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我国是世界柑橘生产大国,全国包括台湾在内有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75个县、市、区生产柑橘,每年生产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柑橘裂果现象,裂果严重时导致锯树换种,给果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朋娜脐橙,虽然其结果早、丰产易栽,广受果农欢迎,但由于裂果严重(有的产区裂果率高达60%,损失惨重),后来果农不得不换种裂果发生少的纽荷尔脐橙。搞清柑橘裂果的成因,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
石榴裂果特性与套袋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石榴产区的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树龄、不同栽培措施与裂果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裂果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青皮甜、大红皮甜、三白甜和谢花甜裂果程度严重,裂果率都在27.6%以上,明显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岗榴、竹叶青、厚皮甜和青皮大籽裂果率都低于2.3%,是良好的抗裂果品种;不同树龄石榴的裂果率存在显著差异,随树龄增加,裂果率显著增加;套袋技术可显著的降低裂果率,是有效预防裂果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灵武长枣’果实裂果特性的研究,以期为‘灵武长枣’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大田10年生‘灵武长枣’果实,在室内采用果实浸泡法,测定不同着色程度和大小果实的吸水量、吸水率、裂果率、裂果指数等,研究‘灵武长枣’果实裂果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灵武长枣’果实的吸水量、吸水率呈下降趋势,而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呈上升趋势。‘灵武长枣’全红果总吸水量比75%着色果的多、果实裂果率大,裂果指数是75%着色果的1.49倍,裂果严重。4种果实大小等级‘灵武长枣’果实的总吸水量顺序为:一等果二等果三等果四等果;三、四等果的裂果率大于一、二等果,而一等果的裂果指数最大(0.664)。果实裂果发生与其水分吸收密切相关,果实吸水的关键时期在前24 h。全红果与果个大的果实吸水量大、裂果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
甜樱桃裂果危害其商品价值。为了不同品种间裂果差异性,探索内源激素水平与裂果的相关性,选取了三种早熟品种(红灯、早大果、美早)两种晚熟品种(龙田晚红、红玛瑙)进行研究。检测了不同品种成熟期的裂果率,检测并比较了正常果与裂果果肉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裂果率普遍大于晚熟品种,且红灯>早大果>美早>龙田晚红>红玛瑙。所有品种果实果肉中内源激素的含量裂果均高于正常果,且所有品种中裂果与正常果中脱落酸含量越大裂果率越高。因此推测甜樱桃裂果与成熟期脱落酸含量升高有关。本实验结果对于甜樱桃生产中选栽适宜品种,有效减少裂果率,提高商品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鲜枣裂果及其与解剖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14个枣品种的裂果指数及其与解剖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枣品种之间裂果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三变红品种裂果指数最高,太谷葫芦枣、金丝小枣、油枣次之,柳林木枣、板枣、尖枣等品种不易裂果。枣果角质层厚度与裂果指数间相关不显著,表皮细胞层数、亚表皮细胞层数、表皮厚度及中果皮细胞排列紧密程度与裂果指数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中果皮细胞大小、维管束粗细及多少、空腔大小及多少与裂果指数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东魁’杨梅是杨梅裂果病最严重的品种。通过研究明确病因,达到减少裂果、控制裂果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检测分析土壤、叶片中Mg、Fe、K等矿质元素含量;PP333、烯效唑、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停用PP333、平衡施肥、合理整枝、二次疏果,辅之调节园区干湿度培育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裂果病分为裂果、裂核2种,裂果又有纵裂、横裂2种类型,并以横裂为主。常年裂果率在10%,个别年份在20%左右,且裂果易使果实落果、腐烂,导致常规栽培常年落果腐烂率在30%以上。通过多年对病因的研究,表明植物内源激素失调是主要因子。同时,不当栽培、矿质营养盈亏不均、种性,以及非节律性气候造成的干湿不当,尤其是持续暴晴暴雨天气的出现是造成东魁杨梅裂果的重要因子。‘东魁’杨梅裂果病以生理性病害为主,与遗传种性有关。通过栽培措施的改正,可以减少裂果率,控制裂果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正柑橘裂果现象在柑橘成熟采收前极易发生,裂果率有时候能够达到40%以上。一、柑橘裂果产生原因1.高温影响。土壤水分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柑橘裂果的重要原因,为此高温干旱期土壤需保持一定的含水量。许多橘农反映,连续干旱一个星期以后突降暴雨,第二天就会出现许多裂果。果实发育膨大后逐步进入成熟期时,果皮(柚类为海绵层)停止生长和增厚,而果实内汁胞迅速伸长和增大,促进整个瓤瓣迅速增大而充实,压迫外果皮,逐步变薄。若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桃栽培中普遍存在的裂果现象,从不同油桃品种间、树冠不同部位、不同树年、不同土壤的油桃裂果发生情况,从而总结油桃裂果发生规律,进而提出防治油桃裂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烟番 1号 属无限生长型中熟品种 ,生育期1 1 0天左右。生长势强 ,第一花序着生在 7~ 9节 ,以后每隔 2节着生 1节序。果实粉红色 ,果形大 ,平均单果重 2 0 0~ 2 50 g,果形圆整 ,果脐小 ,多心室 ,风味佳 ,果肉厚 ,抗裂果 ,耐贮运 ,商品性好。产量水平每 667m2 50 0 0~ 70 0 0  相似文献   

