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月20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培训班上强调,各地种业部门、各种子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加快建设产业种业、绿色种业、创新种业、数字种业、清正种业,推动种业由产量数量型向绿色效益型、由粮食种业为主向粮经饲种业并重、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种业发展,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体系质量需求也越来越摆在了突出位置,质量安全成为消费者的需求之一,也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需求。本文针对河北省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利用鉴定挖掘创制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推动绿色种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实施种源农业和人才战略,支持种业企业创新,培育现代种业企业和种子产业集群,初步做到种业由产量数量型向绿色效益型转变,由粮食种业为主向粮经饲种业并重转变,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农作物种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植物新品种作为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领域,是农业知识产权和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背景下,通过农业国际合作新趋势的发展对我国种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种业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植物新品种出现的保护制度亟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衔接性欠佳、商业修饰性育种行为限制不力、行政管理部门职权划分僵硬、植物遗传资源惠益共享分配失衡等问题,提出需以专门立法完善新品种保护制度,以制度创新引领育种体制创新,构建"二合一"综合行政管理体制,平衡育种者和遗传资源提供者的利益,助推农业知识产权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展,种业先行。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对我国种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继续完善创新、产业、治理和开放四大体系,推进绿色种业、质量种业、开放种业、特色种业和数字种业发展5 项新任务,确保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和对外开放安全可控的建议,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指示。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种业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目标,加快推动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要迎接新的种业科技革命,继续推进种业权益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做强做大种子企业,提升种业竞争力。会议指出,"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种业发展再创新佳绩,已迈入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历史新阶段。种业  相似文献   

7.
正6月10—11日,中国种子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闭幕式并讲话。会议强调,面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顺势而为,扎实推进绿色种业、创新种业、数字种业、清正种业和开放种业建设,加快实现现代种业"强国梦"。会议认为,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种业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紧密协作、攻坚克难,推动出台和落实国家南繁基地  相似文献   

8.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种业合作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本文以巴基斯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巴种业合作的价值、巴基斯坦种子市场机遇及种业发展潜力。研究认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产业在资源上互为需求、技术上互为支撑、市场上互为补充,双边种业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合作潜力巨大。同时,种业合作是中巴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合作的技术基础和前置条件。以种业合作为切入点,既能有效推进中巴种业发展,还可以带动中国种植业、农资、农机、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跟进合作,扩大中国种业及农业发展空间,深化种业及农业"走出去"战略推进。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社稷之本,种业是农业之基。尽管我国种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信息孤岛、信息不对称和中间商强势让传统种业发展遭遇瓶颈,"互联网+"带动传统种业上下游整合,打造种业全产业链,本文以悦农庄绿色农业产业链集成技术服务平台模型为例,阐述农事、农资、农技、农商农业大协作模型,引导消费倒逼生产,从而农业产业化升级倒逼品种升级换代,引领传统种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农作物品种是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生产要素,是产业兴旺的关键。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现代农业和农作物种业快速发展,新《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颁布实施,我国农业和农作物种业进入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农作物良种和品种试验审定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1.
要闻     
正"十三五"我国将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日前在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动农作物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推进种业权益改革。余欣荣指出,当前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目标,要深入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力争在玉米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打好种业翻身仗”决策部署,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摸清本地种质资源家底,开展了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行动,制定了农业种质资源发展规划,助推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种子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市场监管,确保了种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并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战略目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对我国种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种业进入民族种业振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种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种业绿色发展全面展开,新一轮兼并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进创新种质资源黑龙江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效益优先,坚持市场导向、科企合作,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提升品种创新能力,强化品种示范展示,加快优质、绿色、专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重点围绕优质、绿色、专用品种创新目标,支持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北大荒垦丰种业有限公司从国内外引进和搜集优异种  相似文献   

15.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莒县立足农业大县基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种质资源普查、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以及特色种业创新发展,整合各方面要素资源,突出葡萄、桃、猕猴桃等特色种业优势,做强种业“芯片”,总结出了种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为下一步做好种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济宁市现代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济宁种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指出要发挥大豆、小麦、花生、水稻等种业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和市场需求导向,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构建规范有序行业秩序等为重点,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济宁种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种业连线     
<正>政策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法规召开2016年11月19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种业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目标,加快推动品种创新和更新换代,要迎接新的种业科技革命,继续推进种业权益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做强做大种子企业,提升种业竞争力。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种业发展再创新佳绩,已迈入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历史新阶段。种业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加强以种业创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等农业供给侧薄弱环节。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是:种业育种研发能力不强、种业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种业发展监管体系不完善和互联网种业建设刚刚起步。将"精品种子"生产作为我国种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定位,通过种业整合,提升我国种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扶持种业企业打造种子研发平台,建立价值营销体系,推行种业精细化服务和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7年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年,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产业和农业供给侧的源头,作用特殊,潜力巨大,任务艰巨.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河南省委十次党代会和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河南省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展好依法治种各项工作,全力推进河南省现代种业发展,着力实现三个转变: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产量数量型向绿色效益型转变,由粮食种业为主向粮经饲大种业并重转变,扎实打牢种业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在全国农业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本文客观分析了湖北种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指出了湖北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种子企业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湖北现代农作物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