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龙胆属(Gentiana(Tourn.)L.)植物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均具3孔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中等大小,外壁纹饰为条纹-网状或条纹状。花粉粒大小、网眼形状和网脊宽度在不同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微观形态差异可作为种间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2.
紫杏是种间杂种,为探明它与其近缘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以紫杏(Prunus dasycarpa Ehrh.)、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和杏(Prunus armeniaca L.)共6份材料的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大小和表面饰纹。结果表明:成熟花粉均为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有3条萌发沟,属N_3P_4C_5类型,有穿孔和无穿孔2种表面饰纹。其中‘叶城紫杏’的花粉形态、外壁纹饰特征与母本樱桃李的较为相近,而‘阿里瓦拉’的花粉少、畸形多,这2份材料比其近缘种植物花粉的变异幅度大,且均存在畸形花粉。紫杏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不支持其传统种级水平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3.
芥菜花粉形态特征及分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zern.et Coss.)17个变种的代表品种的花粉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芥菜花粉形状呈近球形、长球形或超长球形,随品种而异;花粉大小虽在变种间具有明显差异,但不能作为准确的变种分类依据;变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其特征可以对芥菜进行分类.其结果支持传统的芥菜种以下水平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鲜花粉直接粘台法,用扫描电镜对31属52种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所观察的花粉形态可分为五大类型:16合花粉型、球形角孔型、球形三沟型、长球三孔沟型和长球三沟型。外壁纹饰有穴状、网状、波纹状、瘤状和光滑之分。同一亚科各属之间,花粉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还从花粉形态方面提出把扁蓿豆属(Melissitusmedic)从胡卢巴属(Trigonella L.)或苜蓿属(Medicago L)中分出、列为一新属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18种绣线菊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绣线菊花粉性状指标重要性依次为条纹走向、赤道面观、孔径、条脊宽、极面观、纹饰类型、极轴和沟长与赤道轴之比(L/E)。18种绣线菊按花粉形态可分为5大类群,与经典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花粉形态可以做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梅品种花粉壁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梅 (PrunusmumeSieb etZucc.)的遗传背景复杂 ,品种之间亲缘关系迄今尚未完全阐明[1 ,2 ] 。花粉的形态特征具有很强的遗传稳定性 ,于川江等[3] 利用透射电镜对酸枣品种的花粉壁结构进行过研究。对果梅花粉壁超微结构的观察尚未见报道。为此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果梅花粉壁超微结构 ,比较品种间亲缘关系 ,为果梅品种分类及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孢粉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果梅品种 1 1个 (表 1 ) ,取自南京农业大学果梅种质园。花梅品种 1 0个 (表 1 ) ,除白牡丹取自南京农业大学果梅种质园…  相似文献   

7.
寒地油豆角花粉电镜观察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var.chinensis Hort.)是我国北方的"名优特"蔬菜。通过扫描电镜法来观察油豆角孢粉的不同形态,并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分析油豆角遗传背景差异,油豆角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对东北地区主栽油豆角的20个品种的花粉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SPSS软件对观测到的6个亚显微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花粉分为三角形和近球形两类。花粉赤道轴长在27.43~58.78μm之间,属于小型花粉。萌发孔膜有突起和凹陷两种,覆盖纹饰主要是网孔纹饰,有的孔内有颗粒状附属物。聚类分析把供试材料分为四组,其中玻璃脆豆(7号)与其他油豆角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8.
对菜豆7个品种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各1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对观测到的12个亚显微形态性状用SPSS聚类分析进行数量分类学研究。结果表明:11份花粉都呈近球形,花粉粒大小在所观察的材料间有较大差异。品种间在花粉的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方面有一定的差异,长豇豆花粉萌发器官略凹入花粉内,其他材料的花粉其萌发器官均明显外凸;菜豆和小莱豆花粉萌发器表面光滑,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萌发器表面皱缩,并有明显突起物;菜豆和小莱豆花粉外壁呈网状,而绿豆、小豆和长豇豆花粉外壁呈穴网状。Q型分析可以将供试材料在系数L1=0.188水平上分为菜豆和小莱豆、绿豆、小豆和长豇豆四大类,小莱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广陆矮4号和南京11号花粉母细胞形成后的细胞学行为,发现水稻减数分裂后的幼穗分化进度与颖花长度(L)关系密切,在同一品种内这种关系不因花位(强、弱势)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考虑到品种间最终颖花长度(Lfi.)存在差异,故不同品种间比较时可引入颖花伸长度(即伸长百分率,L%)的概念。显著性测验证明,在减数分裂期间,颖花长度和颖花伸长度与分化进程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故难以取得品种间分化进度的一般性诊断指标。但进入小孢子发育阶段(即第一次收缩)后 t 值明显缩小,尤以颖花伸长度为甚,故对后期诊断第一收缩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梨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看到不同品种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花粉壁上纹饰存在着差异,这将为鉴定和识别梨品种提供新的方法。观察表明,亲缘关系近的品种,花粉形态较为相似。本文对梨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长度也进行了测定。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长度品种间有明显差异。