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稻10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2016~2017年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5.93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04%;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51.98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94%。稻米品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中抗稻瘟病,中感条纹叶枯病。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从播种、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新科稻21选育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科稻21是新乡市农科院经过连续6代系谱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2014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授权。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12.4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8%;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2.4 kg/667 m2,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1%。米质达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中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新稻41号,生育期145 d,需≥10℃积温3 000℃,在新疆属中晚熟品种。2010~2011年2 a区试平均产量778.72 kg/667 m~2,较对照秋田小町增产9.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8.2 kg/667 m~2,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6.3%。该品种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适合在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伊犁等中晚熟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徐稻5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技术培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50d左右,株高97.4cm,每穗总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国家区试两年加权平均产量533.6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7.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2.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4%;稻米品质达国家《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优质2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粮粳10号,生育期154 d,需≥10℃积温在3 000℃以上,在北方稻区属中早粳晚熟品种。2013~2014年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98.19 kg/667 m~2,较对照秋光增产3.16%;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00.45 kg/667 m~2,比对照秋光增产7.79%,增产点为100%。适合在新疆、宁夏、辽宁、吉林等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皖饲啤14008(原名皖9503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品系92342为母本、(法国Mola/法国SHYRT)F_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粮草双高饲料大麦新品种。2014—2015年安徽省联合鉴定,平均产量571.5 kg/667m~2,较对照西引2号增产11.1%。2015—2017年国家南方片区试,2年平均产量359.0 kg/667 m~2,比对照苏啤3号增产7.4%,比参试品种均值增产2.4%,居参试品种第1位。乳熟期植株生物产量(鲜质量)达3 500 kg/667 m~2以上。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饲用品质好,抗倒力强,2016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适宜黄淮中南部晚茬田、江淮及沿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特征特性:该组合全生育期147.1天,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立、叶姿挺拔、叶色深绿。谷粒短圆,着粒密度较密。颖尖无芒、颖壳秆黄色、颖尖无色。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米饭口感软。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产量表现:2008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516.0kg/667m~2,比对照秀水09增产8.7%,达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平均单产511.1 kg/667m~2,比对照秀水09增产8.7%,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13.6kg/667m~2,比对照增产8.7%。2008年浙江省桐乡市种子公司试种1.33hm~2,平均单产达652.0 kg/667m~2。  相似文献   

8.
对水稻喷施中科牌农用微生物菌剂与灭活基质、常规施肥、喷施清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喷施中科牌农用微生物菌剂,可使单位面积成穗数增加,结实率提高,千粒重增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产量为566 kg/667 m~2比清水对照增产74 kg/667 m~2,增产率15%,比常规区增产52 kg/667 m~2,增产率10.1%,比灭活基质区增产36 kg/667 m~2,增产率6.8%。  相似文献   

9.
松辽186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8为母本,松辽05-L328为父本配组,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6.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9.4%;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7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15.2%。生育期136 d,需≥10℃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北方水稻》2021,51(5)
水稻品种松辽122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北方早粳晚熟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组育成的产量高、品质佳兼具多抗、适广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2.7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2.0%,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3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6%。吉林省引种备案,在中熟稻区种植,2 a试验平均产量625.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3%。品质达到国标优质米2级,适应性广,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生态区域,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饲料大麦生产和市场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饲料大麦品种连饲麦1号于2012—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7.5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6.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9.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13.15%,2年品比试验连饲麦1号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好于对照,鲜、干质量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扬饲麦3号增产7.26%、7.92%。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连饲麦1号具有高抗黄花叶病的特征。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品质好、产量高、抗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为肥料登记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喷施2个农用微生物菌剂的淮麦33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喷施2种微生物菌剂均能增加小麦每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增加小麦产量,较常规对照(CK_0)分别增产28.89、22.23 kg/667 m~2,增产率分别为8.12%、6.25%,且分别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1较清水对照(CK_1)增产22.22 kg/667 m~2,增6.13%,达显著水平(P0.05);小麦喷施农用微生物菌剂2较清水对照(CK_2)增产20.0 kg/667 m~2,增5.59%,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新品种丽粳15号是以滇粳优14号为母本,凤香稻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集团法选育而成,于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分别为530.7kg/667 m~2和628.8 kg/667 m~2,分别比对照凤稻23号增产4.59%和0.3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3级标准;适宜在云南省1 850~2 250 m的高海拔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开展硅钙肥对水稻的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钙肥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使用本地常规硅肥相对于对照产量略有提高,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施用硅钙肥5 kg/667 m~2产量最高,为48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5.7%,增效益59.8元/667 m~2。  相似文献   

15.
张启华 《大豆科技》2005,(5):23-23,26
大豆新品种“泉豆6号”属中熟类型品种.2004年建宁县引种春播全生育期105~110d,夏播全生育期100~105d.春种667m^2平均产量达177.1kg,比建宁县本地对照种667m^2平均产量126.6kg,增产28.5%,最高产量达187.5kg/667m^2.田埂上栽培折清种产量达249.6kg/667m^2.适应性强,抗旱、耐涝,抗倒伏.  相似文献   

16.
氮肥是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在田块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氮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施纯氮(N)量为12 kg/667 m~2,平均产量最高为599.7 kg/667 m~2,比对照区平均产量525.8 kg/667 m~2增产14.1%。以处理1为松辽122品种高产较为科学合理的施用纯氮(N)量。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新品种乌兰1号(松辽1508)是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早锦品种为母本,众禾一号品种为父本,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育成。生育期136 d,需≥10°C有效活动积温2 700℃以上。2 a内蒙古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2.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3.9%,1 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0.5 kg/667 m~2,比对照(CK)品种吉玉粳增产12.9%。抗稻瘟病综合表现为抗(R),抗纹枯病、稻曲病及二化螟虫,较耐寒、较抗盐碱,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适于在北方稻区早粳晚熟品种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荷兰15’为供试马铃薯品种,试验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对产量、商品薯率和干物质含量的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的最少肥料用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减肥处理7,具体施肥量为尿素21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该组合处理下马铃薯产量是3 490 kg/667m~2,比对照减产1.22%,但化肥用量比对照减少34.7%,商品薯率达到96.7%,高于对照处理,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处理7的马铃薯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17.23%。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析得出,马铃薯获得目标产量时施肥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尿素56 kg/667m~2,重过磷酸钙22 kg/667m~2,硫酸钾98 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杂3号(原代号为E144)是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培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在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中平均产量为2 340.1㎏/hm2,比对照白菜型油菜品种青油241增产39.3%;在国家春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407.5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5.1%.在青海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790.2kg/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47.6%;在青海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 989.1㎏/hm2,比对照青油241增产50.2%.青杂3号种子含油量44.27%,芥酸含量0.50%,硫甙含量29.40μmol/g.全生育期110d左右.  相似文献   

20.
Ⅱ优航2号(Ⅱ-32A×航2号),属中籼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优点。现将Ⅱ优航2号的特征特性及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产量表现Ⅱ优航2号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602·33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570·54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7%,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9·98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69%。2006年在尤溪县西城镇音头村连片种植7 hm2,经专家验收,平均干谷产量763·6 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02%。2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