10.
<正>桃树传统栽培模式,用工多、成本高、效益低的弊端日益显现,已不符合现代果业发展新趋势。随着种植新模式的兴起,果树省力化栽培技术已普遍引起果农的重视。笔者通过近年来果树省力化栽培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桃树省力化栽培几点建议,供生产中参考。一、品种选择优良化根据市场需求与栽培目标(鲜食或加工),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强、果个大、不裂果、口感好、着色好、耐储运(或耐加工)、早果丰产,适宜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裂果发生遗传原因和筛选抗裂相关果实性状,以陕北主栽易裂品种‘狗头枣’、‘骏枣’、‘团枣’和抗裂品种‘木枣’、‘相枣’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蒽酮法测定可溶性总糖、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分析不同抗裂性品种、未裂与裂后枣果、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的可溶性糖与不溶性糖含量差异。研究表明:还原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抗裂品种易裂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易裂品种抗裂品种;纤维素含量:裂后未裂;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果皮;其他成分含量在各材料中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结论说明:(1)品种的抗裂性与枣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含量有关,与淀粉含量无关。还原糖和纤维素含量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低,抗裂性好;(2)裂果现象的发生虽不会导致枣果中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发生变化,但会使得纤维素含量增加;(3)在裂果发生期,果皮、果肉间存在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合成不同步,有可能是导致枣果开裂的原因之一;(4)与品种抗裂性有关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纤维素的合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淀粉的合成除了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有关外,相对比较独立。  相似文献   

12.
探索外源赤霉素与氨基酸钙对柑橘果实裂果的影响,为防止‘明日见’柑橘裂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措施。以红橘为基础砧高换5年生‘明日见’柑橘为试验材料,选取生长势、负载量一致的27株树,分别在花后60、75、90 d进行外源赤霉素、氨基酸钙处理,从花后100 d开始采样,每隔15 d采样一次,共采样5次。对果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对果实外观品质、裂果率、细胞壁物质含量、3种不同类型果胶含量(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方差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水溶性果胶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先升高后降低,裂果高峰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且受赤霉素影响较大。离子结合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纤维素含量随果实生长发育先降低后升高,裂果高峰期含量低于其他时期,离子结合性果胶含量变化受外源钙影响较大。不同处理在不同时期的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果皮中不同类型果胶的含量变化是‘明日见’裂果的主要因素,外源喷施赤霉素与氨基酸钙能显著降低裂果率。赤霉素与氨基酸钙通过影响果皮中不同类型的果胶含量增强抗裂果能力,赤霉素的处理效果优于外源钙,能更有效地...  相似文献   

