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合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抗菌活性,对恩诺沙星和硫酸粘菌素单一药物和联合使用分别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0.755,0.755,0.377,1.509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种菌的MIC值分别为:0.375,0.375,0.375,50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种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125,0.188,0.375和0.75。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对恩诺沙星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金黄葡萄球菌为相加作用:通过2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制剂与恩诺沙星单方制剂进行比较试验,复方制剂其抑菌效能明显高于单方。  相似文献   

2.
为了考察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的联合抑菌作用,对硫酸黄连素和硫酸粘菌素单一和联合应用分别对仔猪大肠杆菌(C83901),猪多杀性巴氏杆菌(C44-1),鸡白痢沙门氏菌(C79-6),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48-1)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硫酸黄连素对以上4株菌的M IC值分别为:32,128,64,128μg/mL;硫酸粘菌素对以上4株菌的M IC值分别为:64,128,128,256μg/mL;联合应用对上述4株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375,0.375,0.25,0.5。结果显示上述4株菌对硫酸黄连素与硫酸粘菌素联用的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作用。二者最佳比例为1∶2~1∶4,这为复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环丙沙星与粘菌素对分离的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两药联用对猪大肠杆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实验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对5株大肠杆菌的MIC≥32μg/mL,粘菌素的MIC≥16μg/mL;环丙沙星与粘菌素联用时,FIC指数介于0.09375~0.125,并可同时显著降低两药的MIC值,表现为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对临床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的抗菌活性,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采用二倍微量稀释法测定4种抗菌药对受试菌鼠伤寒沙门菌sh203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根据MIC值,采用棋盘法测定联合用药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对鼠伤寒沙门菌sh2034的MIC值分别为2μg/mL、2μg/mL、16μg/mL和2μg/mL,鼠伤寒沙门菌sh2034对多西环素耐药,对恩诺沙星中介,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敏感;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与阿莫西林、阿莫西林与氟苯尼考、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阿莫西林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的FIC指数分别为3.00、3.00、6.00、1.50和0.38,前三者联合用药产生拮抗作用,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用药为无关作用,阿莫西林与恩诺沙星联合用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头孢喹诺(CEF)与恩诺沙星(EFs)联合用药对黄羽肉鸡常见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了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CEF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2,4和2μg·m L-1;EFs对3种病原菌的MIC值分别为32,16和2μg·m L-1。CEF与EFs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现协同作用,对沙门氏菌呈现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敏感性大小,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病原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菌、鸡巴氏杆菌、猪巴氏杆菌、链球菌对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敏感,复方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对畜禽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0279~3.575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MBC)为0.055~7.11μg/ml。  相似文献   

7.
复方恩诺沙星对禽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试管法和杯碟法研究了复方恩诺沙星对禽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了阿普拉霉素组成的复方恩诺沙星制剂对禽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μg/mL,而单独使用恩诺沙星和阿普拉霉素对禽素对禽巴氏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μg/mL和2.25u/mL,表明二者制成复方后,表现为协同作用,抗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芩、黄连、大黄、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上述中药与西药联合用药对沙门氏菌的联合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表明:鸡源沙门氏菌对黄连高敏,对黄芩中敏,对大黄低敏;对硫酸新霉素、硫酸阿米卡星敏感,对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表现耐药;恩诺沙星与大黄、盐酸环丙沙星与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无关作用;恩诺沙星与黄芩、恩诺沙星与黄连、盐酸环丙沙星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连联用对沙门氏菌呈相加作用;硫酸新霉素和硫酸阿米卡星分别与黄芩、大黄联用对沙门氏菌呈拮抗作用。中西药联合用药后,对沙门氏菌呈协同作用、无关作用及拮抗作用,故在临床上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以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琼脂扩散法、稀释法方法研究了凉茶对幽门螺旋杆菌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琼脂扩散法结果显示凉茶对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凉茶对不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和大肠杆菌为12.5g/m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为25g/mL。  相似文献   

10.
氟苯尼考单用及联用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爱德华氏菌的药物敏感性,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大黄、黄连、连翘、黄芩等8种药物单用或分别与氟苯尼考联用对斑点叉尾鮰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氟苯尼考与其他7种药物联用的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8种药物体外单用对爱德华氏菌均具较强杀菌能力,其MIC依次为:氟苯尼考0.13μg/mL、环丙沙星0.03μg/mL、恩诺沙星0.25μg/mL、多西环素0.31μg/mL、黄芩13.33mg/mL、连翘20.00 mg/mL、黄连30.00 mg/mL、大黄33.33 mg/mL;药物联用时,氟苯尼考分别与多西环素、黄连联用时呈相加作用;分别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大黄、连翘及黄芩联用则均呈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