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大入侵害虫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对快速冷驯化和长时冷驯化的响应以及3个地理种群(湖北省武汉市、海南省海口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的耐寒性,为明确该虫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定殖的潜在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将海南三叶斑潜蝇种群蛹和成虫在-12、-14、-16、-18、-20、-22和-24℃低温暴露30 min,选择存活率为15%—30%的温度为识别温度。设置5℃为快速冷驯化的驯化温度,12℃为长时冷驯化的驯化温度,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置于5℃下1—6 h或置于12℃下1—6 d,再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检测存活率,未驯化的蛹和成虫也置于识别温度下30 min作为对照,比较其冷驯化后低温存活率的差异。另外,设置5个靶标温度,分别为0、-5、-10、-15和-20℃,将3个地理种群的三叶斑潜蝇蛹在靶标温度下冷暴露2 h,比较其存活率差异。最后,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对3个地理种群蛹的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进行测定。【结果】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暴露于-20℃下30 min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5.0%、19.6%、21.0% (介于15%—30%),因此将-20℃确定为三叶斑潜蝇的冷驯化识别温度。短时间的5℃低温暴露提高了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成虫对快速冷驯化的响应更加积极。1 h和2 h的冷驯化效果最好,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驯化效果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6 d内,不同时长的12℃低温暴露均会提高三叶斑潜蝇蛹和成虫的耐寒性且经历不同时长冷驯化后其耐寒性差异较小。在5、0、-5℃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与安徽、湖北种群蛹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在-10、-15、-20℃的低温暴露下,海南种群蛹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安徽和湖北种群。安徽(-22.19℃)和湖北(-22.19℃) 种群蛹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海南种群(-21.06℃)。【结论】三叶斑潜蝇的耐寒性可以通过快速冷驯化或长时冷驯化获得增强,这可能是三叶斑潜蝇逐步向我国高纬度地区扩散的原因之一。湖北和安徽种群表现出的耐寒性较海南种群强。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越冬分布区域,指导其监测预警及防控。  相似文献   

2.
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海南地区发生和危害比较严重的2种蔬菜潜叶蝇,通过对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分布调查研究表明:三叶草斑潜蝇在豇豆上的种群数量达到了97%以上,已上升为豇豆上斑潜蝇的优势种;三叶草斑潜蝇主要集中在80 cm以上的空间,种群百分比达到了71.30%,美洲斑潜蝇主要集中在40~120 cm的空间,种群百分比为61.29%。种间竞争使得两种斑潜蝇在豇豆上空间生态位分布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美洲斑潜蝇β-tubulin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不同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对中国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5个寄主种群以及6个地理种群的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 gene)进行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和MEGA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及寄主种群的β-tubulin基因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发生树。【结果】DNAStar和MEGA两种软件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寄主种群以及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的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结果。在美洲斑潜蝇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序列变异分析中,共发现8个变异位点,序列长度比较保守,均没有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美洲斑潜蝇不同寄主种群之间以及地理种群之间的β-tubulin基因序列相似性极高,都在98%以上。【结论】虽然基于β-tubulin基因序列所显示的美洲斑潜蝇各寄主种群之间以及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很小,但是其分化趋势分别与对寄主的嗜好程度以及地理分布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美洲斑潜蝇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了美洲斑潜蝇种群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拟合了美洲斑潜蝇发育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求出了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组建了不同温度下试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表,计算了种群增长参数,分析了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的发育、存活、繁殖均有显著的影响。美洲斑潜蝇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条件为27.5℃~30℃。在适温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发育快,存活率高,繁殖力强,种群增长迅速,在其他适宜环境条件的配合下,该害虫极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5.
