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山市樟叶蜂的发生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叶蜂在黄山市发生较普遍,影响樟树生长。为缓解樟叶蜂的危害,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室外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樟叶蜂的发生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樟叶蜂在黄山市1 a发生3代,第1代幼虫发生于3月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于4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于5月中旬。该虫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翌年3月底成虫羽化破土而出。幼虫4龄,取食嫩梢嫩叶,其中以3,4龄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另外,还详细介绍了樟叶蜂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对有效监测和控制樟叶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樟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永生 《林业科技》2001,26(5):20-22
樟叶蜂在湖北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发生为害期。幼虫从叶缘或近叶脉处开始取食,每隔15-16min排便1次;老熟幼虫具浓烈的松香味,并有假死性。采用冬季翻耕及用100亿孢子/g青虫菌菌粉700倍液喷药,能有效地控制樟叶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樟叶蜂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叶蜂Mesoneura rufonota Rohwer在南昌地区一年可发生1—5代,以1—2代在4—5月间发生数量多,为害最重。有的年份第3代在6月为害也严重。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并以老幼在土内茧中越冬,于第二年3月中旬前后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成虫。卵散产于嫩叶组织内。雌成虫能孤雌生殖,但后代都是雄虫。幼虫期共4令。予蛹期常滞育,能滞育势月至1年以上。高温干燥不利该虫大发生,故6、7月发生数量明显减少。樟叶蜂用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1/2,000和DDT等有机氯农药1/200防治,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膀胱瘿叶蜂 Pontania vesicator(Bremi-Wolf)为害柳树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地表 1~ 5 cm土中作茧越冬。 4月上旬化蛹 ,4月中下旬羽化 ,成虫不取食 ,4月下旬出现幼虫 ,幼虫在虫瘿内为害至 1 0月底到 1 1月初。不同柳树品种上的为害程度有差异。 4月中下旬成虫出瘿产卵是化学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5.
广西新松叶蜂属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新松叶蜂属,是云南松中幼林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在云南江川、宣威、沾益、安宁的温泉等地发生危害猖獗,将数万亩云南松幼林针叶全部吃光。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有的连年被害后造成树木桔死。该虫在云南一年发生两代,在滇东北的宣威板桥、沾益以蛹越冬,在滇中江川地区,以不同龄级的幼虫越冬。主要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一、二龄幼虫取食叶肉,将叶脉留下,进入三龄食量增大危害加重。幼虫喜群集。在江川第一代幼虫五月始见,十月上旬出现化蛹,第二代幼虫11月中旬始见,3月中下旬出现化蛹,蛹化于地皮枯枝落叶及表土  相似文献   

6.
固原林区落叶松红腹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腹叶蜂是近年来在宁夏固原地区发生的以幼虫取食落叶松当年嫩叶的食叶害虫。该虫1年发生1代。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在落叶层下结茧越冬,入土深度3~5cm。第2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为羽化初期,中旬为羽化盛期,防治实验结果表明,6月上中旬,以林丹烟剂熏杀,幼虫死亡率可达90%以上,见效快,费用低,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榆三节叶蜂发生严重,大大降低了榆树的园林景观效果,该文开展了榆三节叶蜂发生规律观测及防治试验。研究发现:榆三节叶蜂在沧州地区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变为预蛹越冬。以幼虫取食各种榆树叶片危害,危害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防治榆三节叶蜂幼虫时,宜采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乳剂1500~2000倍液、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适用于虫龄较大或大发生时使用。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以来,落叶松丝角叶蜂在山西省太行山林局为害落叶松林,以幼虫取食当年嫩叶。该虫一年发生一代。6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在枯枝落叶层内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至6月上旬陆续羽化,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卵孵化盛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月上旬,以林丹喷粉,幼虫死亡率可达95%以上,见效快,且经济。  相似文献   

