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谢航  林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4):705-708
为优化灵芝菌种的液氮保藏工艺,从降温程序、培养基、菌饼大小、甘油浓度和解冻方式等方面对菌种保藏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菌种的降温程序为从常温降至4 ℃时,以每分钟4 ℃或9 ℃速率降温,后以每分钟1 ℃降温至-40 ℃。保藏菌种采用添加木屑浸出液的PDA作为培养基,取菌饼8 mm大小,以10%~15%甘油作为保护剂,保藏后在35 ℃水浴快速解冻后的菌种活力较好。本研究可为灵芝菌种进行液氮保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菌种保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苏  林勤  倪志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90-8292
[目的]研究3种抑制菌株代谢活性的长期保藏方法对冬虫夏草菌种保藏的效果。[方法]以菌丝体生长得率、虫草多糖、虫草酸作为衡量菌种的质量指标,采用低温冻结、液氮冷冻和冷冻干燥保藏等3种方法对C-03冬虫夏草菌种的保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真空冷冻干燥保藏,以脱脂牛奶为保护剂,4℃预冷30 min,然后于-20℃预冻2 h,再于-80℃预冻24 h的阶段降温条件下,菌株萌发长势、菌丝得率及有效成分含量优于其他2种保藏方法。[结论]真空冷冻干燥保藏为冬虫夏草菌种较为理想的长期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3.
几种菌种保藏方法对地生枝顶孢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种不同的保藏方法对地生枝顶孢菌种进行保藏处理,结果表明,灭菌蒸馏水室温保藏在长达30个月后完全保存了活力;冷冻干燥的菌种在25℃破坏性条件下12个月后仍然存活;黄豆粉培养基上4℃冰箱保藏存活6个月;SDAY培养基4℃冰箱保藏效果最差,只有1个月。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活力指数对石蜡油冰箱保藏和试管冰箱保藏菌种的活力及保藏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管冰箱(0~4℃)保藏的时间为9a左右,石蜡油冰箱(0~4℃)保藏的时间在9a以上,在第9年石蜡油冰箱保藏菌种活力指数为67.2,试管冰箱保藏菌种的活力指数为15.6。采用石蜡油冰箱保藏方法明显优于试管冰箱保藏方法  相似文献   

5.
液氮超低温在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液氮超低温在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中的应用。方法:用15%的甘油制成的菌丝片段悬浮液经匀速降温预冷后,置于液氮所产生的-196℃的超低温环境中保藏,一定保藏周期后取出液氮管做菌株形态观察及上摇床进行效价测定,检验保藏效果。结果:赤霉素产生菌菌种在液氮超低温保藏条件下,其生物活性、生产能力基本无变化。结论:液氮超低温法适用于赤霉素产生菌菌种保藏,效果优于传统的石蜡油保藏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2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2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 d和60 d,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 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 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和菌丝干重较高。说明尖顶羊肚菌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菌种保藏条件对蛹虫草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蛹虫草菌种在不同条件下保藏对其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采用10℃/5℃(昼/夜)和15℃/10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d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为对照.结果表明:10℃/5℃保藏时,蛹虫草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子实体产量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菌丝干重和子实体产量较高.可见,蛹虫草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作为性状优良的香菇菌种,只有人为地制造适宜保存的环境条件,才能减缓其变异速度,尽量延长其生产使用年限。现将香菇菌种保藏的几种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尖顶羊肚菌菌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短期保藏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寻求适宜的菌种保藏条件。[方法]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采用10℃/5℃(昼/夜)和15℃/10℃两种变温条件、散射光和黑暗两种光照条件,分别保藏菌种30和60d的时间,以冰箱(4℃)保藏90天为对照。[结果]10℃/5℃保藏时,尖顶羊肚菌的菌丝生长优于15℃/10℃及对照保藏;散射光保藏菌落颜色和菌丝气生性及好于黑暗保藏;在10℃/5℃温度下,保藏时间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可以继续延长保藏时间,在15℃/10℃温度下,不宜超过60d的保藏时间。因此,较适宜的保藏条件是10℃/5℃、散射光、保藏30d,菌株表现为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气生性中等,菌丝致密,菌落角变面积小,菌丝长速均匀稳定和菌丝干重较高。[结论]尖顶羊肚菌菌种在较低的常温、有散射光条件下保藏要比保藏在冰箱里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个香菇菌株的液体菌种袋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香菇菌株液体菌种的干生物量和液体发酵过程中产酸的多少没有相关性;菌丝萌发速度和生物学效率差别明显,L9608菌株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L241-4次之。6个菌株中以L9608、L241-4在菌丝活力、生长势以及抗杂力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适宜于液体菌种袋料栽培。  相似文献   

