在上海地区小面积试种的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的产量已与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持平。这个团队着手选育优良的杂交早稻组合。他们将近千个新配出的杂交组合,分别进行15株~100株不等的试种;又从中遴选出近20个优秀的杂交组合,于今年在上海的青浦、嘉定等地进行小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9.
干旱对龙岩市春播作物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4月龙岩市持续降水偏少引起的旱情对春播作物的播种、生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其中对需水量较大的早稻影响最重,致使早稻播种进度推迟、延缓插秧期,且大田早稻无法及时返青分蘖,但干旱少雨的气候降低了早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通过对春播作物旱期播种、生长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干旱防御措施以及农业生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67m2用50%丁草胺乳油100ml、42%伏草灵可湿性粉剂200g防除早稻杂草,对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6.2%和91.2%,且对旱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