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八五”期间,信阳地区大力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发展势头强劲,优势已经形成 信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板栗的适生区,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板栗作为振兴农村特别是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板栗生产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优势产业。主要表现是: 面积迅速扩大。到1995年,板栗发展到90万亩,全区万亩以上基地乡已达44个。 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95年,全区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比“八五”初的750万公斤增加了3.3  相似文献   

2.
太湖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板栗作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县板栗已发展到27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2万亩,年产板栗700万kg,亩产32kg。由于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板栗耐粗放管理,“懒汉庄稼”,群众一直疏于管理,尤其是板栗采收后几乎很少进行栗园管理,导致板栗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品质不佳,严重地制约了板栗生产的健康发展。为促进板栗生产优质高产,提高栗园经营管理水平,掌握好管理技术是关键,尤其以抓好采收后的秋冬季节栗园管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 板栗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全省分布很广,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商品价格看好,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西峡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近几年把大力发展板栗作为支柱产业和振兴工程来抓,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年产30万kg。为了进一步高起点、大规模开发这一优势资源,促进全省板栗发展,现根据我们  相似文献   

4.
张俊 《安徽林业》2003,(6):36-36
金寨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狠抓造林绿化的同时,立足资源优势,着力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生产,现全县板栗面积已达50万亩;优良品种占有率90%以上;年产板栗2万吨,板栗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4.1%;年创税620余万元,占全县年财政收入的8.4%;板栗户年人均板栗收入500元,占其年收入的31.2%.板栗已成为振兴当地经济、帮助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5.
河栅乡位于光山县南部,总面积7.5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2万公顷,经过几年艰苦劳动,到94年春,全乡已发展成片用材林8000亩,经济林20600亩,其中板栗16200亩,茶叶3000亩,银杏1200亩,同时,从域外无偿引进资金50万元兴办高标准的板栗栽种,加工基地。目前,林业已成为全乡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河棚乡山场面积大,发展林业是振兴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为此,乡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昌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板栗生产,全县已发展8万亩,其中3万亩已进入生产期,今年产量可达500万公斤。为了拓展板栗市场,提高板栗生产的综合效益,他们组建了“天绿食品有限  相似文献   

7.
信阳地区近几年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林为重点,在山上做文章,在林上下功夫,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板栗已发展到72万亩,茶叶36万亩,蚕桑15万亩,油茶14.4万亩,油桐7.6万亩,水果8.2万亩,条林5万亩,竹子16.7万亩,银杏50.6万株。经济林已成为农村经济中风险小、发展稳、效益好的支柱产业,1994年全区林业产值突破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商品率达60%以上。 经济林的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也为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其效益  相似文献   

8.
板栗是河南省罗山县支柱产业之一,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随着结果面积的逐年扩大,病虫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罗山县森防站除了坚持正常的虫情预测预报(每年5次),协助栗农进行防治外,还开展了有偿承包防治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指导全县板栗病虫害的防治。具体做法是:认真选点,合理签约森防站认真分析了全县板栗生产情况,选择对病虫害防治有认识,愿意作为增产措施,并于淮河和竹竿河两岸的沙质土栗园,开展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有偿服务试点。2001年先后与庙仙乡章楼村林场、高店乡张河村林场签订了有偿技术服务承…  相似文献   

9.
丽水地区板栗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吴黎明(浙江省丽水地区林业局丽水,323000)1 生产现状近几年来,丽水地区板栗生产发展很快,据1990年全区森林资源清查统计,板栗基地仅1.55万亩,到1994年,全区板栗面积已达9.504万亩,其中云和县面积1.9...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田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是“全国板栗生产第一县”。全县板栗基地面积达到6.67万hm^2,常年板栗产量4万t,年板栗系列产值5.5亿元,板栗是罗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笔者调查分析了目前罗田板栗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板栗产业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推进罗田板栗产业再上1个新台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板栗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台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板栗生产区,种质资源丰富,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在板栗良种选育、丰产栽培及病虫害的防治与推广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接推动了我市板栗生产的快速发展。至2004年,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已达2万hm^2,产量接近5000t吨,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栽培面积快速发展的同时,板栗生产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为促进我市板栗生产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水光热土条件优越,适宜多种经济林木生产,板栗为其大宗。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安徽省板栗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1985-1991年期间,栽培面积由28.3万亩增加到92.3万亩,年产由近500万kg增加到近1000万kg。  相似文献   