13.
绿宝石梨(按中国农科院编号,名称为“中梨1号”)在我国中北部地区推广面积较大。该品种树体生长强健,极易成花,幼树以短、中果枝结果为主,早果性强(定植后第二年就能见果,一般4年生树株产达2.5~5千克)。在郑州地区栽培,3月上旬萌芽,7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外形美观,果肉细腻多汁,风味甜,口感好。然而,绿宝石梨遇雨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率常达10%~20%,严重影响商品价值的提高;裂果特别严重时,全树果实开裂,丰产不能丰收。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从芥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绥阳马尾油菜(二)中发现一株抗裂果性强的自然变异材料。1883年至1986年连续四年种于田间,以人工鉴定和自然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其裂果性。结果表明,该材料抗裂果性强,并且已经稳定。除1984年因冰雹危害未统计外,各年弱  相似文献   

15.
西瓜裂果性状的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大棚和露地两种栽培条件下鉴定西瓜裂果性,制定西瓜的裂果性状分级标准和抗性评价标准;田间鉴定发现,14个稳定自交系中有13个发生不同程度的裂果,占92.86%;两种栽培环境对裂果的影响效应有差异(F=27.048**,F0.01=3.91),但抗裂程度显著相关(r=0.937**,r0.01=0.6614,df=13).不同基因型西瓜裂果性差异显著(F<保护地>=10.721 8**,F露地=5.783**,F0.01=1.90,df=13),其中,材料‘x-101'在两种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均不裂果,性状稳定,且其综合品质表现优良,可作为抗裂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以骏枣(Ziziphus jujuba Mill.)为试验材料,对枣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进行分析,为枣裂果的因子调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枣树喷布稀释300倍和500倍的CaCl2溶液,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Cl2处理对枣果形指数和单果重的影响显著,枣的果形指数与单果重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番茄新品种西方佳丽的推广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特征特性 1.1 早熟,无限生长类型。叶片稀少。果实粉红色,高圆型大果,果型极整齐,果皮厚,果肉坚实,不易裂果,耐贮运,果脐及果蒂小,果皮光滑有光泽、商品性好。 1.2 高抗病,高抗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溃疡病、筋腐、脐腐等病害,是理想的绿色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1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196-3207
为了解枣果实开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筛选出与裂果相关的基因,本研究以易裂品种‘伏脆蜜’为材料,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裂果和非裂果部位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裂果部位和非裂果部位两个样品中分别获得10 025和10 041个表达基因,其中9 802个基因在两个样品中都有表达,有223个基因在裂果部位中特异表达,有239个基因在非裂果部位中特异表达;在裂果果皮部位对比非裂果果皮部位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61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9个,下调表达基因122个。通过对基因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上基因差异表达筛选,主要在合成木质素的通路上发现2个基因(gene16874和gene17086);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发现1个AUX/IAA (gene26281)、1个ARF (gene22744)和1个SAUR (gene7576)及1个JAZ(gene2607)基因;在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代谢通路中,2个CML (gene19427和gene19466)基因;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有1个β-淀粉酶(gene32293)基因和1个Endoglucanase 12 (gene3673)基因。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和利用RT-qPCR验证,上述1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裂果果皮中都高表达,说明这10个基因可能参与裂果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由河北省林科院主持完成的"抗裂果枣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河北省林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成果被认为总体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裂果是枣树严重的生理性病害,常年损失20%~50%,大发生时高达70%以上,生产上缺乏替代品种及高效防控技术;常规枣树害虫防治方法是喷雾防治,农药用量偏大、使用不规范,利用率偏低,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日常管理繁琐,费工费力,需要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据介绍,该项目历时13年,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大果、综合性状优  相似文献   

20.
一、裂果 裂果是葡萄的一种生理病害,多发生在葡萄成熟期,与栽培条件有关。若采收前土壤湿度过大,采后储藏环境湿度也过大,有些品种就易发生裂果,如红地球和秋黑等,巨峰等品种也会因挤压增加裂果。裂果后果浆很快霉烂变质,影响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