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承办.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成员、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月7日至9日,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承办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总结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会议室召开。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成员、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部分团队成员、吉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等共计115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技术合作处许宁同志,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杨忠群副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吉林省农科院罗振锋副院长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致辞。  相似文献   

3.
《大豆科技》2012,(1):8
2012年1月5日至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年度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承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韩贵清,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生产处王春海副处长、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高瑞宽副处长出席会议,国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6年度工作会议"于2017年2月20日至23日在沈阳召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油料作物技术处汤松副处长、沈阳农业大学王铁良副校长、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孙占祥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全体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共11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送爽,菽海飘香。9月9日,"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落成。该标识碑矗立于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的育成地点,即黑河市爱辉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位于北纬50°15',东经 127°27',海拔 168.5 米。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的重要意义。生育期组是衡量大豆光温敏感性强弱及成熟期早晚的重要指标,可将早熟、中熟、晚熟等经验性描述改进为数字化分级。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多年研究,确定了我国大豆生育期零组品种的适宜种植北界,筛选出生育期组数值为"0.0"的标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及东北农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暨大面积优质高产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8月 1 5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召开。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 ,全国 1 5个省、市、区有关厅局 ,2 9个科研院所 ,6所大专院校 ,5个基层科技管理部门 ,2个社团公司 ,2个专业杂志社计 1 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常汝镇、孙寰、刘忠堂 ,秘书长杨庆凯 ,副秘书长邱丽娟、邱家驯、田佩占 ,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肖志敏及黑河…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9月9日,"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碑"在黑龙江省黑河市落成。该标识碑矗立在黑河市瑷珲区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位于北纬50°15’,东经127°27',海拔168.5米,这里也是生育期组0.0(MG 0.0)标准品种、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黑河43的育成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韩天富研究员在落成仪式上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设立的初衷,选址黑河的依据以及零点标识对中国乃至世界大豆育种及品种布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办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0年度总结会议"于2010年12月27~30日  相似文献   

9.
北部高寒区大豆平作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部高寒区大豆平作密植栽培技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黑河市,164300刘英华闫洪睿张雷郭儒东刘发生产中最常用的垅作大豆种植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大豆的增密和增产,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肥力。我所在1995年工作的基础上,199...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贵州省油料研究所承办。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部分团队成员等12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  相似文献   

11.
人物小传     
刘发刘发,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年4月9日生,黑龙江双城县人。曾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科研副所长(兼大豆育种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新品种选育和高产优质栽培研究工作。刘发研究员1964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本科。同年7月分配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农村从事样板田等工作。1966年5月主动要求到地处祖国北部边陲、当时交通不便、条件十分艰苦的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工作,至今已40年。1981年前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和大豆栽培研究,1982年至今主要从事大豆育…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聘任人员遴选工作会议于9月15日在沈阳召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海涛研究员等出席会议并讲话。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张洪臣处长、马宏达副处长受农业部产业技术处委托,监督指导遴选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6月11日,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在永城市新桥乡召开麦茬夏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站长卢为国博士、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农业大学李赫教授、永城市政协副主席王献彬、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总农艺师刘利民研究员、永城市农业局局长张亚超、副局长陈连玉、永城市新桥乡政府领导、永城市专业种植合作社、永城市家庭农场、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中农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  相似文献   

14.
2017年11月10日,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办的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2017年年度会议在长春市召开.据悉,本次会议已是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成立以来的第九届会议,此次会议受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和种子研究室委托,旨在加强东北大豆育种协作网的协作功能,推动东北地区大豆育种和大豆生产的发展.来自东北各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大豆育种专家以育种研究室和课题组为单位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共78人,参加材料交换的育种单位(课题组)有38家,共交换材料178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叶》2013,(9):1
<正>本刊讯8月24~25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亚军研究员,体系执行专家组梁月荣教授、林智研究员、王友平研究员一行,到信阳综合试验站检查指导工作,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段仁周、党委书记韩勋来陪同检查。信阳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分别向检查组汇报了茶树栽  相似文献   

16.
2012年8月22日,值《大豆科学》创刊30周年庆典之际,《大豆科学》第八届编委会第三次会议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刘忠堂主编,韩天富副主编、邱丽娟副主编、刘丽君副主编,包括俄罗斯全俄大豆研究所吉利巴院士在内的23位编委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编辑出版中心全体编辑。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黑河33号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黑河3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抗病强、品质优、适应广、适于机械化栽培等特点。需活动积温1900℃,生育日数95d左右。2001—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两年10点次平均产量2368.2Kg/hm^2,比对照黑河13号增产11.1%。主要适应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12日,在黑龙江省科技厅的主持下,组织专家对鸡西北方大豆良种研究所和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项目进行鉴定。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忠、农村处处长张立杰、处级调研员时泽远、成果处副处长高艳丽,国家鸡西市科技局局长李君志、副局长柴寿君,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晓、副主任宋友、刘晓洁和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鉴定会。鉴定会由成果处副处长高艳丽主持,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常汝镇研究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超高产大豆实现亩产326.2公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11日上午,黑龙江省科技厅组织国内专家对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大豆超高产技术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超高产试验田进行了田间测产,专家组由10位国内专家组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常汝镇研究员任组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孙寰研究员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刘忠堂研究员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20.
“黑河2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经有性杂交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抗病强、品质优、适应广,更适于机械化栽培等特点。年需活动积温2060℃,生育日数106d左右。1999-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两年14点次平均产量2488.14kg/hm^2,比对照“黑河17号”增产8.72%。主要适应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