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麦区的自然特点沧州东部地处黑龙港流域,属于盐碱麦区,干旱缺水严重,进一步提高冬小麦抗逆性育种的水平,选育出抗旱耐盐的冬小麦品种成为迫切需要。沧州东部麦区地处黑龙港流域东侧,土壤干旱盐碱、地力薄,干热风、冻害等灾害发生频繁,是冬小麦的特殊类型区。现今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的水位下降明显,加之小麦全生育期降水不足100mm,节水增产是对当代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提高作物自身的水分利用效率,才能在根本上使节水农业有突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局势决策模型的作物空间布局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南部平原主要分为太行山山前平原区、黑龙港低平原区、滨海平原区。本文以栾城、南皮、海兴作为不同平原类型的代表,以农民收入、生产成本、单位面积耗水和生态服务功能作为目标,采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对农作物空间布局调整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灰色系统研究作物空间布局的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2)河北南部平原地区应该限制小麦的播种面积;(3)栾城县应适当扩大玉米、大豆、油料的种植;南皮县加大棉花和大豆的种植面积:海兴县扩大大豆、棉花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高产小麦一次性简化施肥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专用缓释肥、复混肥料及习惯施肥对小麦产量、经济效益、生物重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鹤壁和温县冬小麦施肥分别增产26.18%~30.85%和28.11%~32.29%;专用缓释肥促进了冬小麦对氮、钾素的吸收利用,干物质积累量较习惯施肥分别增加2.48%和2.57%,提高了冬小麦千粒重,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3.27%和3.70%,纯收益分别增加548元/hm2和616元/hm2,可在冬小麦高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冬小麦施肥操作,保障冬小麦产量。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断提升,这为冬小麦科学合理施肥起到保障作用。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希望为研究施肥对冬小麦影响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山东省粮食作物中小麦占首位,做好小麦病害防治工作,对于确保山东省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通过对巴斯夫杀菌剂欧博、百泰、凯润在小麦上试验、示范,验证了巴斯夫杀菌剂对小麦主要病害防治具有突出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成武县农业局在成武县小麦高产创建区开展的巴斯夫"百泰+欧博套餐"试验及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区万亩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莱阳旱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与高产对策分析研究表明:旱地小麦水分的生产潜力还很大,通过合理施肥,耕作及栽培管理措施,可充分发挥水分增产潜力,从面实现旱地冬小麦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7.
滨海盐碱地不同培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滨海盐碱地区土壤培肥及作物高产高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滨海盐碱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为例,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高效有机肥、改良剂不同配比对小麦、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地上种植冬小麦施用氮肥、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籽粒产量,且三者增产幅度分别为9.52%~29.52%,2.30%~17.82%,2.19%~11.48%;玉米季施用氮肥、有机肥均可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29.37%~45.74%,1.69%~11.15%,小麦改良剂的后效对玉米也有明显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3.50%~8.33%。盐碱地施用氮肥、有机肥、改良剂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效果明显,其中O3(N_2O3A2)效果最佳,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最高;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且能降低土壤盐碱含量。通过建立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周年小麦玉米总产量最高可达16 770.46 kg/hm~2,对应的氮肥、有机肥、改良剂周年施用量分别为763,2 250,3 167 kg/hm~2。因此,滨海盐碱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施肥应重视氮肥、有机肥及土壤改良剂的配合施用,可获得一定的作物高产。  相似文献   

8.
渭北旱原是陕西省小麦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播种面积很大(约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50%以上),但产量很低(一般亩产仅100~150公斤)。为了改变这一地区小麦生产的落后面貌,尽快把小麦产量搞上去,我们在“渭北旱原小麦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中,以系统工程原理为依据,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通过微型电子计算机运算,试图建立渭北旱原冬小麦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选择高产优质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今后实现小麦生产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冬小麦氮磷钾肥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与施肥模型,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河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生态类型区冬小麦产量差异很大,表现为山前平原区低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滨海平原区,且各地区小麦田施肥区较不施肥区的增产量和增产率顺序均为NPK配施 NP配施 NK配施 PK配施;低平原区、山前平原区、太行山丘陵区和滨海平原区冬小麦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00. 77,201. 18,151. 07,150 kg/hm2,最佳施磷肥量为144. 23,140. 44,98. 37,120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144. 23,140. 44,98. 37,120 kg/hm2。4个生态类型区土壤的供肥能力均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按照地区进行排序,土壤供氮肥能力依次为太行山低平原山前平原滨海平原,供磷肥能力为太行山山前平原低平原滨海平原,供钾肥能力为低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滨海平原。在不同生态类型条件下,冬小麦的氮、磷、钾肥的肥料农学效率存在明显差异,除山前平原外,其他均表现为磷肥最高,钾肥最低,氮肥居中。综合分析认为,在低平原、太行山丘陵和滨海平原区域,应重视磷肥的施用;山前平原地区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30万hm2,其中近一半种植面积分布在衡水、沧州、邢台、邯郸等黑龙港流域。该区域土质较贫瘠、盐碱地、水资源匮乏,因此研究抗旱、耐贫瘠、矮秆小麦品种意义重大。河北农业大学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河农7106,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6号。  相似文献   

11.