业已明确,沈阳地区潜叶蝇的优势种为美洲斑潜蝇(LyriomyzasativaeBlanch.),该害虫在沈阳地区露地不能安全越冬,无滞育现象,冬季在保护地内作物上发生、繁衍与危害。美洲斑潜蝇的寄主植物很多,种群数量调查困难,因此,其种群消长动态报道较少。另一方面,摸清其在露地和保护地间迁移的主要途径,切断其连续发生的环节,是控制其种群数量增加和减轻其危害损失的突破口。1 材料与方法1.1 种群数量及其消长动态的系统调查调查作物:番茄(保护地)、芸豆(露地)。调查环境:保护地为日光温室,一年四季均能生长作物,不间断种植番…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是近几年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食性杂、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强、生殖周期短、幼虫危害隐蔽、容易产生抗药性,防治难度大,目前已蔓延扩散到全区露地蔬菜种植区及保护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明确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在不同1龄幼虫密度下,各自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能力,探索两种斑潜蝇之间的种间竞争取代机制。【方法】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用针刺死三叶草斑潜蝇多余的卵和幼虫,使其形成不同的卵密度梯度和1龄幼虫密度梯度,再继续培养。根据相关文献判定昆虫各种致死因子是否存在密度依存性的方法,令N1为该因子作用前的虫口数,N2为该因子作用后的虫口数。以lgN1为因变量,lgN2为自变量,求回归系数,再以lgN1为自变量,lgN2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一侧,则认为作用于N1→N2之间的因子为密度依存因子,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两侧,则不认为是密度有关因子。选取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各1、2和3对成虫,在固定叶片面积上产卵24 h后,形成不同的卵和幼虫密度,统计后代中两种斑潜蝇的生长状况,分析卵密度和1龄幼虫密度对种间竞争取代的影响。【结果】三叶草斑潜蝇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的存活、生长发育以及发育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室饲养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卵存活率均在91%以上;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幼虫密度对幼虫的存活率、平均蛹重、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寄主植物矮生菜豆上,三叶草斑潜蝇1龄幼虫密度超过0.87头/cm2时,幼虫死亡率上升,平均蛹重减少,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1龄幼虫密度对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没有影响,对羽化成虫的雌性比也没有影响;卵密度对两种斑潜蝇各自的竞争力没有影响,不同卵密度下两种斑潜蝇总的孵化率均在94.25%以上。两种斑潜蝇的幼虫密度越高种间竞争越激烈,在幼虫密度较低时,两种斑潜蝇子代数量相当,幼虫密度较高时,三叶草斑潜蝇子代数量明显的高于美洲斑潜蝇的子代数量。【结论】三叶草斑潜蝇卵密度对其种群消长没有显著影响,1龄幼虫密度过高时种内竞争激烈,对其试验种群的增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与美洲斑潜蝇相比,三叶草斑潜蝇幼虫的种间竞争能力更大,主要原因是三叶草斑潜蝇的幼虫比美洲斑潜蝇的幼虫拥有更强的抗拥挤能力、适应环境恶化的能力以及对食物资源的占有能力。  相似文献   

8.
斑潜蝇类是海南岛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的常见害虫,寄生蜂是其重要的自然天敌。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斑潜蝇绿色防控中的效能,笔者对海南省海口、琼海、儋州和三亚4个市县为害冬种豇豆的斑潜蝇及其寄生蜂的种类、寄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为害海南岛冬种豇豆的斑潜蝇为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和美洲斑潜蝇L.sativae Blanchard,两者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79.5%和20.5%;两种斑潜蝇混合发生,优势种群则因地而异:在海口和三亚是三叶斑潜蝇,在琼海和儋州则为美洲斑潜蝇;两种斑潜蝇的寄生蜂有5种,其中属茧蜂科的有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属姬小蜂科的有底比斯釉姬小蜂Chrysocharis pentheus(Walker)、异角亨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rnis(Girault)、芙新姬小蜂Neochrysocharis formosa(Westwood)和点腹青背姬小蜂N.punctiventris(Crawford),甘蓝潜蝇茧蜂和异角亨姬小蜂的相对丰盛度分别为51.8%和29.2%,是其中的优势种;寄生蜂对斑潜蝇的寄生率也因地而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琼海51.4%、三亚45.4%、儋州17.0%、海口10.5%。海南岛冬种豇豆上斑潜蝇寄生蜂种类资源丰富、自然寄生率高,对寄生蜂应加以保护利用,充分发挥其控制斑潜蝇的效能。  相似文献   

9.
