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目的】研究条华蜗牛翻身习性,并研究蜗牛体重、环境温度、光照强度、饥饿和取食等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作用。【方法】将蜗牛身体倒置后,用秒表记录蜗牛身体从倒置至恢复原状的翻身时间长短来比较不同因素对翻身时间的影响。【结果】翻身时间随体重、光照强度和饥饿时间增加而增加,而随温度和取食时间增加而减少。体重与翻身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1)。三体重组(I、III、V)翻身时间在30~40℃和取食48h分别极显著短于相应10℃和12h的(P<0.01)。在最低强度的白炽灯光(37.8LX)下翻身时间都极显著短于最高光强(4310LX)的,相同光照强度不同光质对翻身时间也有一定影响。饥饿72h后翻身时间都极显著长于12h的。【结论】条华蜗牛身体倒置恢复原状的时间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除受到自身体重的影响外,还受到如光照、温度、是否取食等多个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LED光色和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18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用不同光强(5,50和100 lx)的 LED红光(RL)、白光(WL)和蓝光(BL)照射,每日16 h光照、8 h黑暗(06:00开灯,22:00关灯),共21 d,测定光色和光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和行为(采食、饮水和行走等)的影响。【结果】不同LED光色下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红光下5,50和100 lx 3种光强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肉比( F/G)均无显著影响(P>0.05);5 lx白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0 lx(P<0.05);而50 lx蓝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5 lx(P<0.05)。不同LED光色下的光照强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也不一致,红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饮水和站立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行走和趴卧时间(P<0.01);白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趴卧时间(P<0.01);蓝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趴卧和伸展时间(P<0.05)。【结论】5 lx白光有利于肉仔鸡生长,50 lx蓝光则会促进肉仔鸡采食。5 lx光强下红、白和蓝光均可使肉仔鸡的趴卧时间延长,并减少采食时间;5 lx红光可增加肉仔鸡站立时间,而减少饮水和行走时间;100 lx蓝光可延长肉仔鸡伸展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LED光色和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行为的影响,为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和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18日龄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用不同光强(5,50和100lx)的LED红光(RL)、白光(WL)和蓝光(BL)照射,每日16h光照、8h黑暗(06:00开灯,22:00关灯),共21d,测定光色和光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和行为(采食、饮水和行走等)的影响。【结果】不同LED光色下光照强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同,红光下5,50和100lx 3种光强对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肉比(F/G)均无显著影响(P0.05);5lx白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0lx(P0.05);而50lx蓝光下肉仔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5lx(P0.05)。不同LED光色下的光照强度对肉仔鸡行为的影响也不一致,红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饮水和站立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行走和趴卧时间(P0.01);白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时间(P0.05),极显著影响其趴卧时间(P0.01);蓝光下光强显著影响肉仔鸡的采食、趴卧和伸展时间(P0.05)。【结论】5lx白光有利于肉仔鸡生长,50lx蓝光则会促进肉仔鸡采食。5lx光强下红、白和蓝光均可使肉仔鸡的趴卧时间延长,并减少采食时间;5lx红光可增加肉仔鸡站立时间,而减少饮水和行走时间;100lx蓝光可延长肉仔鸡伸展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种群发展的影响,为茶园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室内鲜叶饲养的灰茶尺蠖第5代1龄幼虫为材料,设置光照强度分别为40,80,120,140,240和340 lx绿光(波长520~525 nm)处理和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80头幼虫。其中绿光处理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绿光持续照射12 h;对照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持续黑暗12 h。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化蛹率、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历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绿光光照强度的增大,灰茶尺蠖幼虫的总发育历期缩短,其中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灰茶尺蠖5龄幼虫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各绿光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除40 lx绿光处理外,其他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灰茶尺蠖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雌虫和雄虫的蛹质量均有所下降,且雄虫的蛹质量低于雌虫。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120,140,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单雌最高产卵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下降,产卵历期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卵孵化率显著下降,最低仅为17.00%。【结论】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显著缩短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羽化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从而抑制了灰茶尺蠖种群的发展速度,表明这2种强度绿光能有效防控茶园灰茶尺蠖。  相似文献   

5.
