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对采自福建省21个茶园的土壤样本中的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被调查茶园土壤中,HCHs和DDT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其中HCHs的残留总量为0.10μg.kg-1,DDT的残留总量为0.18μg.kg-1,HCHs以β-666和α-666为主,DDTs以pp-dde、pp-ddd和op-ddt为主。高海拔茶园土壤中的HCHs和DDTs残留量高于低海拔地区,同时发现残留量与茶龄呈负相关。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尚未超标,土壤总体处于无污染状态,符合自然土壤级别机制标准,适合茶树种植。  相似文献   

2.
采集福州地区106个表层土壤样品,运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分析了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水平、组成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福州土壤HCHs总浓度为0.581~66.9μg·kg-1,DDTs总浓度为0.782~110μg·kg-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HCH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水田>旱田>草地>林地。4种HCHs异构体中,草地、旱田和林地土壤中分别以α-HCH、β-HCH和γ-HCH相对含量最高,水田和未利用地土壤中δ-HCH含量最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未利用地>旱田>水田>林地>草地,除未利用地土壤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同系物是p,p′-DDD外,其余4种类型土壤中均是p,p′-DDE相对含量最高。来源分析表明,福州可能有林丹(主要成分为γ-HCH)输入,草地可能还有工业HCHs的输入;未利用地、旱田、林地土壤还存在新的DDTs输入,水田和草地土壤近期无工业DDTs输入;旱田、水田、未利用地可能还有少量三氯杀螨醇的使用或输入。  相似文献   

3.
利用GC-ECD对环鄱阳湖区11个县市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测定的数据,研究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蔬菜地土壤中HCHs、DDTs、氯丹和六氯苯均有检出,且DDTs、HCHs的残留量较高,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为2.39~47.28 μg·kg-1.从整体上分析,处于工业分布区域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除个别采样点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于早期残留外,大部分地Ⅸ有新的污染源输入.与国内其他地区蔬菜地土壤相比,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生态风险分析显示,环鄙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HCHs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s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东北部蔬菜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其组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3月,采集湖南省东北部7个地区蔬菜土壤样品.采用GC-ECD检测、GC/MS-MS确证的方法对土壤中2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机氯农药在蔬菜土壤中的残留现状及组成.结果表明,HCHs和DDTs检出率高达100%,残留量范围分别为0.15~16.80 μg·kg-1和6.05~57.91 μg·kg-1.0CPs的主要残留物是DDTs,占残留总量的70%以上.绝大部分地区土壤中α-HCH/γ-HCH比值大于1,DDT/(DDE DDD)比值小于1,表明HCHs和DDTs主要来自于早期的使用,但岳阳和衡阳地区近期可能有新的DDTs农药输入.艾氏剂、狄氏剂、γ-氯丹和环氧七氯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与国内外相关报道相比,HCHs和DDTs残留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数据,采用田间抽样检测方法,对贵州9个地区稻米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残留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HCHs和DDTs中,α-HCH和p,p'-DDE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5.6%和77.8%;∑HCHs和∑DDTs的检出率均为100%;γ-HCH和p,p'-DDT在黔南地区稻米中的平均残留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042 ng/g和0.786 ng/g;o,p'-DDT在6个地区稻米中,均低于检测限;所有地区稻米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残留HCHs和DDTs中以δ-HCH和p,p'-DDT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0.4%和57.6%;贵州偏酸性土壤是导致DDT降解缓慢的原因之一;DDTs和HCHs的致癌风险值与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安全阈值;不同年龄与性别人群的日均暴露量中,∑HCHs显著低于 0.005 mg/kg bw,∑DDTs低于 0.01 mg/kg bw,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内蒙古农牧业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水平、分布特征、来源和健康风险,在研究区域采集216份表层土壤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GC-ECD)对其中21种OCPs残留量进行了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农业区和牧业区土壤中OCPs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0.64~102 ng·g~(-1)(26.3 ng·g~(-1))和0.18~23.8 ng·g~(-1)(5.81 ng·g~(-1))。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是构成农牧业区土壤OCPs污染的主要成分,其异构体检出率范围为89.1%~100%,两者残留量均符合我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一级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土壤OCPs污染相比,研究区域土壤中OCPs污染处于较低水平。