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旱轮作下的土壤锰素与锰肥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锰在植稻期间被大量还原为Mn~(21),从耕层淋失,因而冲积性水稻土全锰和有效锰低于其起源土壤(冲积土)。水旱轮作与土壤缺锰相关,但缺锰土壤必须同时具备石来性、轻质和水旱轮作的三个特征。小麦、大麦、厚皮菜、蚕豆、烟草、莴苣等对锰敏感,施锰有良好效果。缺锰土壤有效钾也较低,钾锰肥配施对小麦产量表现为正效应。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分析了四川54个地方品种的16种数量性状与产量(株粒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株粒数、完全粒、百粒重和总荚数与产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其它性状则与产量相关不显著。16种数量性状对于产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59;通径分析表明:株粒数、百粒重于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由这一结果,讨论了这些特性于大豆育种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梅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引入的3个梅品种以“白加贺”和“鸳宿”表现较好。它们的果重20克左右,含糖量约1.5%,含酸量约50.%,丰产,花期迟;6月中、下旬成熟,白加贺的单株产量略高于莺宿,但在钙质土“白加贺”更易生理缺铁。两品种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回归、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播期大麦、小麦、小黑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对不同麦类和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不同麦类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是亩穗数,不同品种间对产量直接效应最大的因素.早播是穗粒数;晚播是千粒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产量高并有它相适宜的产量构成,从而提出不同麦类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生态区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3号籽粒产量与密度、氮肥、磷肥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产量形成的密度、肥料反应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解析,求出了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及相互作用,寻出定量生产水平下的最佳农艺措施。本文得出的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为:盆中及盆周东南亩植3500—4000株,亩施有效氮10公斤左右.有效磷7.0公斤左右;盆周西北亩植2922—3324株,亩施有效氮6.9—8.6公斤,有效磷3.4—6.0公斤。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甘蓝型油菜(B.napus L.)早熟品种的移栽叶龄。结果表明: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增育小、中壮苗在4-6片叶、根颈粗4-6mm,苗高14-20cm时移栽,产量极显著高于7~8叶的大壮苗,并且,小、中壮苗移栽容易达到越冬、春发稳长,有利于早熟、早收。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联合方差和稳产性参数分析法研究了南充地区1986年麦/玉/薯地玉米间大豆配置方式中玉米、大豆、甘薯产量差异显著性、大豆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大豆以亩植6000株、玉:豆为2:2、双行玉米两边靠宽行各种一行比对照亩增大豆24.0kg,玉、豆、薯合计增产3.33%,亩产值高24.91元,效果最佳,且对玉米和甘薯均无明显影响。找出了适宣的早、中、晚熟大豆品种,提出了玉米间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8.
建川杂交鸭生长期适宜锰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前期试验,选用六周龄建昌、四川麻鸭杂交鸭54只,在常用饲粮的条件下,观察补锰水平为0,20,40,50,60和80ppm对,对肉鸭增重、血清、胫骨,肝脏等组织锰含量,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 mutase,Mn SOD)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胫骨皮髓宽度比和骨骼钙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ppm锰能满足鸭正常生长的需要。肝脏和SOD可以反映机体锰状况,AKP反应不灵敏、胫骨皮髓宽度比可反映出锰对骨骼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多个农用稀土对稻、麦、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农用稀土对这些作物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10.
水稻籼、粳两亚种产量构成特点的剖析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籼、粳稻品种各65个,用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法,研究其产量结构特点和最优产量结构模式,结果表明:在产量与其它性状的关系上,有一定差异,相似性系数为0.711。籼、粳稻的最优产量结构模式不同,在籼、粳稻产量构成中,穗数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穗重。本本还对水稻常规与超高产育种的策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小麦、油菜耐缺锰能力田间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耐缺锰能力不同的7个油菜品种和2个小麦品种,在水旱轮作的严重缺锰土壤上,进行了2种作物不同品种耐缺锰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缺锰土壤上,油菜的耐缺锰能力明显高于小麦。7个油菜品种中,有5个品种仅在秧田期出现了轻度缺锰症,但持续时间较短,移栽至大田后所有油菜品种均未出现缺锰症,且缺锰处理植株叶色、长势和收获后的籽粒产量与正常供锰处理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而2个小麦品种则从分蘖期开始出现缺锰症,并一直持续到孕穗期。其中,耐缺锰能力相对较纱的川麦22号发病更为严重。缺锰胁迫使小麦减产30%以上。在水旱轮作的缺锰土壤上,直播油菜相对产量略高于移栽油菜。  相似文献   

12.