茶翅蝽的行为与控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有效控制茶翅蝽对果实产生的严重为害,分别在室内、外不同条件下,以声、光干扰方法研究该虫行为变化及其防制途径。结果表明,饥饿12 h的茶翅蝽蛰后对食物反应敏感;触角是嗅食、确定食物方位的主要器官;在10 cm范围内视觉对食物形状及取食位点产生作用;桃、梨、苹果的果实为其最喜食物;取食过程分寻找、定位、刺入、取食、结束和离去6个阶段;成虫取食、爬行与飞翔等行为受气温变化影响明显,25℃以上时行为敏捷;触角间夹角与温度上升呈显著正相关,在5~35℃范围内变幅为45°~150°;气温<23℃时初显假死行为,然后随温度渐降而加深;突然的声、光干扰能使其假死坠落,假死深度与气温下降和干扰源功率呈正相关。选择气温<21℃的适宜日时段,以棒击震树落虫,地面喷药触杀,可取得高效、安全的防治效果,且单株药物用量较常规药量降低88.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仔鱼的饥饿耐受能力及最佳投喂时间,为其仔鱼培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试验生态学方法,在水温15.2~16.4℃条件下,研究新疆裸重唇鱼仔鱼在饥饿胁迫下的形态发育、生长及存活率等的变化,通过记录饥饿组仔鱼每日的初次摄食率,测定其不可逆点(Point of no return,PNR)。【结果】新疆裸重唇鱼仔鱼7日龄开口摄食,12~13日龄卵黄囊消失,混合营养期5~6 d。仔鱼开口时初次摄食率仅为5%,11日龄达到初次摄食率的最大值100%;17日龄后下降至50%,到达PNR,仔鱼具有初次摄食能力的时间为10 d。9日龄前,两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12日龄后饥饿组仔鱼全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饥饿组仔鱼负增长并出现生理性萎缩。饥饿组仔鱼进入PNR后,因饥饿出现身体扭曲、畸形,死亡率逐渐升高,至25日龄死亡率达100%。【结论】在水温15.2~16.4℃下,新疆裸重唇鱼具有一定的耐受饥饿能力,其仔鱼最佳投喂时间为11日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光照条件是影响红掌组培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不同LED光质配比和光照强度对红掌福星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影响,探讨适宜红掌组培各阶段的LED光质配比和光照强度,为红掌高效组培提供重要技术参考。【方法】以红掌新品种福星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的红光和蓝光LED光质配比和光照强度,分析其对红掌福星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培养及壮苗培养的影响。【结果】LED红光光质条件较适宜红掌福星愈伤组织诱导,光照强度为100 lx的10%R光质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79.58%,且愈伤组织块呈黄绿色、紧实、体积大,状态表现好,适宜红掌福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R∶B=3∶1光质配比适于红掌福星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光照强度为600 lx时,增殖系数最高、达6.44;与WL光照条件相比,R∶B=4∶1光质配比更适宜红掌福星愈伤组织芽分化培养,愈伤组织芽分化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时,愈伤组织块的增殖分化芽个数较少、为19.44个,芽矮壮,无黄叶现象,生长势好;红掌福星壮苗阶段组培苗培养,适合的光质配比是R∶B=4∶1,光照强度为900 lx时,红掌福星壮苗植株根条数较多、平均为5.67条,株高2.88...  相似文献   

8.
