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油葵市场价格看好,农民重茬种植非常严重,导致油葵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发生严重。2004年田间调查,油葵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20~30%,严重地块47.7%;油葵白锈病发病株率96%;油葵褐斑病发病株率98%;油葵霜霉病发病株率0.2%。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下旬山东省邹城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较重,尤以千泉街道的郭庄、凫山街道的后庙、太平镇的后韩等村最为严重,发病面积达到1.0万亩(0.067万公顷),平均病田率65%,平均病株率47.3%,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80%以上,平均减产32.6%,为此邹城市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日光温室番茄种植田进行专题调研,弄清了该病发病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田间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烟草病毒病病株分布在病株率<21%时一般呈聚集格局,病株率为21%~32%时呈随机格局,而当病株率>45%时则呈均匀格局。病级分布在病株率<31%时一般为聚集格局,而当病株率>31%时则转变为均匀格局。本研究还确定了烟草病毒病的平均严重度和病情指数与病株率之间存在的回归关系,并推导了以累计病株数估测田间发生程度的序贯抽样模型。  相似文献   

4.
我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栽培猕猴桃,目前栽培面积已发展到667hmz,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自2001年发现猕猴桃溃疡病以来,此病已成为本县猕猴桃生产中的常发病害。据本县测报站调查,2001年全县平均病园率25%,平均病株率6.65%,病指2.76;2002年平均病园率43%,平均病株率19.2%,病指8.3;2003年平均病园率38.6%,平均病株率11.3%,病指3.52。  相似文献   

5.
山楂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楂白粉病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而普遍。据我们1981年在晋城市郊区陈沟乡调查,山楂苗圃地一般病株率为30%,严重病株率达90%以上,新梢枯死。1982年在长子、沁源壶关等县调查,山地幼龄树病株率达38%,单株病叶率为30%,严重的达70%。1984年在沁水县樊庄乡与晋城郊区柳口乡调查,病株率达40—58.2%,严重的达90%,导致早期大量落果,后期果实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6.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靖江市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24.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6.35%,病株率达0.2%~78.3%,平均12.55%,部分早播田及秧田未用药防治灰飞虱的田块发病较重,田间普遍出现死苗现象,严重田块甚至失收。为摸清现有栽培条件下,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本市大量种植的感病品种“9998-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病株率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以及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在长葛市呈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在长葛市大发生,病株率一般在10%-20%,严重地块病株率50%以上,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危害较为严重,成为我省粳、糯稻生产的突出问题。 为了做好防治工作,各地开展了病情调查与产量损失率测定。句容、武进等地的调查结果表明,田间能够查见该病症状的发病田块占调查总数的71%以上,虽然平均病株率只有3.72~14.43%,但其产量损失,一般病田在8%左右,严重病田减产率高达35.4%。为何田间查见的病株率较低而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9.
腐烂病为梨树毁灭性病害。自1996年在库尔勒地区发生大冻害后,腐烂病在香梨种植区呈发生态势,但未引起果农的重视,2003年再次发生冻害后,该病逐年加重。2007年5月20-28日对2003年发生冻害严重的几个果园调查发现,1974年定植,株行距3×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0%-20%;管理水平中等的病株率20%-30%;1986年定植,株行距3x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8%-30%;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病株率在30%-40%。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是天水市秦州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0.33万hm^2以上,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向日葵霜霉病也日渐蔓延成灾。2007年天水、汪川、大门等乡(镇)向日葵霜霉病发病面积达0.27万hm^2,占播种面积的79%,平均病株率12%以上,严重地块病株率达20%以上,造成产量损失12%以上。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秋播江苏省建湖县因稻田套播麦面积占三麦面积的80%以上,麦田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造成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冬后调查,越冬代灰飞虱麦田平均16.05万头/667m^2,5月中旬普查,一代虫量4.9万-2094万头/667m^2,平均304.4万头/667m^2;测定带毒率,冬前五代为41%,冬后越冬代为46%,一代为48%-54%。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秧田期条纹叶枯病自然病株率38%,剔除病株后移栽大田,7月中旬自然病株率100%,全部死苗。露天旱秧秧田用药防治,条纹叶枯病和秧苗矮缩病大田期徐稻3号病株率分别为0.67%和1.9%,扬粳9538分别为0.89%和2.8%,武育粳3号分别为2.53%和1.97%。  相似文献   

12.
王少佳 《河南农业》2008,(15):19-19
一、发生概况 灰霉病在漯河市一般年份病株率15%~20%.重者达50名;严重年份病株率达40%~50名.重者达100%,减产幅度在10%~40%。灰霉病可为害茄科、瓜类、豆类、甘蓝、莴苣、韭菜等多种蔬菜,既为害叶片又为害果实,造成叶片枯死或瓜果腐烂,后期表面出现大量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3.
花生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花生叶斑病常年发生面积为60万亩,发病株率平均为22.4%左右.重发田病株高达54%以上,该病由于去年在我市滑县、内黄县、林州市严重发生,田间菌源量大,加之近几年来我市秋季雨水偏多,致使花生叶斑病在我市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因为此病发生较晚,有人误认为这是植株成熟时的一般象征,所以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叶斑病会使花生叶片布满斑痕,早期落叶,以致影响叶的光合能力,荚果不饱满,降低产量与品质,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丝核菌,属真菌的半知菌。近几年发生频繁,一般发病株率20%-40%。严重可达70%-80%.甚至达到100%。重病地块在小麦抽提前后,大量病株分蘖死亡.子粒灌浆不满。千粒重显著降低。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番茄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是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近期在永年县日光温室番茄上发生较重。据永年县蔬菜局和植保站在东杨庄、广府、小龙马等乡镇普查,发病棚率70%,平均病株率28.7%,最高达88.2%,发生严重的5户共3.4亩已毁种。番茄曲叶病毒病在永年县发生较重,且仍有进一步流行蔓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virus简称RSV)自然发生程度严重,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而2010年在局部又出现重发,上海市发生面积约12 093.33 hm2,平均病株率0.66%,严重田块病株率达20%以上.主要因素是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麦田和绿肥田混茬种植、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峰期与水稻苗期吻合期长等.根据发生因素分析,提出了麦收后及时耕翻和灌水、适当推迟播期、避开稻麦共生等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颈部.有时也散生于侧根和支根上。根癌初生时为乳白色,光滑柔软,以后渐变褐色到深褐色,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小的仅皮层一点突起。大的如鸡蛋,形状不规则。受害病株,发育受阻,叶片变小变黄,植株矮小,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大田调查,一般发病株率为5.6%-10.5%,严重地块发病株率为34.4%,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较重的地块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绥化市是大豆主产区,常年种植大豆面积近30万公顷。近年来,豆花叶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大部分地块均有发生,田间发病株率一般在4.8%左右,严重的达20%以上,大豆籽粒的褐(黑)斑粒率在10%以上,致使大豆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我们采用精选种子、结合产趟及时拔除病株、使  相似文献   

19.
张家口为河北西北春玉米区,蔚县为张市南部一个玉米面积较大的种植县,每年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左右。近几年来,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偏重,2004年发病面积达0.67万hm^2,一般地块平均病株率为6%~10%,严重地块高达40%~5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者达到40%以上。因该病引发的农民与种子生产单位、种子经营单位三者之间的纠纷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兴宁市坜坡、龙田镇的水稻晚造不同程度发生瘤矮病害,严重影响产量,据调查,严重发病的田块病株率为60%-80%,个别田块甚至失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