美洲斑潜蝇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龄浸叶法在1996~1997年对广东省不同的用药水平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敏感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以英德九龙地区作物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药剂毒死蜱、功夫、杀虫单及害极灭最敏感,而惠州福田地区植株上美洲斑潜蝇种群对上述药剂相对较耐药。2年来不同地区的美洲斑潜蝇种群对害极灭、毒死蜱、杀虫单、功夫的敏感性变化不大,1997年10月惠州福田地区种群对上述药剂的抗性指数分别为1.08、1.55、1.63和5。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功夫在惠州福田地区处于低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斑潜蝇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潜蝇是世界性害虫。1993年美洲斑潜蝇传入中国,在海南省三亚市首次发现。1994年南美斑潜蝇传入中国,随花卉传入,在云南省昆明市首次发现。斑潜蝇是蔬菜、瓜果、花卉、烟草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害虫,随着植物及农产品的调运,此虫很快在全国蔓延,黑龙江省1997年5月在大庆市首次发现美洲斑潜蝇,目前上述两种斑潜蝇在黑龙江省多个地区均有发生。两虫都是毁灭性害虫,斑潜蝇种群数量大,适应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持续时间长,防治十分困难。可危害110种左右植物,一般减产30%-40%左右,严重可至绝产。斑潜蝇属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旋幽夜蛾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偏好和种群适合度,为旋幽夜蛾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罩笼试验和室内饲养试验,调查产卵选择率、幼虫取食选择率、生长发育指标和种群参数。【结果】旋幽夜蛾成虫产卵选择率为灰藜>棉花>甜菜>白菜,幼虫取食选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甜菜>白菜>灰藜>棉花。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幼虫历期由长到短为棉花>甜菜>白菜>灰藜,蛹历期为棉花>甜菜>灰藜>白菜。饲喂白菜、棉花比饲喂灰藜、甜菜的蛹质量稍重。饲喂4种寄主植物的孵化率为81.97%~87.26%,饲喂灰藜的幼虫存活率最高,为82.93%,饲喂棉花的幼虫存活率最低,为22.50%,饲喂棉花的蛹存活率最高,为100.00%,饲喂甜菜的蛹存活率最低,为82.36%,饲喂灰藜的羽化率最高,为91.36%,饲喂甜菜的羽化率最低,为71.38%。饲喂白菜的产卵量最高,为367.30粒/雌,饲喂棉花的产卵量最低,为274.70粒/雌。【结论】棉花、白菜、甜菜、灰藜均可作为旋幽夜蛾的寄主。灰藜、白菜、甜菜均为旋幽夜蛾的适宜寄主。灰藜是旋幽夜蛾最偏好选择产卵的寄主,甜菜、白菜是幼虫最偏好取食的寄主,旋幽夜蛾对寄主的产卵选择偏好与取食选择偏好存在差异。参试4种寄主饲喂旋幽夜蛾,各寄主间对卵历期、成虫历期和繁殖力、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世代历期、幼虫存活率、蛹存活率、羽化率、蛹重存在显著影响,旋幽夜蛾对参试4种寄主植物的适合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OBP13的鉴定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克隆与鉴定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表达情况、系统发育及蛋白功能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美洲斑潜蝇嗅觉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PCR技术克隆美洲斑潜蝇OBP13编码区全长,用DNAMAN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用BLAST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使用MEGA6.0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对OBP13在美洲斑潜蝇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获取重组蛋白。设定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为337 nm,以1-NPN为荧光探针,研究OBP13与25种不同气味配基的结合特性。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制备的OBP13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对其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定位。将美洲斑潜蝇触角进行包埋、切片、免疫染色,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解OBP13在触角感器中的亚细胞分布。【结果】获得了一个美洲斑潜蝇气味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LsatOBP13(GenBank登录号:KT250751)。LsatOBP13开放阅读框全长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预测成熟蛋白分子量为17.80 kD,等电点为5.75,N-末端的前17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具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为Minus-C OB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地中海实蝇CcapOBP99a-like位于同一小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检测LsatOBP13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水平,发现LsatOBP13在触角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组织。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对25种气味配基的结合能力检测,发现LsatOBP13与反式-2-己烯醛、芳樟醇、1-辛烯-3-醇、α-紫罗兰酮、苯并噻唑、β-紫罗兰酮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解离常数分别为12.592、10.995、11.165、11.224、10.336、9.218 μmol·L-1,其中与β-紫罗兰酮亲和能力最强。通过免疫荧光定位,发现其在触角中主要定位在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上,在触角嗅觉窝及触角芒连接处也有分布。【结论】美洲斑潜蝇OBP13为非典型的气味结合蛋白Minus-C OBP。表达情况、气味结合特性、免疫定位结果表明,OBP13主要存在于美洲斑潜蝇触角中,参与触角对绿叶植物中大量存在的气味物质的识别过程,推测其在美洲斑潜蝇嗅觉识别、寄主植物定位中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3.