单色光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采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灯作为光源,比较单光色对AA肉鸡生长发育及其生产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264羽刚出壳的雄性AA肉鸡分为4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白光组(400~760 nm),试验组为红光组(660 nm)、绿光组(560 nm)和蓝光组(480 nm),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自由采食。光照强度15 lx,光照制度23h﹕1h(L﹕D)。【结果】试验前期(0~26 d),蓝绿光组体重始终高于红白光组(6.86%~10.75%,P<0.05),绿光组料肉比最低为1.8;试验后期(27~49 d),蓝光组体重最高,且在49日龄蓝光组体重比其它处理组体重高17.87%(P<0.05),胴体重、胸肌重、大腿重、小腿重和净膛重均高于其它处理组(14.39%~19.86%,P<0.05),而料肉比最低,为2.12。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睾酮的含量,发现试验前期睾酮水平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21日龄时各处理组睾酮水平达到高峰;试验后期各组睾酮水平缓慢降低。但在试验前期,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而试验后期,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它光组高14.36%~28.77%(P<0.05)。【结论】在15 lx光照强度下,肉鸡生长前期采用绿光或蓝光照射,生长后期采用蓝光照射,能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生产性能,这可能与蓝绿光能更有效地刺激睾酮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消除规律,为其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养殖生态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光照强度(1025、5320、12000 lx)、扰动强度(50、100、200 r/min)和p H(6.0、8.0、10.0)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残留与消除规律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底泥吸附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降低—回升—降低的变化趋势。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是在光照强度12000 lx、扰动强度200 r/min、pH 8.0的条件下消除最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中残留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光照强度与扰动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底泥中残留量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p H变化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消除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光照强度〉扰动强度〉p H,因此清除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应从底泥入手,通过暴晒和翻耕等方法制造高光照强度、高扰动强度条件以加速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室内、温室和露地3种条件下,通过测定烟蓟马(Thrips tabaci)对不同单色光及不同波长诱虫色板的行为反应,探究对烟蓟马具有最佳趋性的波长、光照强度,以及相关影响因子如性别、日节律、饥饿、温度、相对湿度对烟蓟马趋光行为的影响,为改进诱虫色板及诱虫灯等烟蓟马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室内使用分辨率高、光谱测量范围广、稳定性好的单色仪测试装置测定烟蓟马对10种单色光的行为学趋性,筛选出烟蓟马趋性较强的单色光,并将初始光照强度通过中性密度滤光片衰减,探究光照强度对烟蓟马趋光行为的影响。其次,以烟蓟马趋光率为统计指标,探究性别、日节律、饥饿、温度、相对湿度对烟蓟马趋光行为的影响。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利用Dan Bruton虚拟波长及RGB值的函数关系,打印出相应波长的蓝色和黄色诱虫色板,涂胶制板。评价温室和露地条件下,烟蓟马对不同波长自制色板及不同厂家生产色板的趋性。【结果】室内试验结果显示,烟蓟马对450 nm的蓝色光趋性最强,趋光率高达75.34%,其次为562 nm的黄色光以及430 nm的蓝紫色光,趋光率分别为73.61%和64.03%。在430、450、562 nm单色光刺激下,烟蓟马雌虫的趋光性均强于雄虫。光强衰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烟蓟马趋性增强。在上午8:30—10:00时,烟蓟马对430、450、562 nm单色光最为敏感。饥饿4 h后,烟蓟马的趋光性最强,之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趋光性降低。温度为25—30℃时,烟蓟马对3种单色光趋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5℃时,烟蓟马对单色光的刺激均不敏感。相对湿度为45%—60%时,烟蓟马对430、450、562 nm单色光的趋性均显著强于对照组,而在相对湿度为30%和90%时,烟蓟马对单色光的趋性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通过在温室和露地中应用不同波长色板及不同厂家生产的诱虫色板对烟蓟马的诱集效果比较,结果发现450 nm的蓝色自制诱虫色板和反射波长为440—470 nm的2#诱虫色板均对烟蓟马诱虫效果最佳,此试验结果与室内筛选的最佳波长高度吻合。【结论】性别、日节律、饥饿、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烟蓟马的趋光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室内光谱光强和诱虫色板试验均表明烟蓟马对450 nm蓝色光以及波长在450 nm左右的蓝色诱虫色板有明显的趋性,450 nm左右的蓝色诱虫色板可用于监测和防治烟蓟马。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光照对漠斑牙鲆仔鱼的摄食、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漠斑牙鲆摄食的较适宜光照度范围为10-600lx.在该光照条件下,仔鱼生长最快,存活率最高,饵料转换期最短.过强或过弱的光照均不利于仔鱼的生长发育.黑暗条件下仔鱼在27日龄时大部分因饥饿而死亡.在生产上,夜间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缩短育苗周期.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条件下花鼠的耐饥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花鼠的耐饥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8只花鼠(雌性8只,雄性10只)为试验动物,研究常温不同处理(①断粮给水;②断水给粮;③断水断粮)对其耐饥性的影响。[结果]18只花鼠的平均耐饥时间为121.6h。断粮给水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01.5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32.1%,平均耐饥时间为131.7h;断水给粮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10.1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29.8%,平均耐饥时间为118.2h;断水断粮组花鼠的平均体重为119.9g,死亡后平均体重下降30.3%,平均耐饥时间为113.9h。