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自虎 《中国蜂业》2005,56(1):42-42
我是《中国养蜂》杂志的长期读,深感她是我们养蜂的良师益友。我们不但从中获得养蜂知识,最新科技养蜂成果,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蜂具、蜂药和种王信息。通过《中国养蜂》,我们科学养蜂成为可能,但有的广告也使我蒙受损失。  相似文献   

2.
徐涤生 《中国蜂业》2006,57(1):42-42
《中国养蜂》2005年第8期刊登了黑龙江密山市胡光明老师傅写的《我对中草药防治蜂病的看法和体会》一文,文章说:“中草药防治蜂病普遍效果要比合成抗生素好,从此蜂场也没有因病害而遭受损失,蜜蜂健康,生产力提高,每年单产都远远超过附近蜂场。”这真是为蜂友们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3.
<正>因为喜欢蜜蜂,我退休后选择了养蜂。开始养蜂时对蜜蜂王国一无所知。为了养好蜂,我就从书店买回《养蜂手册》、《科学养蜂问答》等8本养蜂书籍。2000-2003年每年订阅《蜜蜂杂志》、《中国养蜂》、《养蜂科技》等3种刊物。2003年后每年订阅《蜜蜂杂志》、《中国蜂业》至今。十几年来从书店买来和邮购的《神奇蜂胶疗法》、《蜂产品与健康》、《蜂产品与蜂疗专号》(第3集、第4集、第5集)等书籍和杂志。养蜂前几年,对养蜂书籍的喜爱简直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提  相似文献   

4.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12):21
蜜蜂爬蜂病在养蜂生产中普遍存在,它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威胁着养蜂生产。我省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蜜蜂爬蜂病,1990年至1995年进入高发期。我市是爬蜂病的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80%的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爬蜂,损失严重。1991年我地5个蜂场,300多群蜂患上了严重的爬蜂病,死蜂满箱底,堵住了巢门。到来年春季蜜蜂所剩无几,一般死蜂在60%~70%。近年来,爬蜂病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对养蜂仍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蜜蜂杂志》2008,28(6):41-41
我是张中印。近两年来,收到全国各地许多来信来电咨询养蜂技术和购买《中国实用养蜂学》一书。现借《蜜蜂杂志》一角作一简要回复.请相互转告。 《中国实用养蜂学》由张中印、陈崇羔教授主编,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长张复兴研究员作序。全书3篇18章,128万字,24页彩图,印刷装帧精美。内容涵盖养蜂生产、蜂病防治、蜜蜂育种、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6.
“爬蜂病”原认为是孢子虫病并发症,因为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相似,镜检也发现有孢子,但有些症状与孢子虫病不完全一样,所以群众也就自称为“爬蜂病”。《中国养蜂》1988年第5期报道的《蜜蜂的一种新病——蜜蜂螺原体》一文读后,才得其详。近几年,我通过多种防治试验,找出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教师,自从参加高兴劲就不用说了。从此以后,我就迷上了小工作就开始业余养蜂。刚养蜂那年,只有1群中蜂,却取蜜15公斤,那种蜜蜂。前几年,我的蜂群染上了囊状幼虫病,几经周折,病情终于得到控制,但8群蜂只剩了3群,而且群势很弱。经过这次挫折,我明白了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道理,单凭自己摸索、积累经验是不够的,于是订了《中国养蜂》,  相似文献   

8.
读了2006年第2期《养蜂科技》所载《从“开门运蜂”蜜蜂螫人说开去》一文。该文对“开门运蜂”作了评述,对未能采用改良标准箱运蜂,无限感慨。我对“开门运蜂”的看法:苏南养蜂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采完油菜、紫云英后,当地缺乏蜜源就用木船装运蜂群到浙江省杭嘉地区采集乌桕,秋天到常州奔牛等地采荞麦。船运都在几十公里,二天不能到达,中途就要放蜂。以后汽车火车承运蜜蜂,逐步在全国转地,中途也得放蜂。但蜜蜂死亡率高并有全群死亡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浙江省桐庐蜂场江小毛提倡开门运蜂,但飞逃的蜜蜂螫人,带来工作人员的不便,而且外勤…  相似文献   

