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兖州黄牛腿山药,属地方优良品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颜店、新驿等镇,全市种植面积约667hm^2.每666.7m^2产量3500-4000kg。[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山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发生也较为严重。现将其主要病虫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山药病虫害的有效方法。栽培抗病品种时要合理布局,每隔2~3年轮换品种,并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2.轮作可减轻或避免山药茎腐病和根结线虫危害。与玉米、小麦、萝卜、西瓜等不被侵染的作物至少3年轮作1次;常年  相似文献   

3.
<正>大麦,古代称牟,为禾本科大麦属中普通大麦的一个种,是人类栽培的远古作物之一。大麦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一定种植面积,但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青藏高寒地区,以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1/3左右。其次为湖北、四川、浙江  相似文献   

4.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嘉鱼县已有玉米、大豆、小豆、芝麻、水稻、小麦、油菜等66份作物种质资源收入国家库。分析了嘉鱼县1956年、1981年、2014年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品种类型及栽培面积变化,发现嘉鱼县耕地面积较1956年有一定减少,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但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面积却较1956年大幅增加。从种植的作物品种类型来看,1956年主要种植地方品种,品种比较单一,1981年、2014年各作物以种植培育品种为主,1981年栽培的多是常规品种,而2014年生产上多以高产、优质、高抗的杂交品种为主。普查中发现嘉鱼县有6份地方资源仍在广泛种植。针对嘉鱼县地域特点,提出保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嘉鱼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1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 土壤选择和刨沟……  相似文献   

6.
刘远坤 《种子》1998,(6):57-58
油菜是安顺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3.3万公顷左右。由于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原因,油莱种植水平一直很低。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大抓科技兴农,使油菜栽培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油菜品种不良、耕作粗放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目前生产上粗放经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一是芥菜型地方老品种面积大,约占油菜总面积的50%,而高产类型的甘兰型油菜品种和杂交油菜组合的覆盖面小,也缺乏生产对路的主推良种或组合,二是栽培管理落后,条播和撒播面积大,基本上未进行间苗匀苗。即使有一部分小窝点播,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兖州朱砂红茄子为兖州地方优良品种,临沂、济宁等地区均有广泛种植,具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以其肉质洁白细腻、种少味甜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利用早春大棚栽培朱砂红茄子,666.7m2产量达8000~10000kg,效益好.目前种植面积超过1000hm2。  相似文献   

8.
由于山药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山药产能过剩、利润越来越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升山药的附加值和消化过剩产能,各类山药加工产品层出不穷,综合阐述了目前山药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山药加工产业发展、解决产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向。  相似文献   

