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对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地区和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燕山组的板栗单果重、还原糖、矿质元素Zn,Cr含量明显低于太行山组,而燕山组栗果中的蛋白质、矿质元素P,Cu含量明显高于太行山组。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地形对山西两次锢囚锋暴雪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刻认识太行山地形对降雪的影响,做好降雪天气预报服务,从而适应新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小降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实况探测资料,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9年11月10日和2010年3月14日山西省两次锢囚锋暴雪天气进行数值试验,比较分析了太行山地形变化对降雪量级、强度、落区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影响系统偏南的暴雪天气,太行山高度适中更能使降雪接近实况,而对于偏北的暴雪天气,则是抬高地形,影响更明显。(2)锢囚锋降雪的不同阶段,太行山地形变化对低层水汽输送的影响差异较大。(3)适当降低太行山高度,使得暴雪区上空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垂直结构更明显,中心强度更强,对暴雪的产生更为有利。(4)对于影响系统偏南的暴雪天气,太行山高度降低使得高层干侵入强度增强,造成触发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3.
瞭望台     
1 北京确定十项生态工程:据新华社消息,近日,北京市确定了十项绿化美化生态工程,以提高首都的绿化美化水平,改善市区的环境。今年全市林木覆盖率预计将提高一个百分点。这十项工程是:在8个城近郊区和卫星城镇建设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公共草坪绿地20处;完善提高“一街两环一河”的绿化美化水平;继续搞好城市隔离地区400公顷的片林建设;新建5个7公顷以上公园;完成居住区绿化80公顷;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和康庄荒滩完成造林1133公顷;继续搞好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和太行山的水源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分析杨树不同品种在江汉平原地区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的生长情况,以4个黑杨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当年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对比,以及连续5年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造林当年,4个品种插干造林的平均生根区间长度、平均总根数及总根重量皆明显大于带根造林的对应品种,两种方式造林的单根均长相差不大;造林当年苗木的总根重量和生根区间长度与苗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高度相关,且插干造林一年生苗木生长量明显优于带根造林。4个品种两种造林方式连续5年的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无论是胸径和树高累计生长量还是各年度的净生长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品种5年间插干造林的苗木胸径和树高总生长量都大于带根造林的相应品种;在不同造林方式间,连续5年的胸径和树高性状总生长量及各年度净生长量也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造林前3年,插干造林各品种的胸径和树高净生长量皆大于带根造林各品种,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两种造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差异呈逐年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5.
柠条造林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的各种因素的对比分析,研究柠条造林的可造性和保存率,以降低造林成本,缩短成林年限,提高柠条造林的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北方春季抗旱造林工作的难点,提供了造林前、造林中、造林后相关技术和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造林树种的选择是造林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林树种选择的好坏,会对造林质量与人工林效益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分析了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从适应性、目标性和乡土树种等方面阐述了造林树种的选择,以期为国有林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在干旱半干旱沙漠地区制约樟子松造林成活率的因素,除了苗木质量、苗龄、造林季节、造林密度和采用先进适用的造林技术外,水分条件尤为重要。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水资源的日益减少,水分不足是榆林沙区影响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主要因子。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毛细渗灌节水技术的保水保墒、持续稳定平衡水分的功能,在榆林沙区常用绿化造林树种樟子松造林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毛细渗灌节水技术不但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植物的抗旱保湿、改善和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增强苗木的抗逆性,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9.
造林规划设计作为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直接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败,对林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树种生物学特征,遵循因地制宜以及适地适树等原则,有效确定造林的密度,科学选择造林树种,从而促进人工林经营质量的提升,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造林规划设计中造林树种及密度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传统、单一的造林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要求,因此在实际造林过程中,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复合经营造林和林参间作造林方式,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不断提升营造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了实施复合经营造林和林参间作造林方式的优缺点、栽培技术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巍峨的太行山上,一位农民种花种树出了名,人们称他是“太行山上的‘米丘林’”。他,就是山西省长子县良坪村园艺科技户王保山。他今年五十多岁。从小喜欢花草,酷爱绘画。但真正使他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施展才华的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沙冬青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甘肃民勤县泉山林场和古浪县马路滩林场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沙冬青容器苗造林试验,通过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等指标的调查,探讨沙冬青在撂荒地和沙丘的造林方法与技术,对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沙冬青造林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民勤撂荒地开沟造林保苗率、成苗率均较高,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大,而马路滩林场固定半固定沙丘造林保苗率相对较高,而成苗率较低,仅为12%左右,生长量较小。因此沙冬青在撂荒地开沟造林后苗木生长表现良好,而沙丘造林由于风蚀等作用成苗率较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沙丘造林还有待以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藏柏以其耐瘠薄、生长快的特性,已成为石灰岩山地、白云石质砂石山地等难造林地的先锋树种。藏柏裸根苗造林由于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林成活率低,效果不是很好。使用藏柏容器苗造林,能极大地提高难造林地的造林成活率,使人工造林提早郁闭成林。重点阐述了藏柏容器育苗及造林的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在植树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雨季造林难度较高且时间性较强,并且雨季造林对于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为保证对雨季的充分利用,必须针对造林技术进行完善,提升造林成活率,进而实现对雨季造林技术的充分掌握。就霸王雨季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进行了分析,针对雨季特点进行研究,并提出雨季造林以及抚育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为提高霸王雨季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林业资源仍然比较匮乏。现阶段,我国造林营林工作中还存在造林难度相对较大、造林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采取不同的方式落实林业造林方法,并广泛地应用于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是造林营林工作的关键。对造林营林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其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造林生产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且各个环节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过程中对应用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只有保证工艺水平,才能提升造林工程的应用效果。通常情况下,造林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育苗、造林、经营以及伐木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而这也是造林工艺的主要特征。以樟子松苗木培育和移植为例对造林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围绕造林建设这一中心内容,探讨了目前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以确保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罗蔚  李秀兰  靳灵江 《种子》2006,25(4):109-110
采用椿、楸、花椒植苗造林,滇柏容器苗造林,马尾松、车桑子直播造林,分别对北盘江晴隆盘江桥石漠化严重地区进行治理,经过试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车桑子直播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荒山干旱地区进行绿化抗旱造林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由于北票市降水量少、土地干旱贫瘠,只有选择科学的造林技术措施,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荒山绿化抗旱造林的效果。针对北票市荒山绿化抗旱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义县经过多年的研究,采用营养杯苗模式造林,大大地提高了荒山造林和河滩地造林的成活率。主要介绍了松柏类和杨树营养杯造林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