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汽车挂车纵梁的受力分析,探讨了纵梁断裂的原因,并提出了四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研究染的荷载-挠度曲线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进行受力分析,介绍了计算截面的极限抗弯弯矩的两种方法,并提出今后强度计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自锚式悬索桥结构设计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主梁边中跨比、主缆矢跨比及主塔高度等结构参数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边中跨比的合理范围为0.32~0.47,主缆矢跨比为1∶4.5~1∶9.0,主塔高度为20~80 m。边中跨比的变化会引起结构线形及内力的变化,对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大。主梁挠度对边中跨比的变化较为敏感,主梁跨中弯矩和主塔根部弯矩对边中跨比变化的敏感程度大致相同。主缆矢跨比的变化对主梁变形和弯矩的影响明显,主缆水平分力和主梁轴力对主缆矢跨比的变化并不敏感。主塔高度的变化也会引起主梁和主塔弯矩的显著变化,主梁轴力对主塔高度变化敏感度较低。自锚式悬索桥的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不仅要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也应兼顾结构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联合采伐机六足行走装置单足力学解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采伐机等重型机械都需要灵活而又稳定的行走装置,本文设计的六足行走装置就是为了满足联合采伐机等林业机械在山地、坡地等特殊地形的爬行和越障要求。单足是六足行走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六足行走装置的受力特点,将其受力情况进行简化处理,进而进行机构的正解算,得到力学参数,然后利用UG软件对联合采伐机的六足行走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再利用ANSYS对部分零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单足的各个零件的变形图和应力图,最后根据单足各个零件的变形程度和应力分布状况,确定出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应力,将最大值与许用值进行比较,从而校核其强度。通过分析和比较的得到最大值小于许用值,说明单足零件能够满足在假设条件下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木拱廊桥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是一种独有的创造,它有着独特的构造特点与结构受力性能。运用Sap2000分析软件,对享有世界第一跨度的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九龙木拱廊桥进行精细建模,研究廊桥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结构内力和挠度,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节苗"与"五节苗"在2类工况下均能实现各杆轴力均匀变化,而弯矩、剪力相对较小,实现了拱结构受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传统榫卯连接方式应用于现代木结构的可行性,设计包含榫头、卯口、塞木和木楔片的燕尾榫梁柱节点,利用ABAQUS软件分析杉木燕尾榫梁柱节点的破坏模式、应力发展和弯矩-转角关系。通过分析梁柱节点受力机理,建立榫头四个挤压区域的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推导初始刚度和极限弯矩的表达式,提出基于幂函数模型的燕尾榫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公式。验算结果表明,该公式计算的节点初始刚度、极限弯矩,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仅相差6.46%、2.09%,可用于预测燕尾榫梁柱节点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以芷江舞水大桥为原型,按照相似原理,建立了碳纤维系杆拱桥缩尺试验模型,对其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模型桥使用阶段各工况进行了空间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系杆拉力及拱脚位移在拱顶最大正弯矩工况最大.另外,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偏载工况中偏载边系杆拉力及拱脚相对位移比在正载工况大.CFRP系杆拉力和拱脚水平位移的实测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吻合,用有限元程序的计算分析结果指导模型桥测点选取和加载等工作是可行的,其分析结果是正确的.CFRP作为系杆其总预应力损失率的最大测量值为2.1%,预应力损失较小,其预应力值稳定.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节点设计中的弯扭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柱刚接是钢框架结构中常用的连接形式。采用刚接可以减少梁跨中的弯矩,但设计、制作、施工较复杂,节点处连接件受力情况多样。梁(牛腿)与柱刚接时,相互的位置关系不同,可能使节点受弯矩拉力或扭矩剪力的作用,本文以形象直观的形式介绍梁与柱"顶"接、"搭"接等弯扭识别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桩径的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通过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管桩承载特性的模型试验和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成像技术,研究桩径对钢管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及桩土界面受力机理。室内试验包括半模型和全模型试验,半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的变化情况,全模型试验主要分析桩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桩侧位移、弯矩及桩身剪力的变化情况。试验中通过采集桩身各截面应变、桩顶应力、桩顶及土层沉降、桩周土压力等数据实现对桩土相互作用过程的观测,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桩径大小对其水平承载力影响较大,尺寸效应的影响在非线性阶段表现十分明显;钢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最大弯矩点在桩身中部靠上位置,且随着荷载的增加最大弯矩点向下移动,故在设计过程中可重点验算桩身中部附近的抗弯承载力;桩的刚柔性也是影响桩内力分布及桩侧土体发挥的关键因素;桩侧土体位移主要集中于5倍桩径以上位置,浅层土体对于抵抗水平荷载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汽车的三维模型,并采用LS-DYNA对汽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对某汽车正面碰撞仿真计算,分析了汽车前保险杠和前纵梁总成等在碰撞中起主要作用部分的结构耐撞性,为前保险杠和前纵梁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汽车球笼式万向节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轿车中应用广泛的球笼式等速万向节进行接触分析,对万向节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的材料属性设置、边界条件处理及接触设置等进行阐述;通过对万向节进行有限元接触分析。获得万向节的内外滚道应力接触情况,得出整个万向节的使用寿命和疲劳安全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万向节最大应力位置出现在位于内外滚道内的钢球上,且钢球与内外滚道接触应力分布也不均匀,为提高万向节结构整体寿命,应该对这些部位进行表面强化处理或选用高强度材料。在受到变载荷工况下万向节安全系数大部分在5以上,而钢球、星形套和钟形壳安全系数较低。本文可为研究万向节在疲劳作用下的薄弱部位及万向节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坝陵河大桥是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省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主跨1088m的单跨吊悬索桥。西锚碇为隧道锚,该隧道锚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隧道式锚碇。由于锚碇上端的明洞一侧有汽车荷载的作用,而另外一侧只有土压力的作用,为了验算结构的受力状况,建立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本次分析根据结构的空间尺寸建立计算模型,考虑明洞在最不利荷载工况组合作用下承受的最大内力,进行结构应力分析,并据此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黎  蒙景军 《木材工业》2000,14(5):35-36
4 被磨削工件受力状况实测为了确定宽带砂光机中被磨削工件在稳定进给条件下 ,砂光机的运行工艺条件 ,其中包括 :a)不同材质工件与进给带之间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最小正压力等 ;b)不同进给速度、磨削用量、砂带粒度和不同材质等条件下 ,作用在木材工件上的作用力。4 .1 试验工艺参数试验的任务之一 ,是确定切向力与正压力比值最大时磨削加工的运行条件 ,试验目的是要较为详尽地研究五个加工工艺参数 (见表 1)对工件受力状况的影响 ,从木材基本切削原理上推测 ,这五个参数对研究的最终结果都将有直接的影响。表 1 试验工艺参数Tab.1  P…  相似文献   

14.