9.
樟巢螟幼虫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樟巢螟1~2代幼虫成活率均在99.0%以上。其幼虫的暴食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幼虫日夜取食,但夜间食量大。幼虫危害具有食叶、群集、警觉、趋嫩、转移、成灾、单一等习性。对于零星发生地可用人工除巢的方法,对明显和严重发生地应以药剂和人工除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松尺蠖(B up a lus p in ip aria L innaeus)是鳞翅目、尺蛾科的一种危害云南松、华山松针叶的害虫。在盐源县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周围土壤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至5月下旬幼虫取食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下地化蛹,8月中旬为成虫羽化始期,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羽化盛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结束,产后三周左右卵孵化出幼虫,9月下旬到翌年2月中旬为幼虫越冬期。其防治措施为卫生抚育、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和灯光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11.
红眼玛弄蝶以幼虫在观赏竹上缀叶为虫苞,在苞在取食竹叶,幼虫5龄。在广东1a5代,越冬幼虫于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中旬化蛹,4月底5月初羽化成虫,从第1代起各代幼虫取食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下旬,8月下旬到9月下旬,10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各代成虫发生期从第1代起分别为4月底到5月中下旬,6月中旬到7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上旬,8月中旬到9月中旬,9月下旬到10月下旬。各代各虫态有重叠现象。  相似文献   

12.
异耦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东林区首次发现异耦阿扁叶蜂危害马尾松。该虫一年发生一代。7月中旬以老熟幼虫下树入土作室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至7龄。该虫幼虫期可被蜘蛛、蚂蚁取食和白僵菌感染。经试验多效杀虫灵、森保Ⅰ号、有机磷及拟除虫...  相似文献   

13.
竹长尾小蜂Diomorusaiolomorphi,1年1代、4月下旬日均气温达20℃时羽化,雌虫产卵于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rhopaloides产过卵的嫩梢内,卵平均历期15d,以幼虫取食竹瘿内组织危害。经打孔注药防治试验,久效磷、氧化乐果药效优于其它药剂,用药时间以5月下旬~6月5日为好。  相似文献   

14.
女贞天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女贞天蛾(Kentrochrysalis streckeristaudinger)是女贞、桂花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南平1 a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下旬~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4月中旬孵出,5月中旬结茧,5月下旬成虫羽化;第2、第3、第4代幼虫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孵化,第4代幼虫9月中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取食女贞叶部,轻者使叶片畸形,重者可将植株叶片食光,使枝梢枯死。可用人工捕杀幼虫,冬季浅翻消灭越冬蛹,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5.
樟巢螟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樟巢螟在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香樟树冠下浅土层内越冬。第1、2代幼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初、8月下旬~9月初。在幼虫初孵期分别用4.5%高效氯氰菊酯、2.5%敌杀死乳油2 000倍液,2.5%灭幼脲1号、1%杀虫素(Bt制剂)1 000~1 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效果明显,校正防效达75.7%~87.4%。通过采取人工及生物防治等综防技术措施,也能控制樟巢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16.
在南京地区杨树上2008年发现了杨直角叶蜂,经连续多年观察,此虫每年发生7~8代,以幼虫危害杨树叶片,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结茧越冬。在观察和掌握其危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在赫章危害华山松.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进入越夏越冬状态.4月中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4月中、下旬为防治幼虫最佳时期.采用30%氯马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药,12 h虫口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油松球果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球果小卷蛾是油松球果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陕西秦岭林区1年发生1代,从老熟幼虫离开球果,吐丝坠地,在枯枝落叶层、杂草丛中及松土层内结茧化蛹越夏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开始危害,取食嫩梢表皮、针叶及当年生球果,2 d后蛀入先年生球果隐蔽生活,取食果鳞基部和种子。采取林业防治、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栗实象甲(Curculio davidiFairmaire)是板栗的重要果实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秦岭山区镇安县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越冬,第2年在土里渡过,直到第3年6月中旬陆续化蛹,7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产卵期,9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9月间为蛀果期,10月上旬老熟幼虫咬破栗壳脱果,入土越终。采用林业防治、人工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缨鞘钩瓣叶蜂(Macrophya pilotheca)在浙江丽水危害小蜡(Ligustrum sinense)和金叶女贞(L.vicaryi),1 a发生1代,幼虫6龄,以老熟幼虫在土茧内越冬,2月下旬化蛹,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产于叶背叶肉组织内,3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5月上旬幼虫入土结茧,5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夏越冬。由于成虫的羽化会因阴雨天气而延迟,故成虫羽化可持续一个月左右,造成了虫态的不整齐。成虫有取食嫩叶的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