来源分析表明,农业区HCHs主要源于林丹使用和少量工业HCHs输入,DDTs可能与三氯杀螨醇输入有关;牧业区OCPs主要来自历史残留和大气沉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中,OCPs、HCHs和DDTs残留量最高的土壤类型均为蔬菜地、西瓜地和大豆地。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农牧业区土壤中OCPs的综合致癌风险值和综合非致癌危害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对当地人群基本不构成致癌威胁和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数据,采用田间抽样检测方法,对贵州9个地区(贵阳市、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铜仁市、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黔东南州)稻米中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残留水平及其健康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HCHs和DDTs中,α-HCH和p,p'-DDE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5.6%和77.8%;∑HCHs和∑DDTs的检出率均为100%;γ-HCH和p,p'-DDT在黔南州稻米中的平均残留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042ng/g和0.786ng/g;o,p'-DDT在6个地区(黔西南州、铜仁市、安顺市、黔东南州、毕节市和贵阳市)稻米中,均低于检测限;所有地区稻米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残留HCHs和DDTs中以δ-HCH和p,p'-DDT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0.4%和57.6%;贵州偏酸性土壤是导致DDTs降解缓慢的原因之一;DDTs和HCHs的致癌风险值与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安全阈值;不同年龄与性别人群的日均暴露量中,∑HCHs显著低于0.005mg/kg bw,∑DDTs低于0.01mg/kg bw,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丘陵平原过渡区土壤农药残留特征,为其农业生产布局及土壤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五通桥区为例,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丘陵平原过渡区103个样点的土壤样品中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10种有机磷农药(OPPs)残留量,利用地统计方法和GIS技术,评价研究区域内的土壤农药残留空间分布特征。【结果】94%的样品中HCHs含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50~500 μg•kg-1),70%的样品中DDTs含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50 μg•kg-1)。10种OPPs中杀螟硫磷和溴硫磷超标率最高,检出率分别达到60.40%和55.45%。【结论】区内HCHs和DDTs残留不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安全,OPPs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不同功能区、自然乡镇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大,岷江两岸以及丘陵/河流冲积平原区之间农药残留分布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对重庆市万州区10个乡镇的中药材种植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区中药材种植区土壤中存在DDTs和HCHs两类有机氯农药。不同乡镇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差异显著,DDTs、HCHs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33~139.36μg/kg和2.57~7.77μg/kg,分布区域规律性不强;DDTs、HCHs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检出率也不一样,各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P’-DDE最高,达到100%,γ-HCH最低为76.3%,由此可以看出,万州区中药材产区土壤中农药残留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分布特征和可能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珠三角地区土壤中大部分被检出,其中13种检出率为100%。有机氯农药总残留量(∑17OCPs)为7.40~35.1 ng·g-1,平均为16.7ng·g-1。DDTs和HCHs是土壤中主要的有机氯农药污染物,其残留量分别达1.83~16.6 ng·g-1和2.62~11.8 ng·g-1。对DDT降解产物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分析了珠三角土壤中DDTs降解产物DDMU[Bis(chlorophenyl)-1-chloroethylene]和DBP(Dichlorobenzophenone)的残留量,分别为ND~1.42 ng·g-1和0.14~1.82 ng·g-1。DDTs和HCHs的污染特征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壤中HCHs主要来自于早期HCHs农药的使用,部分地区还可能存在着林丹(γ-六氯环己烷)等新输入源;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但部分地区有三氯杀螨醇等新污染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11.
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涂布平板法测定牡丹品种凤丹与洛阳红根际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研究牡丹根际微生物及其与根皮中丹皮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凤丹根皮中丹皮酚含量(24.688 g/kg)高于洛阳红(13.024 g/kg);凤丹品种根际微生物数量明显低于洛阳红;丹皮酚含量与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呈负相关。凤丹和洛阳红根际真菌、细菌与放线菌总量均大于非根际;凤丹根际真菌、细菌数量均小于洛阳红,而放线菌数量大于洛阳红。  相似文献   

12.
