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一种对陕西茶区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onukiiMatsuda)有良好防效且对天敌蜘蛛影响小的植物源农药,并明确其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选用3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植物源农药对小贯小绿叶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水剂6.3g·hm-2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速效性及持效性均优于7.5%鱼藤酮乳油67.5g·hm-2和1.5%除虫菊素水乳剂27g·hm-2;进一步研究表明,0.6%苦参碱水剂在浓度为13.5和6.75g·hm-2时,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与2.5%联苯菊酯微乳剂18.75g·hm-2的防效相当。因此,在田间使用0.6%苦参碱水剂的推荐剂量为6.75~13.5g·hm-2。  相似文献   

2.
单季茭白一季二茬栽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4个试验点示范单季茭白一季二茬栽培技术,结果单季茭白一年二茬平均产量43.41 t·hm-2,平均产值9.879万元·hm-2,二茬产值7.839~11.595万元·hm-2。并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单季茭白一季二茬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甬优12产量超13.5t·hm~(-2)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永康市有5块甬优12高产田经全田实割测产验收产量超过13.5 t·hm-2,其中最高产量14.57 t·hm-2。分析甬优12高产种植方式方法,讨论取得高产的原因和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寒地优质超级稻龙粳21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超级稻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以寒地超级稻龙粳21为试材,通过对其不同播种时期、播种量、插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研究,结合良种良法,组装集成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龙粳21的适宜播种日期在4月15~20日,最佳播种量为200~250g·m-2;最适宜的插植密度为25穴·m-2,插秧规格为30.0cm×13.3cm,每穴5株;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0kg·hm-2、P2O565kg·hm-2、K2O 65kg·hm-2时,产量可达到9t·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早熟晚粳扬粳4227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早熟晚梗品种扬梗4227为材料,研究播种期、栽插密度、施氮量、肥料运筹对扬梗4227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扬粳4227在4月25日至6月4日5个播期处理下,产量变幅为6.76~10.15t·hm-2;栽插密度在(15.0~45.0)×104穴·hm-2处理下,产量变幅为8.16~1...  相似文献   

6.
12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12种杀菌剂田间推荐剂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0 g·L-1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30%井冈·戊唑醇悬浮剂300 mL·hm-2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 mL·hm-2处理防效较好,为909%~935%;24%甲基硫菌灵·己唑醇悬浮剂2 250 mL·hm-2、325 g·L-1 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450 mL·hm-2、20%咪鲜胺·己唑醇微乳剂1 500 mL·hm-2和04%低聚糖素水剂3 750 mL·hm-2处理防效次之,为846%~887%;250 g·L-1阿米西达悬浮剂 600 mL·hm-2、10亿cfu·g-1 解淀粉芽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hm-2、5%井冈霉素水剂 3 000 mL·hm-2处理防效较差,为762%~787%;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225 mL·hm-2处理防效最差,为614%。  相似文献   