时空变化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时空变化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 TTL-11(CK),Z6-120、Z7-120、Z8-120四个甜高粱品系为材料,分别于2005年在新疆农科院玛纳斯试验站和2005~2006年在海南三亚市新疆农科院南繁试验基地两地进行品比试验,[结果]TTL-11(CK)、Z6-120、Z7-120、Z8-1204个品系的生育期、生物产量、茎秆产量、产糖量、千粒重、单株重、秆重、株高、秆长、茎节数、茎粗在新疆、海南两地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生育期、生物产量、茎秆产量、产糖量、单株重、秆重、株高、秆长、茎节数、茎粗在新疆显著高于海南,籽粒产量、千粒重则是海南高于新疆;汁液锤度和籽粒产量在两地的差异不显著;有利于南繁加代.[结论]Z6-120在新疆、海南两地表现高生物产量、中锤度的品种,可作为饲料专用品种应用;Z7-120为高产、高糖品种,其锤度在新疆和海南的均值分别为17.9;、18.6;,产糖量最高,可作为能源专用型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14.
牧草盲蝽对5种寄主植物的行为反应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牧草盲蝽成虫对5种寄主植物选择行为反应,分析其在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发生动态,为筛选棉田牧草盲蝽诱集植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牧草盲蝽成虫(雌虫和雄虫)对红花、龙葵、木地肤、反枝苋和棉花的选择行为反应,并利用目测法对5种寄主植物上的牧草盲蝽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牧草盲蝽雌、雄成虫偏好选择木地肤、红花和棉花。5种寄主植物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种群平均密度差异显著。其中,木地肤中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种群平均数量最多,显著高于红花、龙葵、反枝苋和棉花;其次为红花。调查时间、寄主植物种类以及调查时间与寄主植物种类的密度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牧草盲蝽(成虫和若虫)种群密度。【结论】红花可作为棉田牧草盲蝽潜在的诱集植物。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寄主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定了黄瓜、菜豆和番茄各5个品种对美洲斑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最有利于该虫生长发育,其次为番茄、黄瓜.用上述作物饲养,该虫的全生育历期依次为23.162、24.184和25.084 d;初孵幼虫到蛹态的存活率依次为84.57、83.21和82.60;蛹重依次为0.429 5、0.404 5和0.402 9 mg.供试品种中,黄瓜品种夏丰1号,菜豆品种地豆王2号及番茄品种L-42较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黄瓜品种西农58号,菜豆品种95-33架豆王较不适合该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海南三亚玉米南繁基地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菌株的致病性差异,以及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育种过程中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对采集自海南三亚和黄淮海地区的玉米小斑病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共获得61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法对61株小斑病菌菌株的致病力进行鉴定;并选取16条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ISSR-PCR扩增,利用Popgen32生物软件计算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并利用NTsys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海南三亚与黄淮海地区小斑病菌的聚类图。【结果】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海南三亚地区未分离到弱致病力菌株,强致病力菌株个数占三亚地区总菌株的57.1%;黄淮海地区分离到的弱致病力菌株占黄淮海地区总菌株的47.5%,强致病力菌株占黄淮海地区总菌株的17.5%。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群体平均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820,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197,表明玉米小斑病菌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028—0.9618,遗传距离为0.0390—0.1023,表明整体遗传相似系数较高,遗传距离较近;但不同地理种群间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其中,河南与河北的菌株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高(GS=0.9618),亲缘关系最近;河南和三亚地区的菌株群体遗传相似系数最低(GS=0.9028),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亚地区菌株和黄淮海地区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722时,明显被分为两大类群。【结论】黄淮海玉米主产区与海南三亚玉米南繁基地的玉米小斑病菌在致病力上存在一定差异,三亚地区强致病力菌株的分离频率高于黄淮海地区。黄淮海地区与三亚地区的菌株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地域相邻的菌株遗传关系较近;但三亚地区与黄淮海地区的菌株遗传相似系数相对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且两种群间存在一定基因交流。因此,三亚地区作为玉米的南繁基地,其自然发病条件下筛选出对小斑病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或抗性亲本材料,对黄淮海地区小斑病抗性的逐年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利于减轻黄淮海地区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