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坪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着美化、保护和改善的作用,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栖身的生态系统中,草坪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一、草坪是文明生活的象征草坪绿地和草坪运动场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际上衡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依法管理森林资源,是维护人类切实利益的重要手段。森林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在维持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人类生活、生产所需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3.
万木峥嵘、苍翠欲滴、云遮雾绕的森林,是一本人类难以读懂的书。因为人类的这位深情而又无言的母亲,在她心怀中有许多不屑表白的关爱与意蕴。森林是人类的伟大孕育者、供养者,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重要影响者。森林之所能对人类思想产生影响,这是因为,森林作为人类所依赖的一种感性的自然存在,它在结构、活力、景观、格调、价值等许多方面都与人类生活需要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它还与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充满着对人生哲学情思的种种诱惑:人们在这里能够找到一种远离尘世的弹境般的宁静,容易在这里感悟人生的短暂、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森林旅游业已成为中约、游人向往游乐、商贸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阵地‘这对加速我国林业改革和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笔者仅就森林公园与人类经营森林的关系。略谈个人的管见。1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古代人类生活几乎全部依赖于森林。居则“构木为巢”,食则“茹毛饮血”,即吃树木花草的果实、嫩茎和枝叶等。可以说,地球不能没有森林,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森林似空气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并不感觉森林的重要。当今,人与森林环境之间…  相似文献   

5.
绿色对环境,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除了能提供给人类足够的氧气外,在精神和视感方面对人类的保健有着不可低估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蒋红星 《中国林业》2014,(18):44-45
2013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美丽中国建设中不能缺少森林。  相似文献   

7.
珍视森林──人类理性的回声──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十周年之际本刊记者黄采艺森林,不仅作为人类赖以成长的摇篮,更是维系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迈出森林之后,人类毁林事件的频繁发生,已使世界范围内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要法德并举。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担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对职工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教育。一、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迫切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道德。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从自然界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存和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森林与人类》2003,23(4):12
鸟类———人类的朋友,是它们为我们带来多彩的春天,欢乐的夏天,丰收的秋天和纯洁的冬天。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林牧增产增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类自私的扩张使我们的鸟类朋友正在大幅消亡。据统计,自人类出现以来,平均每83年有就一种鸟类消失。在鸟类濒临灭绝的原因中,栖息地的破坏和改变占60%,人类的捕杀占29%。为了拯救和保护人类的这些朋友,从1982年开始,全国已持续22年开展了“爱鸟周”宣传活动;自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发祥地,被科学家誉为“自然之’臣”、“生命摇篮”、“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1.
略论人类与森林之情感胡银根青光摇曳、壮丽多姿的森林,是人类不可忘却的童年摇篮,也是人类情感永远要牵挂的自然对象。反思人类对森林的情感关系,把握两者关系的渊源与多维价值,对现代人深化森林情感、善待森林、融洽自然具有重要意义。壹人类最初的情感乃至意志是与...  相似文献   

12.
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一直为人类所用,它有着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如可再生性、无污染性和节能环保等环境协调性能,是符合人类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的理想材料,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木材在建筑上的应用相当普及,且产品多样。据统计,在建筑领域,海外有80-90%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3.
经济林研究与生物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林研究与生物技术谭晓风,胡芳名(中南林学院株洲,412006)经济林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木本植物资源,在提供人类生活必需用品、建设用产品、工业原料及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开展经济林研究是发展经济林生产、适应人类生存和...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诸多毁坏森林的因素中,森林火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防火、快速有效地灭火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防火灭火理念和手段已明显落后于当前时代,人海战术、各自为战的原始扑火过程,造成了无谓的人力物力的牺牲和浪费。利用科技手段,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防火、扑火指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快速性,是本文讨论的主题。1信息在现代防火中的作用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各行各业宝贵的资源和生产力,森林防火、扑火中信息更有其重要的作用。“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天时、地利、人…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 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的聚集中心,为了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造城市森林,创造最佳的人工与自然复合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建设现代城市文明的必然选择。 建设绿色文化是繁荣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由于现代城市人口多,城市内建筑物、道路密度大,城市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悬浮尘粒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明显,造成这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绿色减少。长期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居民正在为日益恶化的环境所困扰,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隔绝状态,因此,向往大自然成为人类共同的追求。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公园建设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通过我国近20年来森林公园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森林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过度消耗、污染,导致了生物物种消失、生态环境恶化、地球维持生命的能力急剧下降,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受到了大自然严峻的挑战。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惟一的选择,成为全世界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国家通过选择大型自然区域并加以保护的方…  相似文献   

17.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地球上诞生以来,就与鸟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鸟类以其多方面的功能给人类带来了好处,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99世博会展示些什么?中国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展出园林、花卉、植物,展示与此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反映园艺及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期促进这些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博览会将以室外庭园和植物花卉展坛、室内国艺品展示的形式为主,同时吸引与园林园艺、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具体来说,将展示:各国悠久的园艺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庭园建筑;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成就;园艺与各民族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渊源以及国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类科技…  相似文献   

19.
林业既是公益性事业,又是基础性产业,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保障地球生态系统安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生存提供良好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在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呼声不断强烈的趋势下,林业因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凸显出它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开展林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成为进一步体现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环境改善中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野生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需求等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新疆属内陆省区,保护野生珍稀植物对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