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是一种以PCR为基础的染色体步移,主要用于分离已知基因的侧翼序列,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文章从TAIL-PCR的原理、优势及局限性、反应体系优化等方面对TAIL-PCR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在畜牧兽医中主要用于已知基因侧翼克隆和转基因动物模型外源基因插入位点确定.但由于基因组DNA的庞大和复杂性,使得从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目的基因仍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如特异性引物错配和随机引物结合位点不确定,易造成非特异性产物的产生;模板GC含量异常或存在高度重复序列时,即使使用多种简并引物也难以获得阳性产物.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TAIL-PCR进行灵活调整.当模板较复杂时,可借鉴连接介导PCR原理,给引物加上接头,提高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当模板较简单或序列较清晰时,可根据模板特点(如高GC含量)或已知模板序列设计引物、调整反应条件,增加操作的简便性;还可参考Suppression-PCR原理,选择引物和反应条件,获得较长的扩增片段.此外,TAIL-PCR可与多种技术联合使用,促使其在畜牧兽医中获得更广泛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我国科研院所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科研院所在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从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环节、学术氛围、研究平台以及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科研院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为提高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92-193
微博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等特点,迅速成为大家交流的首选方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微博这种交流平台的话,对学校、家长与社会都会起到前所未有的效果。但是,微博的良性发展需要辅导员积极、有意识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潘红星  刘杰  涂朝勇  李容  朱东阳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86-3387,3402
2009年11月~2010年4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雏鳳山及周边环境冬春两季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数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实体4 073只次,其中冬季2 003只次,春季2 070只次。结果表明,白颊在调查区均有分布,乔灌林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河道,其遇见率为37.167只次/(h.km),河道遇见率为12.615只次/(h.km),其他区域遇见率约为12.667~17.308只次/(h.km);春季数量略高于冬季,与生存和繁殖相关资源条件(食物、水分、隐蔽条件)较优越的生境其分布数量明显较多,干扰较大的公路沿线绿化林地有相当大的数量。最后,对此次调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及其数量分布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城市及近郊开展鸟类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生态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63-3164
阐述农业生态危机的成因和我国目前主要的农业生态问题,提出解决农业生态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杭州湾北部近岸水域水化学状况及其污染程度,利用2011—2015年间对杭州湾北部近岸水域春、夏季9个水化学因子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水域水化因子的变化特征、相关性及氮磷营养盐结构特征,并采用潜在性富营养化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该水域潜在性富营养化程度及污染状况的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杭州湾北部近岸水域,2011—2015年春、夏季pH平均值分别为8.05±0.11和7.96±0.27;春、夏季DO平均值分别为(8.13±0.33)、(7.42±0.31)mg/L,DO饱和度均在88%以上;受潮汐、径流和降水影响,盐度波动范围较大,春、夏季盐度平均值分别为11.67±5.60和12.06±3.28;春、夏季CODMn平均值均小于3 mg/L,符合《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水质标准;总氨氮(TAN)、NO-2-N含量均维持在较低状态,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及经济鱼虾类生长安全浓度的要求;三态氮含量依次为NO-3-NTANNO-2-N,NO-3-N占DIN的69%~97%;pH与氮磷营养盐均为负相关,氮、磷间均呈正相关;潜在性富营养化法计算结果表明,2011—2014年春季,调查水域营养级均为ⅥP,2014年夏季—2015年,N/P值明显下降,营养级过渡到ⅤP,调查水域受磷限制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采用海水水质一类标准评价,5年所有站位有机污染指数A值均大于4,达到严重污染程度。研究表明,杭州湾北部近岸水域有机污染严重,亟待有效控制与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荔枝花果发育生物学的若干问题,包括花芽分化、花器形成、授粉受精,种子发育和果实发育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并就荔枝花芽分化的控制和荔枝的座果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述.也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如荔枝花芽分化的长期性可为控制花芽数量和克服大小年提供机会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提出"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互动教学模式",认为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并就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互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灾情数据数理统计方法重建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暴雨洪涝灾害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选取人口密度、GDP、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等作为暴露度和脆弱性的指标,从时空角度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暴露度与脆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暴雨洪涝灾害月际分布不均,夏季最为集中;玉林市的人口暴露度最高;北海市的经济暴露度最高;河池市的人口脆弱性最高;桂林市的经济脆弱性最高;南宁市的农作物暴露度和脆弱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