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体间性的德育意义--德育审美化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以审美为视角,按美的规律、美的原则对德育工作系统化、审美化组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德育效能。本文通过对主体间性的内涵和主体间性的德育意义的分析,为德育与审美的统一打造一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型德育范畴,是人类德育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高校生态德育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应当注入新的内涵,把"理性生态人"的培育作为主体价值向度、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进而在确立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目标之后,耦合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因子,构建一体化生态场,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3.
韦汉吉  廖非 《甘肃农业》2005,(10):155-155
思维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智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在学校德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又有利于道德主体的建构,是亟待挖掘与开发的重要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思维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智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在学校德育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能力的形成,又有利于道德主体的建构,是亟待挖掘与开发的重要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5.
道德危机和德育低效的现状使发展性德育理念应运而生.发展性德育的提出不仅具有现实针对性,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主要可以从社会发展、德育实践和德育主体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对发展性德育理论依据的探讨,为印证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打下了基础,为其内涵拓展、价值溯求和实践体系的构建作了必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德育课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就业的教育,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强调教育的定向性、针对性、时代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健全人格比优秀学业更重要,职业素养是德育的价值取向;职业素质是德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养成教育是德育追求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规范伦理”,忽视“德性伦理”;重视显性德育课程,忽视隐性德育课程;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视德育的“内化”与“外化”。究其原因在于忽视对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高校德育应该转变观念,明确目标,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大学生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信息社会,开创了大学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全新视野,使其更具新的特点。重新审视当今大学教德育,应创新、优化德育内容,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彰显德育的实践特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加强情感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日益成为现代高校德育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要求高校德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德育主体之一的能动作用。现代高校德育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园散落着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们是兼具关学价值、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等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是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表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重视文化符号的德育价值,但是对其的开发利用远远不够,存在着教育者的文化符号意识淡薄、文化符号闲置浪费、过度利用和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理念的基础,以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为理想模式的基本理念;以所指功能和隐性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高高校文化符号质量、优化高校文化符号结构、改善高校文化符号环境等途径实现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基于文化符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德育工作的新环境。网络背景下,传统德育的主、客体及其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德育主体已从传统德育的前台显现走向后台潜隐,德育客体是所有网络受众。德育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要求网络德育主体要有广泛的德育视域、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准确的角色定位,建构德育主客体之间平等、互动、沟通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关系,总结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的特征、高校青年教师和学生的道德惯习特征,说明德育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不断推动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的变化发展。立足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问题,探索提出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德育场域优化之道。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具有部分德育的价值和功能,这也意味着一种可能的德育方法与途径的产生.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的发掘需要营造具有德育意蕴的校园音乐文化环境;设计具有德育目标音乐教学活动;同时还要重视音乐教师的德育能力与德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一门特殊的学科,德育的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德育评价体系的影响。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如何运用多层面德育评价方法和实现多样化德育评价主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借鉴复杂性科学、西方德育学等理论资源,面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转型,观照高校德育系统生态、现实场域与实践困境,揭示高校德育转型应然性与实然性,结合医科高校现状,探寻当前医科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浅谈"非理性"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的对象是人,从哲学角度讲,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单纯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忽视情感、意志、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德育,必然导致人们知行脱节,言行不一。若要提高德育实效性,我们就必须以主体德育观为指南,在确立德育的目的、选择德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时候全面考虑人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延续和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政治价值功能,在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想多元化、行为选择多样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挑战,坚持德育创新,切实发挥高校德育的社会政治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与德育的针对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阶段学生面临两次角色转变,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德育应予以充分关注。第一次转变中应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确立大学的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次转变应关注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重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现、法纪现,要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性及相关的多种意识与能力。欲达此目的,有赖于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拓展德育的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德育场”作为自然场的派生物 ,其本质特征是重视德育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信息辐射、吸引力以及相互作用 ,与传统德目主义、整体主义德育模式的“控制”、“强化”教育相比 ,场思维的德育模式更重视对德育对象的民主诱导和德育过程的双向互动。德育场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子 ,吸引子按其价值取向可分为主导吸引子、辅助吸引子、异构吸引子 ,它们彼此按照耦合原理、役使原理、涨落原理与自发对称破缺原理进行运作。  相似文献   

20.
协同德育是协同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三维一体"协同德育是强调在庞大的协同德育系统工程中三大协同主体中的维度格局,重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各系统教育力量的整合和协调相一致。尤其是在构建高职院校德育过程中,根据高职生家庭德育的未知共识、学校德育中学生的抗拒接受、社会德育的点式难控等特点,需要更加突出三者的德育优势揉合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