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土层薄、石砾多的干旱阳坡营造阔叶林,工程量大、苗木成活率低,特别在干旱、多风,降雨量少的春季采用常规的方法造林,难以达到绿化效果。采用苗木低温假植、提前整地、延时栽植等一套"黄栌苗低温冷藏延时造林技术",比常规造林时间延时40~60d,安全避开恶劣气候对苗木的不利影响,造林保存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沙拐枣苗木假植越冬的方法,首先介绍假植越冬处理方案,并且提出苗木栽培管理、苗木覆盖防寒管理、苗木坑藏防寒管理、苗木树干防护管理、设置风障与熏烟管理五点沙拐枣苗木越冬防寒的建议,明确苗木假植要求,提高沙拐枣苗木防寒能力,最大限度的规避低温对苗木本身造成的伤害,为今后河西、武威地区沙拐枣种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大叶相思为研究对象,针对干热河谷特殊的立地条件,采用Pt.(彩色豆马勃)菌根化育苗及干旱胁迫处理措施,研究不同处理下苗木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和接种Pt.菌剂的育苗技术能显著的提高大叶相思苗木的造林成效,大叶相思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幼树树高和地径的增长量随着接种Pt.菌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其提高的程度为干旱胁迫下的高于常规浇水的,表明水分胁迫和接种Pt.菌剂对该苗木质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大叶相思在干热河谷的最佳育苗措施为干旱胁迫处理下接种Pt.菌剂15 g,常规浇水下接种15 g,该树种出圃苗木质量评价指标为地径、根粗、侧根长、主根长和苗高。  相似文献   

4.
在提高造林质量工作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认真抓好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起运假植、栽植、浇水、抚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衔接,做到先整地挖坑、苗木随起随运,运到就造林,造林后及时浇水,尽量缩短从起苗到造林这段时间,减少苗木内水分丢失,确保成活.  相似文献   

5.
新疆杨是高台县主要造林绿化树种,多年来一直采用常规扦插育苗,但由于插穗处理不合理、春季干旱、低温等原因,导致新疆杨发芽成活率低。笔者通过采取倒置催根、地膜覆盖等综合措施,有效提高了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核桃幼苗越冬有抽条现象,应干秋季核桃落叶之后起苗假植,供秋季造林、建园或直接出售;秋季用不完的苗木要重新假植,保证在越冬期间不失水、不霉烂,翌年春季再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民和县各乡镇的气候条件和造林苗木的生理特性深入的调查分析,展现造林活动开展的基础现状,通过分析得出民和县造林苗木需要经过临时假植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在提高造林质量工作上,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认真抓好造林整地、苗木选择、苗木起运假植、栽植、浇水、抚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关和衔接,做到先整地挖坑、苗木随起随运,运到就造林,造林后及时浇水,尽量缩短从起苗到造林这段时间,减少苗木内水分丢失,确保成活。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65-165,168
通过速生杨裸根苗秋季深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的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栽植苗木,尤其以60cm深度栽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达94.7%,其越冬抗抽干能力强,生长量大,可推广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造林。  相似文献   

10.
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最北部,这里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450~510毫米之间,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内,属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春季少雨多旱,且风沙很大,加剧了苗木水分的蒸发量,致使大部分苗木因失水而死亡。加之春季造林季节短,很难适应大面积造林,同时由于气温较高,苗木在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损失较大,大大降低了苗木成活率。而秋季植苗造林有利因素较多,其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因此,在陕北干旱山丘地带应大力推行秋季植苗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