11.
以香菇为材料,在袋料栽培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精研究香菇的生长代谢.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00和500mg·kg-1时,栽培料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浓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菌丝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滤纸纤维素酶(FP酶)、淀粉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力,在菌丝快速生长期均达到最大值,且明显高于对照.可选择壳聚糖浓度为100和500mg·kg-1作为香菇栽培生产中固体栽培料中添加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2.
香菇具独特香味且有多种保健功能,是我国栽培的主要食用真菌之一。但近些年我国大陆部分产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香菇病毒病,使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受到明显影响,重者绝收,损失严重。通过试验发现病毒在香菇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选取3株带毒香菇菌株,采用菌丝尖端挑取法(挑取长度小于0.2mm的菌丝尖端)进行脱毒。结果显示:通过菌丝尖端挑取法,获得一株无毒菌株(不含dsRNA条带),和一些未完全脱毒菌株(含1条11kb的dsRNA)。对脱毒不彻底菌株、脱毒彻底菌株以及带毒菌株分别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在pH值8时,脱毒菌株的生长速度比带毒菌株快,脱毒菌株的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明显大于带毒菌株,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则没有显著区别。通过栽培实验,发现:三个菌株的子实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基质中香菇菌丝生长期4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情况,为香菇营养生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提取不同基质中的粗酶液,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值,分析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淀粉酶及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不同基质对胞外酶活性大小有影响;各种酶活性高峰期不同,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转色末期;淀粉酶的活性高峰位于转色初期;漆酶的活性高峰在发菌初期.[结论]胞外酶在不同基质和菌丝不同生长阶段活性存在差异,但同一种酶在不同基质中的活性变化趋势总体一致.  相似文献   

14.
产木质素降解酶类香菇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DA-Bavendamm平板和PDA-RB亮蓝平板对24个香菇菌株进行显色试验,得到Cr 26,Cr 241,Cr 8001,Cr 135,As 5.560,As 5.531等6个可以同时产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优良香菇菌株.对其进行液态产酶试验,结果表明,Cr 241是产木质素降解酶类活性最高的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15.
以黑木耳品种‘黑威15’为试验材料,研究营养物质对木耳液体菌种生长及老化的影响,筛选抗老化及易老化培养基,研究其抗氧化酶活性、底物降解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及膜质过氧化程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磷酸二氢钾及VB1可延缓菌丝老化,且促进菌丝生长。添加硫酸镁对菌丝老化有缓解作用,但抑制菌丝生长。添加过量氮源可促进菌丝生长且加速菌丝老化。②与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相比,抗老化培养基中菌丝总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表明活性氧自由基清除系统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对延缓菌丝老化具有重要作用。③SOD活性随菌龄增加而逐渐减小,与菌龄呈显著负相关。在抗老化培养基中,丙二醛含量随菌龄增加而降低,两者间呈显著负相关。在对照及易老化培养基中,MDA含量随菌龄增加呈上升趋势,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对分析木耳菌丝老化机制及解决液体菌种老化问题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保存期与保存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平菇、香菇为例,以液体菌种做原种, 对液体菌种在不同温度下的保存期、萌发期、成活率等做了定量的研究,揭示了液体菌种在不同保存温度下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17.
为加速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的能源转化,本研究以能源作物柳枝稷为基质材料,筛选可以高效产酶的微生物复合系。通过长期的限制性筛选,获得一组有效降解柳枝稷的复合系,进而对复合系的酶学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在连续2周的液体培养过程中,柳枝稷的干物质损失主要发生在前4d,且干物质损失率占总损失率的70%。在14d培养过程中,柳枝稷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0%和60%。整个培养过程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及木聚糖酶活结果显示,2种酶活的最高值分别达0.21和3.75IU。2种酶的优势作用pH分别为5.0和6.0,优势作用温度为60℃。克隆文库结果显示复合系由真菌和细菌共同组成,86%的细菌近缘种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91%的真菌近缘种为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  相似文献   

18.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淀粉酶、邻苯二酚氧化酶在菌丝生长期、转色期、出菇期活性持续增高,愈创木酚氧化酶与漆酶活性在转色期达到峰值,在出菇期活性下降。纤维素酶与淀粉酶呈显著正相关。菌丝期漆酶活性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转色期呈显著负相关;转色期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相互呈显著正相关,漆酶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出菇期呈显著负相关。出菇期中的各种酶活性与香菇农艺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栽培性状为指标对6个香菇菌株进行筛选,旨在筛选出适合代料栽培的优良香菇菌株。结果表明,武香1号和931这两个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栽培性状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菌株,是适宜河南省香菇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奶牛瘤胃液中纤维素酶(水杨苷酶、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LA会抑制瘤胃中木聚糖酶的活性,但可提高水杨苷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而DHA对3种酶的活性均有提高作用,其中LA和DHA对水杨苷酶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提高具有协同作用。木聚糖酶和水杨苷酶的活性均在饲喂后2h达到最高点,而羧甲基纤维素酶的活性则随着时间的变化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