雌鼠和雄鼠的平均耐饥时间分别为122.5和109.3h。[结论]常温条件下花鼠的耐饥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3.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制氢过程中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繁殖与环境条件,为大规模培养条件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光合产氢菌群在不同温度、接种量、光照强度、pH值等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光合产氢菌群比较适宜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0℃,光照强度大于1 000 lx,pH值7左右,接种量10%。[结论]光照强度、温度和pH值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大,接种量对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影响较小。恒光照是保证光合产氢菌群生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平洋鳕仔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太平洋鳕仔鱼摄食的影响。在0~1 000 lx光照范围内,对不同光照强度、摄食不同时间太平洋鳕仔鱼摄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仔鱼500 lx时摄食强度最大,其次为700、300 lx,摄食率在500 lx时最高,并在摄食开始后10 min时达到最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王庆奎  邢克智  陈成勋  郭永军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16-4617,4650
[目的]研究周期性饥饿对点带石斑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点带石斑鱼幼鱼(初始体重23.97±3.97g)进行周期性饥饿"饥饿1d喂食5d"(S1F5)、"饥饿1d喂食7d"(S1F7),对照组持续喂食。各组日投饵量占体重的2%,试验共进行48d。[结果]S1F5组和S1F7组的湿重特定生长率(SGRw)和增重率(WGR)均小于对照组,S1F5组的饵料湿重转化率(FCEw)低于对照组,而S1F7组的FCEw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周期性饥饿降低点带石斑鱼幼鱼的SGRw和试验结束时体重,而且饥饿频率越高越明显。点带石斑鱼幼鱼在周期性饥饿过程中的生长属不能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冬季LED补充光照对红豆杉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南方红豆杉为材料,利用LED补充光照设置不同补光强度(1 000、3 000、5 000和7 000 lx),研究冬季LED补充光照对红豆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3 000~5 000 lx范围内的LED补光条件能较好地促进了红豆杉的生长,1 000 lx以下补光影响不大,超过5 000 lx,影响也变小;在LED植物生长灯下只需约126 lx的光强就可达到红豆杉植株在自然光(光强约为1 257 lx)下的净光合速率。[结论]LED植物生长灯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可以使植物在较低的蒸腾速率下取得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7.
厚荚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厚荚相思组培苗为材料进行光自养微繁殖的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厚荚相思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以河沙为最优;不同营养液对厚荚相思的生根也有显著影响,以不合营养成分的水分为最优;不同光强模式在透气性好的河沙和透气性差的琼脂培养基上,对厚荚相思的生根、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光强模式2(0—7d低光强,光强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12h/d;8~10d光强达到4000~5000lx,光照时间14h/d;10d以后光强要达6000~8000lx,光照时间14h/d)为最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因素。[方法]以西洋杜鹃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外源激素、外植体生理状态、光照、活性炭对西洋杜鹃离体试管苗开花的影响。[结果]低盐量、低硝酸盐的1/2 Read培养基较适合西洋杜鹃花芽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34.44%;保持一定湿度的含0.7%琼脂的半固体培养基诱导花芽的效果好。IBA 2.0 mg/L是诱导花芽产生的最适宜激素用量。茎尖分化的试管苗最适宜作花芽诱导的材料。光强强度3 000 lx,光照16 h/黑暗8 h的光照条件适合花芽的诱导培养。培养基中加入0.2%活性炭能显著提高花芽诱导率。[结论]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成分及状态、光照强度和时间、植物激素等对西洋杜鹃离体培养试管苗开花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白穗花种子为试材,研究了温度和光照条件对白穗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 h光照条件下,弱光照(500 lx)、中等强度光照(2 500 lx)和强光照(5 000 lx)3个梯度条件下萌发率分别是84.0%、86.7%和86.7%;在15 h光照/9 h黑暗的周期性光照条件,弱光和强光下的萌发率分别为85.9%和85.2%,中等强度光照下萌发率最高为89.1%。避光条件下白穗花种子萌发率以25℃发芽率最佳,为94.7%,因而避光对白穗花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高种子的萌发率,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种子的萌发率会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培养条件对梅尼小环藻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以获得其产油的最佳培养工艺。[方法]采用干重法评价梅尼小环藻的生物量,采用溶剂浸提法测定微藻中油脂含量,并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培养温度、初始pH、光照强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对梅尼小环藻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梅尼小环藻产油最佳培养工艺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8.0、光照强度600 lx、摇床转速130 r/min、接种量2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培养5 d,梅尼小环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可达到5.4 g/L和56%,分别为对照组的1.38和1.30倍。[结论]研究结果为大规模化生产微藻油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