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的白痢杆菌病是鸡白痢沙门氏菌杆菌引发的慢性或急性的传染性疾病,任何日龄、种类的鸡都有可能会被这种菌体感染,其中雏鸡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而成熟的鸡则会通过隐性或者慢性的方式表现。当前,就我国来讲,不论是大型鸡场还是中型鸡场,都有白痢杆菌病的存在。在很多养殖过于密集的地方,白痢杆菌病更加猖獗。鸡白痢沙门氏菌每年都会给我国的养鸡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选取某处养鸡场通过引进一批父母带种鸡而引发的白痢杆菌病进行探讨,将诊治的相应情况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某鸡场曾爆发雏鸡自痢杆菌病,死亡率高达47%,损失严重。发病日龄为3~14日龄,死亡高峰在10日龄前后。经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检测,种鸡自痢杆菌感染的阳性率为25%。病鸡送检分离出鸡白痢杆菌。该场平时预防雏鸡白痢杆菌病主要用0.02%痢特灵饮水,或用0.02%氯霉素拌料,但效果不理想。用分离出的鸡白痢杆菌做药敏试验表明,在15种常用抗菌药中,该菌只对新霉  相似文献   

3.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各种品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以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鸡呈慢性或隐性经过。目前,我国大中型鸡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白痢杆菌病,在有些养殖密集的地方白痢杆菌病更是严重,每年给我国的养鸡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海安县某种鸡场引进一批父母代种鸡,发生白痢杆菌病,现将一、发病情况2001年4月24日,该场引进2800套新罗曼父母代种鸡,分别放置于2间育雏室育雏,每间1400只,饲喂全价颗粒料,网上饲养,第一周内室温约为36℃,但夜间温度不太正常,室内通风尚…  相似文献   

4.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组传染病,主要包括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属是一大属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共有3000多个血清型。1发病情况1.1鸡白痢鸡白痢是雏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2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成年鸡多呈慢性经过,症状不典型,但带菌种鸡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雏鸡,还可通过粪便水平传播。大多通过带菌的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如果孵化了带菌的种蛋,雏鸡出壳1周内就可发病死亡,对育雏成活率影响极大。育成期虽有感染,但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种鸡场一旦  相似文献   

5.
净化鸡白痢杆菌病并建立无此病的鸡群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但对于众多养殖户来说,这并不依人们的热情和愿望就能实现,因此对于此病的治疗和控制,依然是摆在广大养殖户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996年3-7月份,笔者对本场自孵的8批罗曼商品代雏鸡的垂直传播得来的白痢杆菌病进行了庆大小诺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雏鸡:本场自孵。种蛋来源于本场患白痢杆菌病的父母代罗曼种鸡。种母鸡虽经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查出有阳性鸡,但未作淘汰,后均参予配种。2.试验药品:to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江苏泰县兽药厂出品)…  相似文献   

6.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鸡白痢是危害雏鸡、种鸡的重要传染病,可造成雏鸡成批死亡;由于种母鸡呈隐性感染,可排出大量病菌,造成了该病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极常见的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初生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特别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死亡最多,病雏鸡以白痢为特征。消灭鸡白痢的根本方法是有计划地培育无白痢的种鸡群,检疫和淘汰阳性种鸡,从而净化鸡群。具体的实验室净化方  相似文献   

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杆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顽固的传染病。该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造成的危害如下:(1)白痢病种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2)销售隐性白痢种鸡或其种蛋的,相当于散播该病、扩大疫情;(3)白痢病鸡及带菌蛋不能用于试验研究或作生物制品的材料。由于鸡白痢传播途径的复杂性,控制该病最好的办法是种群净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用微量血凝反应活体检验鸡白痢杆菌病,因需捉鸡、采血,从而引起应激反应,降低生产力。若在检验鸡白痢杆菌病时,同时使用刺五加浸膏可克服上述缺点。笔者采用3组产蛋率相同的7月龄白来亨鸡和-13杂交鸡进行试验。第1、2组鸡在检验鸡白痢杆菌病之前7天和检验后10天,各给予1次刺五加浸膏,第1组每次0.2ml/只,第2组每次0.5ml/只。第3组为对照,不给予制剂。试验3个月,统计鸡的产蛋率、死亡率和雏鸡孵化率。结果看出,各试验组鸡的产蛋率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笔者还检查了制剂对雏鸡孵化率的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杆菌病是鸡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专业化养鸡业危害很大。控制该病的发生,关键在于净化种鸡群,清除污染的环境,以阻断垂直传播和横向传播。我市从1984年起开展了对种鸡鸡白痢杆菌病净化工作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鸡霉形体病(CRD)和白痢病对养鸡业危害很大。为了摸清这两种病在本地种鸡群中的感染情况,作者对某畜科所种鸡场进行了血清学检验。现将检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检验方法和材料(一)检验方法:以鸡白痢快速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霉形体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霉形体病。每只受检鸡  相似文献   