9.
密度和施肥方式对定向槽浅生栽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种植密度和施肥方式对紫山药产量的影响,提高紫山药定向槽浅生栽培的生产技术水平,采用大田试验,以紫色山药品种‘紫玉淮山’为试验品种,设置0.25 m×1.4 m、0.3 m×1.4 m、0.35 m×1.4 m和0.4 m×1.4 m 4 个不同的种植密度水平及常规化肥、缓控释肥2 种施肥方式,比较分析紫山药产量。种植密度处理表明,定向槽浅生栽培条件下,紫山药单株平均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植密度为0.4 m×1.4 m的处理单株平均产量最高;而单位面积产量则与之相反,种植密度为0.25 m×1.4 m时产量最高。施肥方式处理表明,通过种植前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能够比分3 次施入常规化肥获得更高产量,其中在密度0.25 m×1.4 m的小区,施缓控释肥比施常规化肥平均增产0.17 kg/株,理论产量增加3779.1 kg/hm2。因此,定向槽浅生栽培方式下,0.25 m×1.4 m的种植密度+缓控释肥有利于紫山药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的花生品种布局与利用江苏省种子站蒋小平淮北地区是江苏花生作物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7o%~80%。随着品种的更换,夏花生播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地膜覆盖等栽培条件的改革,农户种植花生的收益增加,种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作为种业大省、农业大省,其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江苏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江苏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总结了 2000-2021 年江苏省小麦生产现状,分析了小麦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并详细地从小麦种植面积、栽培措施、农机农艺农信结合、防灾减灾体系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江苏省小麦产业优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对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 1956 年、1981 年和 2014 年的主要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发现政和县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地方品种呈减少趋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品种和主要粮食作物培育品种则逐年增加。针对政和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收集力度、加强保护意识、挖掘地方品种等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荞麦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荞麦的栽培种主要有甜养(Common Buck-wheat)和苦荞(Tartary Buckwheat)两个种,中国有悠久的荞麦栽培历史,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70万hm~2,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55%,年产量约263万t左右。荞麦不仅是理想的保健品原料,而且是理想的营养食品原料。目前,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食品及其食疗非常重视,荞麦生产国开展的荞麦综合利用研究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下面就荞麦的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对1956年、1981年和2014年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人口数量、经济状况、主要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等进行普查与分析,发现太仆寺旗自然资源丰富,但是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地方品种基本消失;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则逐年增加。针对太仆寺旗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大对小麦、莜麦、马铃薯、胡麻等地方特异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蚕豆(学名:Vicia faba L.)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南豆、胡豆等,英文名Broad bean或Faba bean。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世界上有40余个国家种植蚕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等。中国是世界上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产量也最高,据2000年统计,中国蚕豆生产总面积达1689万亩,占世界种植面积的59%,产量达250多万t,占世界总产的61%。蚕豆是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重要农产品资源,主要分布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和青海等地。云南是中国蚕豆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常年播种面积400多万亩,产量居全国之首,达50万t。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的苦荞生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赵钢  唐宇  王安虎 《作物杂志》2002,18(4):11-12
荞麦在许多国家都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我国栽培荞麦的历史悠久,荞麦栽培种有甜荞 (Fagopyrumsagittatum )和苦荞(Fagopyrumtataricum)两个品种,甜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苦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我国是世界苦荞的集中产区,苦荞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 以上,在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西部省区的一些干旱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1 苦荞的营养价值苦荞具有很高的营养食用价值,用苦荞麦制作的荞米和面粉为我国西部一些地区人民的主食,在许多地方用苦荞制作风味小吃,苦荞是一种既无……  相似文献   

17.
正漳州是我国水仙花主产区,水仙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0%,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95%。近年来,漳州水仙花种植面积较大的有龙海市的颜厝、榜山、海澄、东园、港尾等乡镇,漳浦、长泰、南靖等地均有小面积栽培。目前漳州水仙主产区的花农有30%左右向外租地栽培,在"霜降"前后几天突击性备耕下种,因未按照种植要求实施种植,造成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施用农家土杂肥稀少、水分排灌和病虫防治不及时,甚至出现杂草丛生,导致商品花球产量不高,质量欠佳。多数  相似文献   

18.
<正>徐州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蔬菜生产基地,铜山区是徐州的"菜篮子"基地,现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8万亩,主要种植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年总产值70亿元,总效益46亿元。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达2万亩,种植模式有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越冬栽培、钢架大棚早春栽培和黄瓜、苦瓜套作栽培等多种模式,平均亩单产1.5万~2.2万千克,2013~2014年平均亩收益5万~8万元。  相似文献   

19.
薯蓣(山药)发展到今天,已成为重要的国际性药、食兼用作物.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品种也随之增多,有人工选育的新品种,也有经过人工栽培驯化直接利用的野生种.其中,光叶薯蓣就是近几年以来五指山、保亭、陵水等县(市)种植的一个野生品种.由于种植方法简便、产量不高,自2004年以来,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野生光叶薯蓣的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可由原来每667m2产2640kg提高到3180kg.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山茱萸的形态特征、分布和营养功能作用,阐述了陕西省丹凤县山茱萸的种植栽培情况、开发利用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丹凤县茱萸种植面积大,主要用于干制和酿造山茱萸果酒,是当地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