13.
《湖北林业科技》2009,(5):F0002-F0002
房县林业用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资源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如何使房县林业既大又强,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房县抢抓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建设机遇,确立了“创新业、大兴核桃产业,壮祖业、做强耳菇产业。稳旧业、巩固板栗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54321”产业发展目标,用5-8年建成50万亩核桃基地、以杨树为主的4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0万亩板栗基地、200万亩耳菇林基地、10万亩小杂果基地。  相似文献   

14.
《绿化与生活》2005,(4):F0002-F0002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形成了以大桃为龙头的苹果、梨、柿子、杏、核桃、板栗、枣八大果品基地。全区16个乡镇均有果树,主要集中在11个山区、半山区乡镇170多个村,10多万果农从事果品生产,果品总产量2.3亿公斤,占全市果品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果品生产已成为平谷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5.
桐柏山是板栗的适生区,位于桐柏山北麓的桐柏县已发展板栗1.7万多hm^2,成为全县林业重点支柱产业。但在板栗生产上存在着品种杂乱、品质低劣、与市场需求差距大等问题。为快速实现板栗生产良种化,林业局于1998年成立了板栗开发技术攻关组,以板栗改劣换优为重点,采取多种嫁接方法进行对比试验,从中探索出林农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板栗,一九四九年只有7000亩,现在已发展到35500亩,产量由240万斤增加到近650万斤,栗农素有选择良种和嫁接板栗习惯,因此板栗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对提高板栗产量和质量综合因子缺乏研究,因此有的板栗品种虽能高产,但品质很差,不耐贮藏、风味差、抗逆性弱,这不仅对发展板栗生产不利,而且影响了出口. 一九七三年,根据迁西会议制订的“提高板栗产量质量”研究课题,我所同有单位协作进行了优良单株选择与利用的试验研  相似文献   

17.
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驰名中外的干果和木本粮食,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较高,是罗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到2005年止,罗田县种植面积已达5.6万hm2,结果面积达2.0万hm2,产量达到3 000万kg.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各种危害板栗的病虫害也相继发生,病虫害不仅造成板栗产量下降,而且影响果实的品质,降低商品价值.据调查,2005年全县主要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累计达1万多公顷,经济损失计2000多万元,造成危害板栗的病虫害种类达17种之多.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我县的板栗园的实地调查,并根据当地的生产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德县经济林建设成效张教元(安徽省广德县林业局广德,242200)安徽省广德县近几年经济林发展较快,成效显著。目前,全县经济总面积已达25万亩,是1979年的8倍。板栗由4万亩发展到18万亩,其中结果面积约8万亩;笋用林3万亩,年产竹笋300万kg;...  相似文献   

19.
中国板栗之乡镇安县,地处陕西秦岭南麓中段,盛产个大、质优的镇安大板栗,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享誉中外,成为镶嵌在秦岭深山中的一个璀璨的明珠,2000年被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之后,镇安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保障,实施《四轮驱动》战略,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使全县板栗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至2002年底,全县栗园面积达到62.75万亩,产量突破6000吨,实现人均两亩板栗园,年人均增收200元,板栗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财源。———政府推动;1997年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  相似文献   

20.
位于豫南山区的桐柏县,是河南省34个贫困县之一。为摆脱贫困面貌,县委、县政府瞄准板栗市场走俏,价格上扬的趋势,立足于当地30余万亩土层肥厚的宜林荒山荒地的自然优势,确立了依靠板栗高产开发,振兴山区经济的奋斗目标。 从1990年以来,桐柏县通过认真实施科技兴林计划,在板栗支柱产业开发上,一是采取工程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