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油杂7号(原品系名杂5148)是华中农业大学在1999年利用波里马雄性不育系1141A×恢复系恢5148选育的高产、优质、抗(耐)病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全国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03。近几年,襄樊市试验示范推广华油杂7号成效显著,试验示范结果证明华油杂7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华油杂7号的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1998-1999年度、1999-2000年度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实验,两年平均亩产147.1kg,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9,(5)
为推动贵州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特开展适宜直播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表明:11个油菜品种都能安全越冬,未发生冻害现象,且均未出现早花早薹现象;实际产量之间差异明显,其中浙油50、德润油188、油研早18、湘杂油553、黔油18号、中油杂19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植株生长健壮,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抗菌核病等抗性强,单株有效角果数多,产量较高,适合印江县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油菜品种对江西省油菜菌核病的田间抗性表现,以‘中油杂200’、‘赣油杂108’和‘华油杂62’等30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南昌市、宜春市和九江市开展了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不同的油菜品种在同一地点具有不同的抗性表现,同一油菜品种在不同地点也存在较大的抗性差异;综合各地的抗性表现,‘中油杂22’、‘赣油杂108’、‘富油668’、‘中油589’、‘圣元77’和‘赣油杂1009’对核盘菌有较高的自然抗性且稳定性相对较好。【结论】本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菜菌核病抗性品种的推广应用及油菜抗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年的直播试验,观察了华油杂62直播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华油杂62在黄陂直播表现为熟期适宜、产量稳定,适宜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冯文豪  曾家玉  冯泽蔚 《种子》2016,(6):115-117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直播种植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选择了黔油28、油研57等13个品种在金沙县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黔杂ZW1255、黔油28、油研10号等产量较高,黔油早2号、油研10号和黔杂1255等生育期较短,在13个品种中黔杂ZW1255、黔油28、黔油29、油研10号和早2号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6.
杂交油菜是“两杂”之后又一杂种优势的利用,具有高产稳产的增产潜力。秦油二号虽然抗性强,产量高,现已大面积推广,但由于生育期太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作水稻生产。因此,寻求生育期适当缩短,抗性强、产量与秦油二号相当或更高的杂交油菜新组合来取而代之,已势在必行。为探索85—117在我地自然条件和耕作水平下,充分发挥其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7.
圣光402是甘肃圣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它是以206A作母本,以p61-2作父本配制而成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种。圣光402具有高含油量、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年甘肃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677kg/hm2,比对照陇油5号增产18.07%;圣光402种子芥酸含量0.042%,硫苷含量11.78μmol/g,达到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48.59%,属高含油量品种。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甘审油2010005),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优良品种。甘肃省油菜年种植面积近20万hm2,总产量达2.8万t左右,为甘肃省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春油菜因  相似文献   

8.
陈志国 《种子科技》2017,(6):114-115
为了探索适合当地推广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2015年10月引进中双11号、盐油杂3号、中油杂11号、绵新油78、浙油50等5个品种,在浦城县富岭镇双田村以当家品种油研9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双11号、中油杂11号、浙油50综合性状好、增产显著,适宜在浦城县推广种植;绵新油78、盐油杂3号与油研9号(CK)产量相当,品质优,可作后备种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罗平县油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5.53万hm2以上,但缺乏耐旱、早熟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制约着当地山区油菜种植面积和单产潜力的提升。本试验采用大区设计,选择12份油菜品种在低温干旱山区富乐镇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云油杂086、星德油660和云油JD003产量突出,均高于2500kg/hm2,但云油JD003有菌核病发生,综合比较各品种耐旱性、生育期、抗病性、农艺性状和产量,云油杂086和星德油660适合在罗平县干旱山区及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11.
选用多个双低油菜品种在浙江省西部山区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合本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杂2005-1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参加下一年度省级区试。湘杂油3号、沪油杂1号,丰产性好,可分别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参加下一年度区试。  相似文献   

12.
对7个花生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表明:中花108、粤油7号、湛油30、湛油41这4个品种在产量、综合抗性方面优于粤油551(对照),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通过13个油菜新品种的比较试验表明:各品种产量和农艺、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品种灯油杂6号的产量最高,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较好,但生育期较长;品种R210、09P69东育6、09P69东育8、赣油杂1号产量和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品种筛选试验,比较了9个油菜品种的冬至苗情、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益油1号、油研50、华油杂13号及卓信056整体表现较好,为今后该地区大田生产选用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抗性晚杂新组合协优161协优161(协青早A/丽恢161)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育成的迟熟中籼型杂交新组合。该组合1995年通过了全国杂交稻晚杂组区试。该组合产量高且稳产性好。1992年参加浙江省晚杂联品试验,据中国水稻所汇总,产量平均432.7k...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个杂交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产量高于对照油研7号,增产率1.6%~17.3%,而增产8.0%以上的有德油5号、乐油5号和德油6号。其中,德油5号产量高达181.3kg/667m^2,抗性和生育期都适应当地的生产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田洪刚  郭仕平  陈林书  周天琴 《种子》2006,25(5):73-74,76
通过对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油研七号高,增产率达1.3%~17.8%,增产8%以上的有黔油16、华油2790、油研10号等品种。其中黔油16号产量高达182.09kg/667m^2,抗性、生育期都适应当地的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冯文豪  曾令琴  刘垚  冯泽蔚 《种子》2016,(3):104-107
为推动贵州省以地块破碎、山高坡陡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条件下的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以油研50为对照,引进了11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直播试验,筛选出了油研817、种都油998、川油21和卓油11号等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表现好,综合抗性强,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油菜根肿病发病面积在66.7万公顷左右,约占总生产面积的10%,已严重威胁到油菜的安全生产。基于此,本研究以含有CRb抗根肿病位点的大白菜材料CR Shinki为供体亲本,以甘蓝型油菜国审杂交种华油杂62的父本Pol.CMS恢复系Bing409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及自交等育种程序,结合前景和遗传背景筛选,将CRb抗病位点导入到Bing409中。在BC3F2代获得了遗传背景高度接近Bing409且含CRb抗病位点的抗根肿病新恢复系Bing409R,进而成功选育了我国首个抗根肿病杂交油菜新品种华油杂62R。CRb抗病位点在甘蓝型油菜背景中表现为单基因显性遗传,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的同时并未对Bing409R及由其配制的杂交种华油杂62R的产量、品质造成不良影响,Bing409R及华油杂62R对我国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区根肿菌生理小种具有免疫抗性。本研究的开展为我国油菜抗根肿病育种提供了宝贵资源,为我国抵抗油菜根肿病的威胁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季兴华  刘俊 《种子世界》2014,(11):30-32
<正>为筛选适合苏中地区大面积种植的高产、抗逆双低油菜新品种,2012年秋播我站引进11个品种(系)进行品比种植试验,现将试验小结如下。1参试品种(系)盐油杂3号、沣油737、福油518、滁核杂1号、沣油5103、7-36、黔黄油21号、宁杂19号、宁杂21号、华油杂95号、宁杂1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