以柳桉立木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不同状况下桉树应力和弯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柳桉立木随着树高的增加,树干断面积呈指数迅速减少,而树干材积和质量均呈一元二次方程的增加。柳桉立木随着树高的增加,树干各截面的应力呈线性降低,而所受弯矩呈非线性减少。外力载荷下作用点与树干基部间各截面的应力会迅速增加,也使得其间的弯矩(绝对值)急剧增大。外力载荷随着树高上移,相对而言不会增加树高基部的应力,但会显著增加作用力位点截面的应力,也显著提高树干基部的弯矩。柳桉在树高3.9 m以上树干部位,由于惯性矩产生的抗弯矩应力能力趋于减少,而小于弯矩应力,易使树干发生变形导致树干折断。  相似文献   

15.
在室外管道施工中,常见的沟槽失稳、隆起现象应预先对管线的地质资料进行研究并对沟槽各层土质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以合理评估其受力状况,为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钢-CLT组合梁-钢柱(SCLTC)组合节点是钢框架-CLT楼板组合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基于ABAQUS对负弯矩作用下SCLTC组合节点的转动性能进行模拟研究并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CLT板的宽度、厚度及楼板拼接构造对SCLTC组合节点转动性能影响较大。此外,对敏感参数进行了数值拟合,借鉴已有组合节点弯矩-转角三参数模型,拟合得到SCLTC组合节点的弯矩-转角模型参数的特征值,并建议性地确定了弯矩-转角模型形状系数。本研究将为后期钢框架-CLT楼板组合结构体系的试验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受力复杂多变,难以通过数值仿真等技术进行准确捕捉与计算预测,因此想了解机组受力情况,进行现场试验是最好、最直接的技术方法。对某电站机组上、下机架与定子机座进行力特性试验分析。通过开机、变负荷、停机试验等数据分析发现,机组各部件的最大应力值均在材料允许值范围之内,机组部件强度满足要求,不会形成安全运行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螺栓排列方式对内填钢板胶合木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螺栓齐列、错列的胶合木梁柱节点及梁式节点进行单调加载试验。探讨节点失效模式及破坏机理,获得该类节点的弯矩-转角及荷载-位移曲线,并对节点的刚度、延性、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除加载初期,螺栓与螺孔之间因初始空隙发生接触的低刚度段外,节点受力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螺栓错列可以提高梁柱节点及梁式节点的受弯、抗拉承载力和极限变形:其屈服弯矩和抗拉屈服荷载相较于螺栓齐列梁柱节点及梁式节点,分别提高了35%和7.1%。螺栓错列梁柱节点在塑性阶段变形较小,其延性系数约为螺栓齐列梁柱节点的71%;螺栓错列梁式节点的塑性变形较大,延性较好,抗拉延性系数为螺栓齐列梁式节点的2.79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大跨径钢桥面沥青铺装的疲劳开裂,探讨不同钢桥面与铺装层的工作状态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及断裂力学,分别建立钢板和铺装层各自完好或含有裂缝等4种不同状态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正交异性钢板和沥青铺装层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沥青铺装层受力。分析表明:桥面铺装最不利荷位是纵向位于两横隔板中心处,横向单轮荷载中心作用在加劲肋开口中心的铺装层表面处;铺装层受到的横桥向应力与应变均大于纵桥向,最大横向拉应力与应变均出现在铺装层的上表面;钢桥板面开裂后,无论铺装层是否开裂,铺装层的纵向最大拉应力与应变都明显增大,钢桥面板的疲劳开裂会使桥面铺装层的受力状况受到恶化,并且会导致横向裂缝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钢管混凝土板柱铰接节点的应变、内力及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侧移时该节点附加弯矩很小,可认为此节点为铰接点,在对节点进行抗冲切设计时可不考虑节点附加弯矩的影响,只需进行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冲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