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芝盆景制作是将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盆景艺术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工艺.利用灵芝生物学特性,通过对灵芝生长环境条件的控制,并结合人工截枝、靠接、化学药物处理,培养出具不同形态的灵芝,成为雍容典雅、绚丽多姿、造型奇特、象征吉祥如意的生物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现在随着日趋富裕的生活水平,市场潜力较大.井陉县从2000年开始栽培灵芝,次年开始制作灵芝盆景,每盆售价100元以上,甚至高达300元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当今人们谈论各流派盆景的风格,一般都要指出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哪些典型树种可作为盆景材料;在制作上,又有什么样的富有特色的造型方法。比如,岭南盆景的风格,它的造型是采用蓄枝截干法,典型的树种是九里香、福建茶、榕树和其他落叶树种;扬州派盆景的风格,是“一寸三弯”,一般从实生苗开始培养,典型树种有黄杨、罗汉松、柏类等。我认为,要形成一派的风格,既要有不同地  相似文献   

3.
灵芝,是一味著名的中药,曾被古人称为“仙草”。其实,它不过是一种大型真菌而已。其菌盖有圆形、半圆形、肾形、扇形等多种,盖上有环状、辐射状皱纹,菌柄或侧生,或偏生,有的有分枝。品种不同,颜色各异。关于其生长秘密,现代科学已经完全揭开。笔者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在家庭条件下人工栽培灵芝的方法。并根据它老熟后质地坚硬木质化、具有象漆样自然光彩的特点,还制作出造型栩栩如生、风格古朴清新的灵芝盆景。  相似文献   

4.
正灵芝是一味滋补强身、扶正固本的高效保健珍贵药物和补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袋料栽培灵芝生长周期一般在90天左右,比段木栽培的生长周期大幅度缩短,且栽培管理简单,操作容易,生物转化率高,商品性状好,因此近几年栽培面积日益增大。现将灵芝袋料栽培技术进行介绍。1.培养料配方(1)非芳香阔叶树锯木屑或碎料78%,麦麸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  相似文献   

5.
象形盆景是指造型形似某一物象的盆景作品,无固定制作模式,是山水盆景或树木盆景诸多款式中的一种,或者是盆景和根艺融合为一的一种形式。尽管人们对象形盆景褒贬不一,但作为一种形式早己客观存在。象形盆景多为动物形象,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是很多盆景初学者所乐于追求和实践的,受到不少人喜爱。象形盆景的制作要求:一是物象要自然,不能过分依靠人工追求形似;二是象什么,一定要有其特有动态;三是组合要比例恰当,格调一致;四是物象富有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栽培灵芝时,在环境条件合适情况下,灵芝子实体原基发生至子实体成熟一般需要25~30天(各地栽培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方式不同),一旦灵芝子实体成熟,孢子就会陆续从子实体腹面弹射释放。野生灵芝成熟时,灵芝孢子弹射出来后散发在空  相似文献   

7.
《中国花卉园艺》2018,(23):16-16
江苏省盆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崇尚自然为本,造型千姿百态。经各地历代盆艺匠师的持续传承与创新,利用各地域、文化及材料选择上的差异,各地盆景制作艺术独具风格。除传统的苏派、扬派、通派外,还涌现出南京的金陵盆景、连云港的苍捂树木盆景、徐州的果树盆景、靖江的山水盆景、扬州的水旱盆景和南通的微型盆景等现代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8.
陈金法 《科学种养》2013,(11):20-21
榆树是我国北方荒山野岭常见的经济植物,也是我国常见的优良速生树种,除了具有生态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外,还可作为制作盆景的理想材料。经过精心栽培和艺术加工后的榆树,可成为赏心悦目的盆景,由于榆树形态奇异古朴、易造型,为杂木盆景的上品素材,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桩景树材。本文主要介绍榆树盆景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蜡梅是我国传统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本文旨在讲述蜡梅作为盆景的素材选取以及相关盆景制作,使更多人了解蜡梅盆景艺术。素材选取蜡梅小盆景制作选材一般于秋季至第二年的初春在小蜡梅中选择。首先,要选择嫁接处砧木和接穗亲和力高、伤口处愈合好、不易区分接穗和砧木的蜡梅。其次,要选择嫁接处低矮、树桩造型较好、接穗处芽点低、根系发达、带土球的蜡梅。若制作观赏效果好的老桩景,花费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老桩不易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花木协会首届盆景展览不久前在常州展出。江苏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花木生产已从单一的苗木经营,逐步发展到盆景栽培制作。1985年全省盆景树桩销售额比1984年增长近一倍。盆展中,有老干虬枝、清秀古雅的苏派盆景;有“一寸三弯”造型平整的扬派盆景;有继承金陵画派,  相似文献   

11.
菊花盆景     
菊花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如果栽培管理得当,其隔年老干也能连续数年抽芽、开花,在人工控制下经过整枝、造型,将木质化的枝干培养成各种形态,以盆景形式进行观赏。菊花盆景一般分为小菊盆景、接本菊盆景和菊艺盆景三种形式。现向大家介绍后两种。  相似文献   