河北滨海平原区小麦主要隐性灾害与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河北滨海平原区冬小麦的主要隐性灾害,通过对河北滨海平原区冬小麦隐性灾害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该地区在1996—2011年小麦的主要隐性灾害,包括冷害、冻害、干旱危害、干热风危害、盐碱危害等危害,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结果表明,在河北滨海平原区小麦生育期间的降水量为138.32 mm,季节性干旱以重旱为主;近几年干热风危害有减轻的趋势。为指导滨海平原区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阳平原麦区是南阳盆地小麦主栽区域和高产区,对近年来南阳南部平原麦区小麦高产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5个方面提出南阳南部平原麦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促进小麦生产标准化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主要杂粮优势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杂粮布局模糊、优势区域不明显、种植分散等突出问题,一直是制约河北省杂粮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生产聚集度分析,明确了河北省主要杂粮生产的区域,即48个县(市、区)为杂粮生产大县;采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河北省主要杂粮作物及区域比较效益,然后结合两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河北省主要杂粮优势区域布局方案:(1)谷子在太行山区、燕山西部地区、黑龙港地区适时适地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抗旱高产品种、富硒保健品种、优质简化栽培品种等冀谷系列品种。(2)绿豆在太行山区、燕山山区、黑龙港地区、重点发展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出口型绿豆品种;红小豆在太行山区、张承秦地区及迁安、迁西、黑龙港地区、山前平原地区重点发展适宜的优质高产、出沙率高、出口型品种。(3)甘薯在太行山区重点发展淀粉型品种、高产早熟品种。燕山丘陵区发展淀粉型品种、鲜食型品种、高产早熟品种。(4)高粱在太行山区、黑龙港地区发展饲用型和酿造高粱,滨海平原区重点发展酿造品种、饲用品种和能源品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其中冬小麦占小麦播种面积80%以上.冬小麦需肥较多,每生产50 kg小麦,需吸收氮素1.4~1.6 kg,磷素0.5~0.75 kg,钾素1.5~2 kg,氮、磷、钾的比例大约是1∶0.33∶1,根据栽培的品种、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河南省第一大优势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6,总产占全国的1/5,其播种面积、总产和贡献率均处于全国首位。建国50多年来,小麦品种利用已经完成了8次更新换代,小麦单产从建国初期的645kg/hm^2发展到目前的5235kg/hm^2,总产从300万t增加到2300万t左右。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多产粮,产好粮。作为产粮大省其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小麦生产正朝着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黑龙港属华北缺水低平原区,水资源不足是限制该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主要种植模式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玉米高产主要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近年来,随着小麦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粮田产量和水分效率在逐步提高,但节水高产潜力仍然巨大。特别是从周年水资源高效利用出发,建立区域特色的两熟一体化节水高效技术模式,十分必要。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对“黑龙港及鲁北平原区小麦玉米减蒸降耗农艺节水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形成的小麦玉米农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节水技术模式。得到的结论是:最少水肥投入模式最优,节水省肥模式次优,传统高水肥模式最差。节水省肥是未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应该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意识,利用多种手段,促进农户采用小麦玉米节水技术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冬小麦生产、土壤分布特征与农田主要限制因素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分析,将河南省冬小麦施肥划分为豫北高产、豫东及豫北沿黄中高产、豫中南中高产、豫西南中低产、沿淮低产、岗岭雨养旱作6大麦区.根据各区土壤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与冬小麦产量水平,推荐施肥量与施肥方式.同时,针对土壤酸化明确肥料品种的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生育期间由于受温度、水分、风雨等异常气象因素的影响,致使小麦生育严重受抑或死亡,从而降低其产量和品质.陇东地区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35万hm2左右,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50%[1],对甘肃省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陇东麦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害、冻害和干热风害等.本文通过对陇东地区冬小麦气象灾害的分述和分析,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9.
徐宇贤 《作物杂志》1992,8(1):33-34
春小麦是甘肃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100余万亩,约占全省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春小麦又是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中部地区和临夏、甘南州等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故搞好春小麦的育种工作,对全省粮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陇东地区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 35万公顷左右,产量约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 50%,培育推广高产稳产的冬小麦新品种是实现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主要手段.而品种的利用不仅要求高产,而且还要求稳产、抗逆性强、优质.本文通过对甘肃省 1999- 2002年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丰产、稳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分析,为参试新品系和该区冬小麦生产提供合理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