7.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物生产力及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草类-落叶松林、藓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各设置2块标准地,在其中进行草本植物、藓类、灌木、乔木和枯枝落叶等地上生物量调查,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生物量计算回归模型,计算各林型生物量与碳储量、平均生产力与年固碳量.结果如下:草类、藓类、杜香-落叶松林生物量分别为196.494 2t/hm2、162.293 5t/hm2、148.858 Ot/hm2,平均生产力为1.18t·hm-2·a-1~-2.79t·hm-2·a-1之间;碳储量分别为95.8001t/hm2、76.484 5t/hm2、73.127 5t/hm2,年固碳量为0.57t·hm-2·a~1.37 t·hm~·a-1之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运用清查平均生物量法和林木相对生长模型,研究了山西太岳山林区两种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层含碳率变化范围为4.24~6.07 g· kg-1,土壤层含碳率变化范围为5.31~50.00 g· kg-1;两种植被类型平均森林碳储量:油松林为263.03 mg· hm-2,辽东栎林为292.31 mg· hm-2,辽东栎林约为油松林的1.12倍;在空间尺度上土壤层碳储量(173.35 mg· hm-2)>乔木层(92.70 mg· hm-2)>枯落物层(6.50 mg· hm-2)>灌草层(5.23 mg· hm-2),其中土壤层碳储量约占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62.4%;植被层各分层碳储量大小差异显著,土壤层碳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9.
2002年,在玛纳斯县就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北疆自育的新陆早13号、新陆早10号两个品种,用高密度优化栽培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株数在18万~24万株·hm-2范围内皮棉单产随密度、总铃数的增加而提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新陆早13号在20万~22万株·hm-2,皮棉单产2483kg·hm-2。新陆早10号在22万~24万株·hm-2,皮棉单产2442kg·hm-2。缩节铵用量195~232g·hm-2,株高控制在60~65cm,果枝台数7~8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北京市八达岭石佛寺浅石山区7种典型人工纯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储量变化范围在9.47 t·hm-2~20.82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5.96 t·hm-2~51.97 t·hm-2,核桃楸纯林有效拦蓄能力最强,为40.48t·hm-2,有效拦蓄能力在12.35 t·hm-2~40.48 t·hm-2之间;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对数关系,R>0.91,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7;土壤容重均值变化范围为0.91 g·cm-3~1.24g·cm-3,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为39.39%~58.94%;土壤层有效持水能力山杨纯林最强,为86.03 t·hm-2,华山松纯林持水能力最弱,为22.23 t·hm-2,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明显幂函数关系,R>0.91。由此可知,核桃楸纯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辽宁基岩质海岸防护林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辽宁省大连市的4种典型海岸防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下半分解层、未分解层枯落物及土壤的取样测定枯落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土壤养分,揭示不同林分类型对枯落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的蓄积量及持水能力排序为:辽东栎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侧柏纯林刺槐纯林,其中辽东栎纯林的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有效拦截量分别为23.94t·hm-2,58.61t·hm-2,44.99t·hm-2,辽东栎赤松混交林的分别为25.53t·hm-2,47.24t·hm-2,32.66t·hm-2,侧柏纯林的分别为21.53t·hm-2,36.46t·hm-2,27.12t·hm-2,刺槐纯林的分别为7.81t·hm-2,13.60t·hm-2,10.25t·hm-2;与对照空地相比,4种林分改良土壤养分的能力依次为:侧柏纯林辽东栎赤松混交林刺槐纯林辽东栎纯林,其中侧柏纯林土壤的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23g·kg~(-1),4.22mg·kg~(-1),56.76g·kg~(-1),辽东栎赤松混交林的分别为2.04g·kg~(-1),3.90mg·kg~(-1),39.67g·kg~(-1),刺槐纯林的分别为2.52g·kg~(-1),4.20mg·kg~(-1),43.42g·kg~(-1),辽东栎纯林的分别为2.04g·kg~(-1),3.90mg·kg~(-1),39.17g·kg~(-1)。整体而言,辽宁基岩质海岸不同防护林类型中,辽东栎赤松混交林和侧柏纯林的林下枯落物蓄积量、持水能力及土壤养分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壮宝安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壮宝安 15 0~ 6 0 0 g·hm-2 均可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荚果增幅为 13 5 7%~ 17 5 1% ,子仁增幅为 4 4 6 %~ 13 4 9%。荚果以 30 0 g·hm-2 增产幅度最大 ,子仁以 15 0 g·hm-2 增产幅度最大。最适用量为 15 0~ 30 0g·hm-2 。喷施壮宝安对花生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 ,抑制主茎和分枝徒长 ,增加生物产量 ,促进荚果发育和充实 ,提高饱果重率和饱仁重率。  相似文献   

13.
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调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 ,研究新疆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调控机理 ,发现在有效生长季节短的情况下 ,增密仍为增产的途径 ,密度与缩节胺化调对中后期叶面积指数 (LAI)影响不大 ,氮素供应是影响LAI大小的主要原因。以节水、限氮的主动调控部分取代缩节胺和去叶枝的被动调控 ,以达到节本、简化栽培、高产高效。南北疆实现皮棉产量分别为 2 2 50~ 2 70 0kg·hm-2 和 1950~ 2 2 50kg·hm-2 ,收获株数分别为 1.6× 10 5 ~ 1.75× 10 5 hm-2 和 1.95× 10 5 ~2 .1× 10 5 hm-2 ,LAI分别为 4 .2~ 4 .5和 2 .8~ 3 .2 ,尿素投入分别为 52 5~ 60 0kg·hm-2 和 450~52 5kg·hm-2 ,三料磷肥投入分别为 2 2 5~ 30 0kg·hm-2 ,2 0 0~2 70kg·hm-2 ,适时适量灌水 ,不去叶枝 ,化调 2~ 3次 ,缩节胺用量分别为 165kg·hm-2 ,135g·hm-2 。  相似文献   

14.
原始阔叶红松林碳素储量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森林生态学典型样地法设立标准地并获取野外数据,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湿烧法测定了植物、土壤中的碳。对阔叶红松林两个类型碳素密度及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不同器官中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0.3316~0.5032g·g-1;枫桦红松林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为456.03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为55.13t·hm-2,土壤碳储量为400.89t·hm-2;椴树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为321.80t·hm-2,其中生物碳储量为101.77t·hm-2,土壤碳储量为220.03t·hm-2;阔叶红松林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3.61t·hm-2·a-1。  相似文献   

