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形态主要表现为团状、串珠状、环状、树枝状、星点状等形式。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具有“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空间结构特征。移民点是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平原灌区及山区库井灌区移民点规模最大,而山区、丘陵及台地移民点规模较小。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区域环境关系密切,地形地貌、交通条件、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进展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黑龙江鸭绿河农场积极完善灌区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实施格田扩大和格田平整,铺设压力管道供水,建立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地为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为了更加高标准的完善灌区配套设施,黑龙江鸭绿河农场进行土地平整及格田扩大1 000亩、新建农渠4.63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7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凉州区井灌区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指标,测定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结果表明,武1738可作为青贮玉米主推品种在凉州区井灌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粮食仓储建设大步向前迈进,各地打造现代化粮库、粮食产业园。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效率应用,是守护好粮食安全的主要推动力。为此,结合我库管理实际提出一些现代化粮库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严格管理全面提升仓储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仓储管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工作水平,我库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措施,严格制度落实,以实施精细化管理为经营理念,安全储粮为工作中心,严格要求,本着“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重落实”的原则,全面落实仓储精细化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湖北武穴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分公司和各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粮库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坚定不移地把仓储管理规范化工作作为一条主线,一条企业生存发展线,以中储粮规范化管理要求为目标,结合我库实际,高标准抓规范,严管理促发展,为实现中央储备粮的“两个确保”,为创建“五化”达标示范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克达拉灌区土壤资源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沙漠绿洲灌溉农业”这一典型特点,灌区建设在北疆地区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灌区土壤条件作为灌区立足的根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正确地对灌区土壤资源做出评价,才能保证灌区土壤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克达拉灌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土壤质量现状的调查、资料收集、样品采集及室内化验分析,研究分析了灌区土壤肥力、养分、盐分和微量元素变化规律,采用新疆土壤资源分类评价系数对灌区土壤的宜农和宜牧性等综合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较适宜农业开发、最适宜牧业开发。研究结果为北疆干旱荒漠地区灌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疆“沙漠绿洲灌溉农业”这一典型特点,灌区建设在北疆地区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灌区土壤条件作为灌区立足的根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正确地对灌区土壤成因及土壤肥力做出评价,才能保证灌区土壤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克达拉灌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区土壤现状的调查、资料收集、样品采集及室内化验分析,分析研究了灌区内土壤形成因素、分布以及不同类型土壤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灌区内土壤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中的冰冻作用、风力作用和温差变化作用,灌区主要分布有荒漠淡棕钙土和风沙土。风砂土质地为含土粉砂砾层-粉细质沙土,成土母质为运距离搬运的风沙为主;荒漠淡棕钙土质地为中细砂,且中细砂含量从坡上部至下部具有规律性,成土母质系为三系砂质、泥岩风化后被洪水携带或原地残留,且近代以来该区域沙化趋严重。研究成果为阿克达拉灌区和北疆类似灌区进一步开发区域内水土资源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型灌区是兵团农业的基础 ,做好大型灌区技术改造规划对兵团农业乃至兵团经济的发展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大型灌区规划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编制好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整体规划大型灌区技术改造应以节水为中心进行灌区全面整体规划。对原有渠系布局 ,灌溉方法 ,耕作方式 ,灌溉制度和种植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其规划应紧紧围绕以节水为出发点 ,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 ,要与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规划、流域综合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利改革日渐深入,灌区现代化提上了议事日程,现代化灌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以新疆玛纳斯县塔西河现代化灌区示范区建设项目为基础,阐述了塔西河灌区现代化灌区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内容、建设目标及预期目标,为现代化灌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种子世界》2011,(12):54-55
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2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建成5333.3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范》),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干旱区灌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西北干旱区灌区盐渍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现有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在干旱区灌区土壤水盐运动研究中,引起灌区盐渍化的盐分来源与去向问题涉及较少,有待深入研究;(2)干旱区灌区灌溉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咸水灌溉对灌区土壤盐渍化的影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3)关于干旱区灌区盐渍化土壤改良研究,可以考虑将各种措施优化组合达到最佳改良效果,这将是今后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滴灌栽培技术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播前土地准备 1.1水源小麦滴灌栽培的水源应有保证。滴灌设施系统应配套。井灌区视供水能力大小,合理布局作物,一个井灌系统内一般保持小麦种植面积40hm^2左右,以便保证肥水及时供应和缩短肥水供应周期。  相似文献   

14.
1 灌区灌溉渠系改建的必要性 灌区灌溉系统主要包括:渠首取水建筑物,各级输配水渠道,渠系建筑物和田间渠系工程等,各级输水渠道是灌区工程的骨架.新疆的大中型灌区大都始建于五六十年代,各级输配水渠道大都已到设计使用期限,难以适应灌区现代农业生产和抗旱节水要求.如渠系建设标准低,渗漏损失大,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渠系建筑物老化,管理设施简陋等.1999年国家提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为老灌区改造工程提供一个良好锲机,而灌区灌溉输水渠系改建即是灌区续建配套的必要也是灌区节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为科学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从分析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入手,提出了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冷热点分析的项目区遴选方法,并在吉林省舒兰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舒兰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较大,高适宜区和中适宜区合占耕地总面积的74.91%,主要分布在北部乡镇;空间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整体呈现“北部高于南部”的特征;高标准农田建设呈现明显的“北部易于南部”特征,其中优良协调类占耕地总面积的52.92%,主要分布在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开原镇、水曲柳镇和天德乡等,该类耕地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完备,并且与城镇、交通干线有一定距离,建设占用的可能性较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最小;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法特镇、莲花乡、天德乡、平安镇、七里乡等北部乡镇,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优先选择区域。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舒兰市“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总面积10828.89 hm 2。  相似文献   

1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精细评估——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夏县北塬地区为例,从基本农田的自然地理、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条件4方面遴选出9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北塬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进行精细评估。将临夏县北塬地区基本农田分为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区、稍加整治(改造)区、全面整治区3种类型,其面积分别占全部整治面积的38.99%,31.12%和29.88%。研究结果可为临夏县北塬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该省继续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和节水设施、田间机耕道、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农田输配电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内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河北将建设高标准农田286万亩,使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4982万亩。近年来,河北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造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近几年团场在农田、水利、防护林、道路等方面开展的一项适合当前新型、高效农业的新举措。目前新疆农业生产面临着大风、冰雹、低温、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为害,也是直接制约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农田生态、防护系统薄弱。当前,在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和农田防护系统,使团场在农田水利、条田防护林建设、农田高标准平整、田间作业道路等方面标准化。农业生产达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8日,在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人声鼎沸、机声隆隆,农机手们铆足了干劲,早出晚归,正在抢墒种谷。拴子农场负责人郑惠拴2021年流转了46.7 hm2耕地,创办了家庭农场,致力发展“阳曲小米”产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种好优质谷子,“多产粮、产好粮”,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眼下,晋南大地小麦已经抽穗扬花;晋北塞外玉米杂粮正在播种。山西省从南到北的田野上、果园里,浇水育秧、施肥除草……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截至目前,全省灌区累计灌溉上(放)水14.28亿m3、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20.
《种业导刊》2012,(8):37-37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明确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建设程序等,首次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