萘乙酸对多数品种的花粉发芽率和花粉管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部分牡丹花粉粒超微结构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镜扫描观测了2个西藏野生牡丹种及10个中原栽培牡丹种花粉粒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14个供试材料中,大部分材料的花粉粒为长球形,其中滇牡丹的花粉粒为近圆形、大花黄牡丹花粉粒为超长球形。不同居群的滇牡丹、大花黄牡丹超微结构有一定差异。各材料在花粉壁表面纹饰上差异明显。通过研究牡丹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牡丹园艺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证据,为西藏牡丹的新品种选育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短枝型苹果品种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苹果短枝型品种及其相应的起源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苹果花粉形状较相似,但大小存在着差异,所测品种中普遍表现为短枝型品种的花粉显著小于起源品种;(2)苹果品种花粉粒表面纹饰较复杂,主要分两类:红星和新红星属于同一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网状纹饰;而金帅、金矮生;青香蕉、烟青;印度,绿光同属于一个类型,其花粉粒表面为条纹纹饰,走向与极轴基本平行;(3)短枝型品种花粉中出现异型花粉;(4)苹果花粉在形态构造上属于NPC系统中的N3P4C2类型。  相似文献   

1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1个茶树品种(系)的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并以14个花粉形态性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三孔沟,内孔大、横长,赤道面观多为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网眼和网脊大小、形状有一定差异,但品种(系)间花粉形态的变异程度较小.31个茶树品种(系)经聚类被分成六个组,基本上以原产地相近的品种(系)聚在一起,从相似性系数的大小可见茶树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之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5.
芍药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品种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芍药常见的 7个类型共 15个品种的花粉大小、形态、表面纹饰等特征进行了显微结构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花粉粒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是一致的,不同品种之间花粉粒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类型不同花色品种的花粉表面纹饰演化趋势与花色进化顺序基本一致;不同类型之间花粉纹饰与花型无相关性,花型演化顺序与其花粉纹饰的演化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了花生10个不同类型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花生花粉粒可分为球形、椭圆球形和圆柱形三种类型,具有3个孔沟、网状纹饰.不同品种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萌发沟和纹饰特征皆不相同.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密枝亚种花粉粒较大,多为椭圆球形和圆柱形,萌发沟中部狭窄,为长梭形或狭缝形,极面不汇合,外壁纹饰穿孔大.疏枝亚种花粉粒多为近球形,萌发沟中部较宽,呈梭形,极面多汇合.每个萌发沟两侧外壁内层一般裸露,外壁穿孔较小。花粉形态特征有可能为花生品种鉴别、育种及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两种黑牡丹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对比了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黑牡丹"黑花魁"、"夜光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各自较为理想的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牡丹不同品种花粉离体萌发所需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并不一致,"黑花魁"的合适培养基为硼酸0.04 g/L+蔗糖50 g/L,"夜光杯"较为理想的培养基为硼酸0.08 g/L+蔗糖50 g/L。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包括3品种)玉兰亚属植物花粉进行了观察,根据花粉形态、纹饰、孔穴等级等特征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玉兰、武当木兰、‘玉灯’玉兰的花粉外形、大小较为接近,花粉表面较光滑,呈现沟状纹饰,且孔深孔径相近;紫玉兰、日本辛夷、‘黄鸟’玉兰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较大的差异。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6.13水平上,根据花粉大小和形状将13个种(品种)聚类为两大类群,在相似距离7.76水平上,依据花粉表面纹饰和孔穴特征聚类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芍药科牡丹的引种栽培、遗传育种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提供全面的资料。[方法]光镜下观察分属于芍药科3个种的7个牡丹品种的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异型花粉与各品种结实率的关系。[结果]7个品种普遍存在二型性花粉的现象,在花粉群体中有一小部分花粉普遍表现为体积小,细胞质稀薄,发育迟缓,且大部分将停滞发育,但仍有极少数在体内沿着孢子体途径发育到3核水平。小孢子四分体的排列方式除正常的正四面体形,所有品种中均存在少数排列为左右对称的四分体和减数分裂及小孢子发育不同步的现象。异常花粉的发生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品种间分化,而各品种能育花粉的数量与种子结实率并不完全成正比。[结论]减数分裂不同步及异常是导致异常花粉形成的主要原因,异型花粉是导致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外界条件对4个安祖花品种花粉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体外萌发的方法,研究了火焰、密西西比、成功、火鹤4种安祖花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花粉的最佳采集时间以及光暗条件对安祖花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焰、密西西比和火鹤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硼酸10μL/mL,pH值为6.0;成功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硼酸25μL/mL,pH值为6.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4种安祖花花粉萌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密西西比>成功>火焰>火鹤;不同品种的安祖花均在16:00采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4种安祖花的花粉均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高,畸形率则相反,大多数品种的花粉在黑暗条件下萌发时会形成更高比例的畸形花粉;花粉管生长速率以火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