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向东  张凤琴 《玉米科学》1998,6(3):018-020
京404、P12、冀53、冀257、武314、太9101等系,在华北区中早熟玉米育种中,有较广泛的使用范围及较大的利用价值,将其对应杂交31个杂交组合(含9个正反交重复组合),进行了2年10点次品比试验,据其平均产量结果,做一般配合力分析,明确了其一般配合力,按京404、P12、冀53、武314、太9101、南23-32、冀257、武125、8703、高加031顺序依次递降;用优选法选取部分组合,依据各自交系在组合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的分析结果,这一方法可作为测交分析中一种简便、准确的定性分析各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大小的方法使用。综合分析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情况及农艺性状,筛选出优良组合冀53×京404。  相似文献   

2.
邯丰08玉米杂交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邯丰08(原参试名称邯95-4)玉米杂交种是邯郸市农科院玉米室于1996年以自交系54-0和京404组配而成,其中母本54-0是邯郸市农科院的一个自选系,父本京404是从北京市农科院引进的一个黄早四改良系.通过河北省4年27点次预试、区试及广泛的生产示范,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适应性广、制种简便产量高等特点,该品种于2002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于在适宜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罗静  陈杰  魏灵  吴凡 《杂交水稻》2005,20(4):27-28
杂交稻新组合金优404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性强、米质较优等特点,2002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制定播种差期、培育高产群体、合理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4.
丹玉404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系H185为母本,外引系吉853为父本组配成的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品质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5.
延粳25号   品种来源:吉林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4年以珍富10号为母本,延105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延404“.……  相似文献   

6.
先农404是江西省种子公司和南昌科星生物技术研究所用科红ⅡA与科恢2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高产稳产、米质优(达国标优质稻谷2级标准)、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07008)。  相似文献   

7.
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10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酒棉10号(原代号105)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高抗枯萎病的中404做母本,用早熟、丰产的新陆早7号做父本进行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内按照育种目标连续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病等特点。2010年3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棉2010001)。  相似文献   

8.
《茶叶》1981,(2)
临安县青云公社畈龙大队自1975年参加杭州市茶叶高产协作组以来,通过技术交流,实行科学种茶,茶叶生产持续五年增产,1980年总产干茶999.46担,比1975年404担增长1.46倍,比1979年增产36%,总产值  相似文献   

9.
优质杂交晚稻H37优207在湘南作早稻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质杂交晚稻组合H37优207在湘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3 d,比对照金优404长4 d,单产7.40 t/hm2,比对照增产9.79%,米质较优,米饭适口性好,是改良湘南地区杂交早稻米质的理想组合。介绍了H37优207在湘南作双季早稻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利用5个三系杂交稻不育系(金山2A、福伊A、京福5A、G201A、太香A)和5个杂交稻恢复系(22、制3、404、制6、明恢86),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25个杂交稻组合,研究了这些新恢复系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并且一般配合力方差明显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除有效穗和播始历期外,父本和母本对株高、穗长、穗颈长、剑叶长、剑叶宽、倒二叶、倒三叶、一次枝梗、二次枝梗、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12个农艺性状具有同等重要作用。杂交稻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是相互独立的,相同性状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不同,因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是关键。制3、制6、404是一般配合力较好的恢复系,它们的杂种综合性状都比较好,是具有较好育种应用前景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11.
简讯     
1991年8月26—30日在日本的茶都静冈市召开的国际茶叶学术讨论会,我会会员骆少君、詹梓金、陈荣冰等应邀参加。本届讨论会除茶叶主产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英国、瑞典、南非及尼泊尔等共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404人。 会议共收到168篇论文,在大会宣读了80多篇。我国(包括台湾省)提供论文42篇。从本届学术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新石器时代,福建宁德就有彩釉陶茶具。有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镇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376),这比世界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780)间世要早404年。陆羽《茶经》记载:“福州、建州(今建瓯)所产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3.
“冀油二号”(代号72—53)花生,是唐山地区农科所于1970—1974年从“徐州68—4”中系选育成。1982年经河北省科委审定为“冀油二号”。综合1975—1982年在河北省及唐山地区试验示范结果证明,高产稳产,增产效果显著。1975年在唐山地区的滦县、迁安、滦商、昌黎等县试种,亩产404—646.8斤,比对照种“徐州68—4”增产3.3—  相似文献   

14.
罗桂和 《广西蔗糖》2004,(1):16-16,10
2003年我县遭遇严重的夏旱和秋冬季连旱天气,7月至12月总降水量为404.O毫米,其中7月33.8毫米、8月269.3毫米、9月80.1毫米、10月3.2毫米、11月1.5毫米、12月16.1毫米,从9月下旬至12月中旬末全县基本无降雨。历年平均(1957年至2000年)7—12月总降水量为532.9毫米,其中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区试验测定了宽台栽培、70cm行距垄作、30cm行距平作大豆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光合生产率(NAR)。结果表明,LAI呈正态曲线变化,从大豆出苗至LAI高峰时期,宽台栽培的最大LAI出现时间比垄作和平作推迟3~6d,LAI捉高0.275~0.404,LAI>4的天数延长5~11d。生育期平均NAR比垄作和平作高0.37~0.829/m2·d。  相似文献   

16.
<正>2015"万象杯"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广大企业、相关院校和广大从业人员的热心参与下,在主承办单位和各位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6天紧张精彩的理论、技能大比拼,各竞赛项目已于11月6日圆满完成。本次大赛共有来自省内外二十多个地市的68支团体队和46位个人选手参加角逐,参赛总人数达404名,创十年来新高。6天的赛期可  相似文献   

17.
茶树未成熟胚组培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茶树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成苗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试管苗的移植技术要点。从供诱导的8个品种中,成功地培养出近千株试管苗,其中盆栽茶苗500余株,露地栽植的404丛,首批茶树生长高度已达80厘米左右。培养物最多的继代培养已达20次。再生和完整植株在遗传特性上是稳定的。这一技术的研究成功,将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提高茶籽,尤其是有性杂交或远缘杂交种子、诱变种子的能育率及诱获一籽多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福建发展茶业的九大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是红茶与特种茶——乌龙茶、茉莉花茶、自茶的发祥地。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早在东晋(公元376年)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峰就有“莲花荼襟太元丙子”摩崖石刻,是福建茶事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比睦羽《茶经》(公元780年)问世要早404年,距今已有1632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福建就是贡茶的产地——福州长乐郡(福建福州),福州的方山露芽、“蜡面茶”,“福州柏岩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与世。  相似文献   

19.
甜菜雄性不育多倍体杂交种“工农303”系以雄性不育系M203A为母本,四倍体品系404为父本,4:1田间测交制种,三倍体率达75%以上.母本经4代连续回交,不育率逐步稳定在90%以上。父本经多代选择表现产质量稳定。两年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较工农4号提高17.6%,含糖率提高1.6%,产糖量提高31.8%;大面积生产示范(1989年)产量较对照提高45.6%,含糖低0.2%,产糖量提高43.5%,且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同时具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的材料,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和Pm13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CAR1400、CINAU161650和SCAR564、BE398268,对分别含Pm21和Pm13的小麦品系杂交F2代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764个F2代单株中,能同时检测到显性标记SCAR1400和SCAR564的有404株,阳性率为52.9%,经标记CINAU161650和BE398268检测,同时携带纯合Pm21和Pm13的单株有47株,阳性率为6.15%,两个显性抗病基因在F2代群体中的分离比例符合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获得的聚合单株可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