12.
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只均可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成鸡以局部或慢性感染、隐性感染为主。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相似文献   

13.
<正>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雏鸡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拉白痢为特征症状;在成年鸡多为局限在生殖系统的慢性或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却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将病原体传给下一代。本病分布范围广,造成的危害大,严重影响种鸡生产各个环节成绩。  相似文献   

14.
江苏昆山县港口张甫畜禽良种场从1976年开始培育肉用种鸡配套鸡群,在此同时进行了白痢杆菌病的检疫.开始检疫时,白痢杆菌病阳性率高达90%,特别对初引入的外来鸡群,阳性率更高,母鸡产蛋率、种蛋孵化率及雏鸡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经过1976~1982年整整7年时间的努力,1981年白痢杆菌病阳性率为0.6%,1982年白痢阳性鸡不到0.1%,已基本上培育出无白痢杆菌病鸡群.以下简要介绍培育经过.  相似文献   

15.
种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最顽固的传染病。本病既可水平传播,也可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此病造成的危害如下:①白痢杆菌病种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②隐性白痢杆菌病种鸡或其种蛋的销售,相当于散播本病、扩大疫情;③白痢杆菌病鸡及带菌蛋不能用于试验研究或作生物制品的材料。因此,每个鸡场都比较重视,尤其是种鸡场。由于鸡白痢杆菌病传播途径的复杂性,控制该病最好的办法是种群净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说明,种群的净化是可能的,但也是艰巨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成年或中年的种鸡群中,鸡枝原体病和白痢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然而,它们给生产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表现在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降低;而且由于这两种病原体能够通过蛋传递使两种病在鸡群中世代相传,经年不息。本文探讨种鸡场中这两种病的阳性率、雏鸡白痢的一些发病规律、注射鸡马立克疫苗过量对雏鸡白痢的影响,以及这两种病的一些危害。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较大损失。文中全面阐述了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在病原学、传染方式、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的特点和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雏鸡以白色下痢、衰竭和败血症为特征,成年鸡则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受损害。确诊需作细菌分离和鉴定。防制上以预防为主,彻底根除鸡白痢病必须狠抓种鸡的检疫净化工作,辅以日常消毒和投服敏感药物。在种鸡场鸡白痢病的净化上,笔者以直接经验总结认为,掌握正确的检疫方法和判断标准,确定科学的检疫时间,加强对净化种鸡的管理是种鸡净化工作成败的关键,检疫净化仍然是目前防制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是养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对养鸡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感染鸡白痢的种鸡生产性能下降,雏鸡死亡率增高,而且还会增加其子代的死淘率和永久性带毒的风险。感染鸡白痢的种鸡大多为隐性感染,种蛋也不容易被养殖户及时发现,从而使病毒大规模的扩散,因此,该病的预防至关重要,目前采取加强检疫,定期监测,净化鸡场,疫苗免疫等措施,同时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来预防鸡白痢病,在控制和净化鸡白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是鸡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养鸡业危害很大。控制该病的发生,关键在于净化种鸡群及其环境,以阻断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途径。我市于1984年开始,开展了对种鸡白痢的净化工作,现报告如下。一、概况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初生雏鸡常呈急性全身感染,拉白色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984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传染病。雏鸡感染后发生下痢、脱水、败血症而引起死亡,成鸡感染后多为隐性带菌者,成为经种蛋垂直传播的传染源。本病是一种危害大而又难以根除的传染病,必须重点加以防治。一、建立无白痢杆菌病种鸡群通过检疫和淘汰措施净化种鸡群。检疫最常用的方法是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此法简便、迅速,适合现场大批检疫,其不足之处是特异性不强,有假阳性反应。已污染的种鸡场应在16周龄时进行第一次检疫,以后每隔2周检疫一次,连续检疫3次,每次检出的抗体阳性鸡坚决淘汰,并对鸡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