用缺Cu,缺Zn与缺Cu、Zn的木村B营养液培养两个水稻杂交组合(威优35,威优49)与一个常规稻品种(测49)的幼苗。至七叶期,缺Zn与缺Cu、Zn培养的稻苗,新叶脉间均出现黄白色条纹,叶片呈卷曲状的缺Zn症状。凡是缺素培养的与对照比较,根数、特别是白根数都明显减少,株高降低,根与叶中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均比对照低,其中根的SOD活性下降的更明显,尤以缺Cu、Zn培养的SOD活性下降的更显著。生育后期(孕穗期至黄熟期)的块素培养对SOD活性与产量的影响则比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程度进行研究,以全面掌握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桑量、促进广西桑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从广西桑树主要种植区采集有代表性的桑园耕层土壤样品,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养分含量状况,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丰缺分级。【结果】广西桑园土壤pH值大多在6.5以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3%;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8、20.7和82mg/kg,缺乏比例分别为51.52%、53.03%、74.24%;有效钙、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896、137.4mg/kg,其中有效钙过量比例达31.82%,有效镁缺乏比例达68.18%;有效铁、锰、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32.20、1.26和1.35mg/kg。【结论】广西桑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普遍缺乏速效氮、磷、钾、镁,其他养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或过量现象,不同种植区、同一种植区不同桑园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实际生产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尤其要重视氮、磷、钾、镁肥的施用,以实现桑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亏缺对玉米叶绿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掖单2号玉米(Zea mays L.)良种,于春季在温室中营养液培养。试验分为缺B、Mn、Mo、Cu及全素(CK)5个处理。在叶片出现缺素症状时观测。结果表明:玉米缺乏微量元素,叶绿体超微结构发育不良,叶绿素含量少,光合强度降低,氨基酸合成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及丰缺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桑园土壤养分含量及丰缺程度进行研究,以全面掌握广西桑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桑量、促进广西桑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从广西桑树主要种植区采集有代表性的桑园耕层土壤样品,按《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分析其养分含量状况,并参照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丰缺分级。【结果】广西桑园土壤pH值大多在6.5以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3%;速效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8、20.7和82 mg/kg,缺乏比例分别为51.52%、53.03%、74.24%;有效钙、镁平均含量分别为3896、137.4 mg/kg,其中有效钙过量比例达31.82%,有效镁缺乏比例达68.18%;有效铁、锰、铜、锌平均含量分别为32.40、32.20、1.26和1.35 mg/kg。【结论】广西桑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不高,普遍缺乏速效氮、磷、钾、镁,其他养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或过量现象,不同种植区、同一种植区不同桑园之间土壤养分丰缺程度差异较大。实际生产中应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肥,尤其要重视氮、磷、钾、镁肥的施用,以实现桑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天然低硒饲料对畜禽生产、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我国天然缺硒饲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猪、鸡和鸭的缺硒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缺硒可导致生产中畜禽发生一系列表现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用缺硒饲料喂仔猪8周、雏鸡2周后,血液及组织中含硒量与GSH-Px活性显著降到较低值,并趋于稳定,这与动物开始出现缺硒症状的结果一致。鸡试验证明,缺硒日粮中补加100mg/kg维生素E或补加0.05ppm以上的硒,可防止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病。但仅补维生素E不能防止鸡胰脏的缺硒病变,还需同时补硒。对鸡胰脏中Cu、Zn、Mn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缺硒使胰脏变性,导致Cu、 Zn、Mn代谢障碍及含量下降(P<0.05)。试验还证明,增加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加剧缺硒状况对畜禽的危害程度,说明对饲料条件较好,生长较快的畜禽品种,特别是幼畜、幼禽,应适当提高硒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7.
<正> γ辐射诱变育种是新的、有效的人工诱变育种方法之一。我省水稻辐射育种,于70年代早期就有舒城县农科所的“辐农3—5”(中晚粳,1971年推广面积这1254商);到80年代,又有滁县地区原子能所选育成的“梅桂辐”水稻良种。自1984年以来,我们在肥东县水稻良种场也进行了早熟早籼“21—1—3”水稻诱变材料的选育工作。经五年选育,已得到稳定的突变系,具有早熟、丰产、易脱粒等特性。经省种子公司认定,该品系除可加速繁殖外,还将直接参加1989年早熟早籼的省级区试。现将选育情况初报如下: 一、原始材料和选育过程我们选择“水源258”为辐射育种的原始材料。该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近年从南朝鲜引进的高产品种,具有株形紧凑、抗性和分蘖力强、米质优良等特性,但全生育期较长(148天),早期生长量小、  相似文献   

18.
高蛋白大豆“福豆31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豆310"系以"莆豆8008"为母本、"88B1-58-3"(安农×23-20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全生育期115d左右,单产2305 5kg/hm2左右,2004年6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太原市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肥应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有效态微量元素普遍较低,但多数地区含钼、铜较高。微肥应用效应与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相关,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