15.
1 GAP栽培技术1 .1 选地整地葛为深根植物 ,宜选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 (粘重土壤 ,低洼地和盐碱地不宜 )。冬季深翻 30~ 5 0 cm,风化 2~ 3个月 ,至翌年春季 ,施肥 5 2 .5~ 75 t· hm- 2 ,浅耕耙平 ,作成宽 80 cm,长度不限 ,沟宽 30 cm,深 1 5~ 2 5 c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定毕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毕薯5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实施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影响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影响马铃薯单株产量的顺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顺序为密度钾肥磷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当密度为54 485.40株·hm-2,施氮肥459.34kg·hm-2、磷肥590.09kg·hm-2、钾肥454.08kg·hm-2时,可获得最高单株产量为718g;当密度为34 434.60株·hm-2,施氮肥432.18kg·hm-2、磷肥735.08kg·hm-2、钾肥286.98kg·hm-2时,可获得最多单株结薯数为14.8个;当密度为58 527.90株·hm-2,施氮肥1 011.48kg·hm-2、磷肥2 614.89kg·hm-2、钾肥437.60kg·hm-2时,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为71.18%。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施用对华北潮土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结合DGGE-cloning测序技术,研究了潮土中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的处理C2(15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C3(25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C4(30 t·hm-2生物炭+225 kg·hm-2氮肥)土壤16S rDNA DGGE指纹图谱条带数较对照CK1(不施生物炭不施氮肥)和CK2(不施生物炭施225 kg·hm-2氮肥)增多4~5条,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却分别下降11.5%~13.0%和14.1%~16.5%;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相似度高,且与施用生物炭的土壤存在差异,其中C4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与其他处理差别最大;选取DGGE指纹图谱中有代表性的13个条带进行测序结果显示,C3、C4处理中增加的条带p、q、r等代表的均为未分类的细菌,条带e和g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可见,生物炭施用虽然促进新的细菌生长,但同时也抑制了原有某些细菌的生长,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组分,最终导致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添加秸秆、生物质炭后小麦生产过程中碳足迹的动态、分布以及构成,研究了不同处理在小麦生长期的CO2、N_2O、CH4排放情况,以及不同处理的单位面积碳足迹构成与碳足迹总量,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照(CK)、常规施肥(N)、施肥并添加4 t·hm-2秸秆(NS)、施肥并添加4 t·hm-2生物质炭(NBClow)、施肥并添加8 t·hm-2生物质炭(NBChigh)。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碳足迹的构成主要为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氮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4 t·hm-2秸秆、4 t·hm-2生物质炭与8 t·hm-2生物质炭处理,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0.9%、66.3%和36.6%;添加4 t·hm-2秸秆使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增加了68.7%,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33.9%,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生态系统N_2O的季节排放总量降低了23.8%和58.6%,但是土壤CO2的季节排放总量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添加4 t·hm-2秸秆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升高了26.0%,添加4 t·hm-2和8 t·hm-2生物质炭碳足迹分别降低了198.0%和112.9%。生物质炭的添加降低了小麦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  相似文献   

19.
林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4,(15):103-105
以沙县官庄林场2.5代杉木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容重、有机碳含量及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100cm土层,2.5代杉木种子园高中低生产区平均容重为:1.29g·cm-3、1.44g·cm-3、1.58g·cm-3;3个生产区有机碳含量大小为:高生产区>中生产区>低生产区;3个生产区有机碳储量为:184.29t·hm-2、145.80t·hm-2、164.11t·hm-2,高生产区的有机碳含量远大于其他2个生产区,但中生产区的有机碳储量小于低生产区。综合分析表明,高生产区土壤状况优于中低生产区,合理种植杉木,增加杉木的产量,有利于土壤容重的减少及有机碳含量的增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几种Bt复配杀虫剂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特杀螟(55%杀单·苏WP)750g·hm-2对甘蓝小菜蛾药后5d的防效为85.3%,高于千胜(16000IU·μL-1BtSC)750ml·hm-2的61.1%的防效、惠达(1.5%苏·阿WP)750g·hm-277.6%的防效、宝玉(1.9%苏·甲维盐WP)300g·hm-279.0%的防效以及Bt 氟铃脲600g·hm-283.2%的防效,低于Bt 三氟氯氰菊酯600g·hm-288.9%的防效、尽克(90%灭多威SP)450g·hm-294.2%的防效。防治甘蓝小菜蛾可以选用特杀螟750g·hm-2、Bt 三氟氯氰菊酯600g·hm-2、Bt 氟铃脲600g·hm-2轮用和混用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