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8个三叶草品种耐热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鹤山  刘洋  王凤  田宏  蔡化 《草业科学》2009,26(7):44-49
对18个三叶草品种耐热性进行了比较,并结合芽期和成苗试验,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耐热性强弱。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40 ℃时种子不发芽;叶片灼伤率、植株存活率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在各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对耐热性综合评价表明,18个品种中特特里红三叶属强耐热品种;新西兰白三叶耐热性较强;海法白三叶、胡依阿白三叶、G18白三叶、戈伦红三叶、雷托白三叶、巴东红三叶、帕韦拉红三叶、鄂牧1号白三叶、罗汤地红三叶、新西兰杂三叶、2-2-1杂三叶为中等耐热品种;克劳白三叶、皮陶白三叶、奥罗拉杂三叶和蒂特拉杂三叶品种耐热性较弱,耐热性最弱的是路易斯安娜白三叶。建议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选择耐热性较强的几个品种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2.
种子萌发期紫花苜蓿秋眠级与耐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在25和35℃条件下,对14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进行萌发试验,以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和发芽势为指标,结合协方差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统计方法,对各紫花苜蓿品种萌发期耐热性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的种子萌发有影响,高秋眠级品种赛迪10的耐热最强,其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鲜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在14个参试品种中最高,分别为67.78、66.70、0.98g、99.33%和92.89%;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4个品种萌发期耐热性可划分为3类,耐热性较强的品种为标秆、WL903、1075、三得利、赛迪10和赛阔,耐热性较弱的品种为Power、猎人河和阿尔冈金,其余品种耐热性一般;在种子萌发阶段,高秋眠级类型的紫花苜蓿品种表现较强的耐热性,低秋眠级类型的品种耐热性较弱。种子活力指数可作为评价紫花苜蓿萌发期耐热性强弱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苗期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能真实地反映植物耐热性的多项指标对4种秋眠级不同的紫花苜蓿品种苗期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热害指数及恢复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WL-525HQ耐热性较强,而WL-232HQ耐热性较差;采用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耐热性顺序为:WL-525HQ>WL-414HQ>WL-323HQ>WL-232HQ,秋眠级高的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会致使植物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形态上的变化,为了研究在自然高温条件下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生理生化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22个紫花苜蓿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在夏季高温期不同自然温度下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初步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夏季高温的耐受力,秋眠级与抗热性之间以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由低-高-低的变化,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逐渐上升,第4次样品平均相对电导率是第1次样品的3.36倍;2)通过层次聚类将参试品种对高温的耐受力分为3类,其中耐热类品种为赛特、德宝、皇冠、皇后2000、8925MF、金皇后和WL414,中等耐热品种为赛迪7号、南霸天、丰宝、WL 525HQ、阿尔冈金、猎人河、苜蓿王、牧歌401和四季旺,其余参试品种耐热性较差;3)相关性分析表明,秋眠级与相对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显著负相关(P<0.05),与电导率和SOD活性之间相关系数为0.138和-0.405;测定5个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宜阿克苏地区林果间作的饲草品种,以期为农、林、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枣林下种植四个高秋眠级苜蓿品种WL712、WL903、WL525HQ、WL656HQ,并对四个苜蓿品种进行了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WL525HQ四茬总鲜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另三个品种(P0.05);WL656HQ四茬总干草产量最高,与WL903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WL525HQ、WL712(P0.05),WL712最低;粗蛋白含量以WL525HQ较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WL525HQ较低;选择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作为综合评价四个紫花苜蓿品种优劣的指标,紫花苜蓿WL525HQ关联度值最大,其他依次是WL903、WL656HQ、WL712。  相似文献   

6.
多年生黑麦草在高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模拟高温胁迫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比较其3个品种的耐热性,并测定高温处理昼夜2种温度下(38℃/28℃)黑麦草的6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呈递增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亦呈递增趋势,其增加幅度与胁迫时间成正相关;叶绿素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评价名仕最为耐热,热销和帅旗2代耐热性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越冬性能,测定了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干草产量等农艺性状,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系统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紫花苜蓿6个农艺性状与越冬性关联度顺序依次为:干草产量>越冬率>株高>根颈直径>根颈入土深度>分枝数,灰色关联度为WL354HQ>WL903HQ>WL326GZ>WL353HQ>WL363HQ>WL343HQ>WL319HQ>WL366HQ>WL168HQ>WL298HQ;10个紫花苜蓿品种越冬性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分为2大类4小类,以WL354HQ,WL903和WL326GZ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越冬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筛选出适宜密云县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于2000-2004年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分枝数、株高、产量、干鲜比、茎叶比等性状的试验观察得出:WL232产量最高、赛特与WL323次之;茎叶比WL323和WL232最高,敖汉最低;WL232的经济效益最高,赛特与WL323次之,宁夏最低;综合评价:8个紫花苜蓿品种WL232与赛特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宜密云县及同等自然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采集具有典型苜蓿根腐病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分离、纯化,根据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确定分离获得的苜蓿根腐病病原菌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对来自国内外具有较强抗寒性的16个紫花苜蓿品种芽期接种病原菌菌株,于接种后第14d测定紫花苜蓿幼芽的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和病情指数,利用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品种苜蓿进行抗病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出镰刀菌接种后,各紫花苜蓿品种幼芽的相对根长、相对苗长及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0.05);根据隶属函数值评价结果,品种WL168HQ、TG4、斯贝德和肇东的综合抗病性表现较强,DS310FY、北极星、皇后、WL319HQ和巨能-CR的综合抗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苜蓿品种对低磷土壤条件的适应性,以甘农3号、甘农5号、甘农9号、甘农10号、WL358HQ、WL343HQ、WL363HQ、WL354HQ、金皇后9个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对不同苜蓿品种的株高、生物量、磷含量、磷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对不同品种苜蓿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结合鲜重和干重,WL343HQ品种生长速度较其他品种快;9个苜蓿品种的磷含量排序为:甘农10号>WL354HQ>WL343HQ>WL358HQ>WL363HQ>金皇后>甘农3号>甘农5号>甘农9号;WL343HQ磷吸收效率最高,为1.32 mg/pot,金皇后最低,为0.58 mg/pot,总体表现为WL343HQ>WL358HQ>甘农5号>甘农9号>WL363HQ>甘农10号>甘农3号>WL354HQ>金皇后;甘农3号磷利用效率最高,为0.84 g/mg,甘农10号最低,为0.53 g/mg.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WL343HQ、WL358HQ、WL354HQ和甘农5号为低磷土壤条件下表现较好的4个品种,适宜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土壤上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