12.
<正>‘熔岩’酢浆草也称小红枫酢浆草,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株形密集,叶色红艳,犹如枫叶般的绚丽。除作观叶植物栽培外,还可制作盆景,尤其适合制作小型、微型盆景,表现"秋叶流丹"的秋景。常见的造型有丛林式、水旱式、悬崖式、临水式等,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剪去影响美观的枝条,使其疏朗通透,层次分明。下面以水旱式盆景"秋江帆影"为  相似文献   

13.
赏刺柏盆景     
这是1994年在天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盆景评比展浙江送展的一盆刺柏盆景,高度约40余厘米,造型玲珑秀巧、清丽端庄、含蓄隽永,古朴自然。整体构图看似平常,却耐人寻味。从造型看,主干从崛起的根部向右横出至盆外,又突然向左上方折回,这使得主干屈伸有致,树势含蓄有力;且使树冠的位置恰到好处,从而将桩景的重心收回,达到整体平衡。凡优秀的盆景,无论其造型多么千姿百态,都必须达到整体构图的均衡及重心的稳固,而这一点往往被一些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15.
树桩盆景的造型创作,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但盆景创作的总原则应是:因材施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原坯的有利条件及优点所在,制定最佳栽培制作样式及最佳欣赏面。笔者认为,一般来说,一棵桩坯(除自己繁殖的幼苗)只有一种最佳制作造型方式,也只有一个最佳欣赏面。用其它方式栽培制作或从其它角度欣赏也可以,但不是最佳,好的  相似文献   

16.
<正>树木盆景通常要求树木具备这样的自身条件:取材于自然,能植于盆钵之中,可随意移动,相对粗壮,有苍劲古朴神奇的树相,并且生命力强,经得起作者为追求艺术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工手段的"考验"。具有这些条件的树木就是盆景的初始树桩,一般都是历经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和气候而缓慢形成的,因而取材不易。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盆景的需求逐渐增大,为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对天然树桩的采掘已远远超出了其自然生长的速度,这种掠夺式采挖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于是,关注环保的人们开始想到用建材用林的再生方式来人工繁殖小苗,培育盆景树桩。这种实践各地都有,但平常看到的一些用人工培育的树桩制作的盆景或作品照片,虽有一定的造型和艺术品味,但树身大多比较稚嫩细小,或树头树干上下一般粗,尚缺乏盆景应有的粗拙、苍古、神奇、雄劲的树相。  相似文献   

17.
在温度为(22±2)℃的条件下,使用聚乙烯(PE)袋、透湿袋和生物降解(PBAT)袋对杨桃进行包装,探究包装袋内相对湿度和顶空气体含量对杨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裸放组在贮藏6~8 d失去商品价值;PE组形成高相对湿度(85%±2%)、高氧气(20.4%±0.2%)的环境,可以将杨桃的货架期延长至14~16 d,其酸度较大,糖度较小;透湿组和PBAT组形成较低相对湿度、较低氧气的环境,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但低相对湿度不利于保持果实的外观,进而缩短货架期。研究表明,相对湿度是影响杨桃果实贮藏品质的主要指标,顶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次之。  相似文献   

18.
五月的温度似盛夏伏天早到,而北京景山公园绮望楼前,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北京盆景协会举办的周国良、赵建国、刘天明盆景赏石艺术展;盆景各具特色,赏石千姿百态。周国良那带有皇家园林风格的作品,从树种选材上符合北京气候环境,其造型也是因材施艺,采用精扎细剪的手法,努力追求探研北京盆景特色。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中荣获金、银奖项。而赵建国选展的作品,以南北树种和北京黄栌、桑树、博兰、九里香、松柏  相似文献   

19.
制作榕树桩景,不论是桩头榕或薯榕,只要茎杆苍老、造型美、有自然的古树姿态,就是优美的盆景。不要过于追求动物形象,要“好象”不要“真象”如果忽略了大自然的古树姿态,就失去了盆景艺术的意义。榕树盆景的特点,就在于能从枝上长出空、气根,沿枝干蜿蜒下垂,久之,根茎枝干交错,悬根露爪盘结盆面,古态盎然。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一、空气根培养法当你的一盆榕树盆景培养到枝叶茂盛时,只要在需要空气根的枝干上,用铁线圈  相似文献   

20.
<正>一、栽培季节选择长江流域茶树菇袋料栽培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菌丝生长温度3~35℃,最适温度2 3~2 8℃;出菇温度1 6~3 2℃,最适温度20~25℃。春季袋料栽培的茶树菇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3月接种,4月中下旬至5月开始出菇;秋季袋料栽培的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开始出菇。二、培养料配方及调配1.培养料配方配方一:阔叶树木屑36%,棉籽壳36%,米糠或麦麸20%,玉米粉5%,豆饼粉或茶籽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