9.
伍应乾 《蜜蜂杂志》2019,(3):I0003-I0003
一年始春,回想去年一年的养蜂过程,仍历历在目。我是一个年已七旬的定地养蜂者,养的是意蜂。通过这几年订阅《蜜蜂杂志》,在杂志的帮助下,经过认真实践,在定地养蜂上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李方华 《中国蜂业》2006,57(6):41-42
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个业余养蜂爱好者。近年来,通过订阅《中国蜂业》(原名《中国养蜂》)、《蜜蜂杂志》和《中医蜂疗学》等,我学习了一些蜂疗知识。临床工作中,常对一些无法确诊的患者,现阶段中西医尚无肯定疗效的患者,长期服西药有副作用的患者,或长期服中药不方便的患者,介绍一些蜂产品试用,有很多人取得良效。现列出数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4,34(12):47-47
<正>看到《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发表的吉林省东丰县黄孝恩蜂友《蜂农期盼奥驰养蜂专用车》一文,深感黄蜂友对养蜂车的期盼之情代表了诸多蜂友的心意,特提笔作如下解答。近5年来,我一直参与和支持五征集团研制开发奥驰牌养蜂专用车,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研发论争座谈会,广泛征求养蜂专家和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目的就是设计制造岀适合我国国情和适应养蜂生产实际需要的养蜂车。通过广泛征求意见,我感受到不同养蜂人对养蜂车的需求各有不同,提出了很多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12.
何庆彪 《中国蜂业》2012,(7X):49-49
<正>养蜂业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作用以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被社会所认同,要怎样发展养蜂业?《中国蜂业》应起核心推动作用,同时呼吁政府部门加快促进和完善对中国养蜂业的支持政策。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村办养蜂场养蜂并有幸结识了《中国蜂业》杂志。在湖北荆州种蜂场蜂具门市部我购得一本1969年的《中国蜂业》杂志,1972年开始订阅。偏僻的乡村加上转地放蜂,每年很难收集到当时一年6期全部杂志,但作为初学养蜂者,其中很多理论的介绍,特别是关于蜜蜂生物学方面的小经验和国外养蜂的报道使我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蜜蜂杂志》刊登《山中杀出一匹黑马》、《南北笼蜂双向流动养蜂法在广西南宁宝生园实施》,以及2000年第3期《蜜蜂杂志》刊登《诚征笼蜂合作伙伴》以来,我所已接到全国各地蜂友近千封来信,且每天都有电话询问,有的及时回信,有的不可能一一回信。未复信的蜂友,请注意这篇文章。南北笼蜂双向流动养蜂法是一项科技创新,可参考的资料很少,如有答错、论错之处,请蜂友们谅解;也可以跟本人提出宝贵意见,以指导南北双向流动养蜂法和股份制合作生产方式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笼蜂,顾名思义,就是把蜜蜂装进轻便的竹木塑与铁纱或塑…  相似文献   

14.
许香庭 《蜜蜂杂志》2006,26(10):43-43
1993年,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同事阳老师养了几箱中蜂,教学之余,他偶尔给我讲起养蜂的趣事,我听了之后兴致很高,便提出向他买一箱蜂试养。阳老师见我养蜂心切,送了我3脾中蜂。从那以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养好蜜蜂,1994年我订阅了《蜜蜂杂志》。一晃13年过去了,为什么我对《蜜蜂杂志》如此钟爱呢?我有3个理由。一是《蜜蜂杂志》一直能按时发行,每月在12日前就能收到,对于养蜂人来说,一年春夏秋冬各个时令要做的事能得到及时指导。二是《蜜蜂杂志》既是一位启蒙老师,又是一位指导你成功的导师,它对养蜂新手还是养蜂能手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我应用法律维护蜂农合法权益的体会与希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应用法律维护蜂农合法权益的体会与希望去年我在四川省西昌市郊放蜂,看了周贤森律师发表在《蜜蜂杂志》1993年第3期上《建议开展修改<养蜂管理暂行规定>等养蜂科技立法工作》的文章,深有感触。今年元旦前收到农业部畜牧兽医司畜牧处主管养蜂工作的周锋铭老师寄...  相似文献   

16.
蜜蜂白垩病在浙江发生情况调查及药物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子囊球菌(Ascophaeraadis)引起的蜜蜂幼虫真菌病,是当前养蜂生产中继“爬蜂病”后的又一大病害。该病在我国大陆过去一直未见报导,直至1999年9月我省的缙云县三里蜂场从东北放蜂回乡时才开始发生白垩病,由于病情10月  相似文献   

17.
我 1994年下岗后 ,对养蜂产生了兴趣。于是我订了一份《中国养蜂》杂志 ,9年以来 ,期期必反复阅读 ,深感其内容很丰富 ,不愧为全国权威刊物。我百读不厌 ,爱不释手。每期我都先做目录卡片 ,后做文章内容摘要。通过《中国养蜂》我学了不少养蜂知识 ,感到很有收获。参照杂志介绍的蜜蜂饲养和产品销售经验 ,治愈了蜂螨、大肚病、麻痹病等蜜蜂疾病 ,在养好蜂的同时取得了可喜效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我把一些心得体会整理成稿件在杂志上交流 ,我衷心感谢《中国养蜂》为从业人员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我曾和蜂友们交流杂志上一些文章的感想 ,蜂…  相似文献   

18.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薛运波 《中国蜂业》2012,(7X):36-37
<正>与《中国蜂业》的初次邂逅1978年,我高中毕业参加高考,2分之差只好从大学门口擦肩而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没能再参加高考,回乡务农当了2年农机手。1980年6月得知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招收养蜂学员时毅然放弃了拖拉机,选择了小蜜蜂,开始了学习养蜂,此时的我还不满20岁。当时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刚刚成立了2年。我和单位都处于养蜂事业的起步阶段。这时候在敦化小牡丹林场非常偏僻的蜜蜂育王交尾场初次见到《中国蜂业》(原《中国养蜂》杂志)1980年第1期,之后我们就结上了不解之缘,她一直陪伴我  相似文献   

20.
朱学勤 《蜜蜂杂志》2011,31(9):21-22
我是一位在乡村执业多年的老医生,医务远没有大医院的繁忙。得闲时喜欢摆弄蜜蜂,由此得到一些收益尚可以补贴家用。为了将蜂养好,细阅了不少养蜂书籍。相比之下,我较为认可《蜜蜂杂,志》,因此便坚持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