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抗引1号是我国育种专家经多年不懈努力培育出的世界第1个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它通过将谷子野生资源中的抗除草剂基因转移到谷子栽培品种中获得的。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一、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抗引1号生育期为128天。幼苗绿色,鞘绿色,植株健壮,叶厚而深绿,株高190,茎粗0.83,穗  相似文献   

2.
沧谷6号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谷丰1号为母本、抗拿捕净育种材料K49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抗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国品鉴谷2015004)。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和抗除草剂的特点,能够通过化学间苗、化学除草实现谷子的轻简化栽培。介绍了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沧谷6号的选育经过,并对其轻简化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该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抗草甘膦大豆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3个大面积推广的春大豆品种(宁镇3号、灰荚2号和日本晴3号)为母本与3个转基因抗草甘膦品种(ARG4、ARG5和ARG6)杂交,对杂交后代F1、F2、F3和BC1的抗除草剂特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对除草剂的抗性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培育抗除草剂谷子品种是解决谷田除草问题的重要方法,现有的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在生产上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抗咪唑乙烟酸谷子种质的引进与应用,创制了一批抗咪唑乙烟酸谷子新种质和新品系,以承谷14号、承谷15号、承谷17号为例,在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都达到或超过当地主栽品种承谷13号。咪唑乙烟酸对谷田的各种杂草都有较好的防效,通过培育抗咪唑乙烟酸的谷子品种,利用咪唑乙烟酸一种除草剂就能实现谷子生产中的间苗和除草,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生产成本,对发展谷子生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受到多种杂草的影响,每年因为草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农作物总产量的10%~20%。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使用,使得农田除草变得高效,现已逐渐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此次研究完成小麦品种新春29号抗除草剂诱变,通过M0代小麦生长筛选得到M1种子,得到抗除草剂株系。完成抗除草剂小麦株系的分子鉴定,了解抗除草剂的机制,获得抗除草剂植株M2种子和抗除草剂种质资源。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培育出新种质,直接应用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种子纯度提高和种性保存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推广应用在小麦的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中,还可以将该技术辐射到油菜、大豆、棉花、亚麻以及甜高粱等能源农作物的品种选育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6.
抗除草剂谷子新种质的创制,鉴定与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对除草剂十分敏感的自花授粉作物谷子作为抗除草剂遗传改良的模型作物,将从其近缘野生种狗尾草筛选出不同的抗除草剂基因,通过远缘杂交等技术途径转移到栽培谷子中,创新出抗生强、抗性遗传稳定、属不同遗传类型、农艺性状良好、达到实用水平、单抗或复抗除草剂“拿捕净”、“氯乐灵”和“阿特拉津”的谷子新种质。在相关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拓建了综合利用新种质的系列方法,建立健全了一套不抗除草剂作物获得抗除草剂特异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沧谷7号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以济谷13号为母本,以抗拿捕净育种材料冀谷25为父本杂交,通过海南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抗拿捕净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2015 年12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国品鉴谷 201500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食味优质、综合抗性强、抗除草剂的特点,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和除草剂实现了谷子的轻简化栽培。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夏谷区及北京、河北东部、辽宁南部春谷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利用除草剂快速回交选育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以抗除草剂材料"冀谷19×SK492"为供体亲本,以当地优良品种豫谷18为轮回亲本,以回交转育为基本方法,利用喷除草剂方法对回交后代进行选择,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豫谷18中,选育出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抗除草剂油菜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抗阿特拉津除草剂油菜OACtriton和敏感油菜宁油七号为材料,比较了它们在光合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抗除草剂油菜不仅光合速率低,而且植株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内源激素明显低于宁油七号,这是制约抗性油菜光合生产能力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抗除草剂水稻与常规水稻对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耐药性差异以及探索一种针对抗除草剂水稻育种过程中快速筛选杂交后代抗性材料的方法。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咪唑乙烟酸溶液对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滨稻K1及常规水稻品种垦育60的根与叶片喷施后,测量计算其生长率及浸种后计算种子出苗率。结果表明,常规水稻的根和叶片的生长率及出苗率随着咪唑乙烟酸溶液浓度的提高迅速降低,并在较低浓度下停止生长和出苗;抗除草剂水稻的根和叶片的生长率及出苗率随着咪唑乙烟酸溶液浓度的提高先缓慢均匀降低,达到较高浓度后快速下降直至停止生长和出苗。分析数据得出抗除草剂水稻的种子、根和叶片对除草剂的耐药能力分别是常规水稻的20、90、15.7倍,抗除草剂水稻种子、根和叶对除草剂的耐力极限浓度分别为1.000%、0.900%、1.100%,2种水稻的不同部位间的耐药能力均为叶片>种子>根;利用0.03%咪唑乙烟酸溶液浸种72 h,或用0.07%咪唑乙烟酸溶液在水稻3叶1心期进行叶面喷施,可快速杀死全部不具有除草剂抗性的后代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因枪法把抗除草剂基因bar基因导入粳稻恢复系超优一号,经PCR,PCR-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且能稳定遗传;田间喷施除草剂抗性检测结果表明,bar基因在转基因恢复系及后代中均表达,表现抗除草剂,在恢复系与不育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中,高效表达,表现高抗除草剂;部分转基因植株T1代分离比符合孟德尔显性单基因的遗传规律,即3∶1规律,部分不符合。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的使用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开展非转基因的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改良迫在眉睫。以中粳616(受体材料)及抗除草剂品种金粳818、净田美占为试验材料,经除草剂(先达豆施乐,5%咪唑乙烟酸含量)浓度梯度试验筛选抗除草剂处理浓度,通过杂交、回交、自交结合除草剂耐药性筛选获得中粳616-TR,进一步分析除草剂对改良后中粳616-TR幼苗萌发及生长的影响,同时以中粳616为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浓度梯度试验结果显示,可将3 mL·L-1作为后续抗除草剂水稻筛选浓度。改良获得的中粳616-TR在3 mL·L-1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在萌发期和苗期对除草剂均有耐药性,品比试验发现中粳616-TR在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品质方面与中粳616无显著差异。综上,改良后的中粳616-TR具有品质优、稻瘟病抗性好、产量高兼备抗除草剂性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抗Liberty杂交籼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5个抗Libedy杂交籼稻喷施O.3% Liberty后的农艺性状表现分析抗除草剂杂交组合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苗期经量Liberty处理的转基因组合,成株期大田中未发现不育系株。说明利用抗除草剂基因和相应的除草剂,可有效杀死因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混入抗量Liberty杂交稻中的不育株;(2)抗Liberty杂交籼稻,生育期、株高等植株形态与原组合相仿,但产量构成因子则差异较大,最终多数组合产量水平不及原组合。本文还提出以超纯杂交技术来统称利用抗除草剂基因提高杂交种纯度的技术,并提出了如何选育转基因亲本配合力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的种植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遗传工程的显著成就是外源基因导入作物中进行表达以改进作物性状:在此领域最突出的是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与推广.它已经并将继续引起杂草防治的变化以及除草剂使用、销售及新品种开发。抗除草剂大豆在抗除草剂作物中是种植最早、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近代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活跃、也最具成效的领域,而抗草甘膦作物则是抗除草剂作物中的核心,其中抗草甘膦大豆居于首位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抗草甘膦大豆在世界上的分布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开始大面积种植,美国农民迅速接受了抗除草剂品种,种植面积不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因的稳定遗传和稳定表达是转基因水稻的必备特性,也是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重要科目。采用PCR、Southern杂交、RT-PCR、ELISA和除草剂抗性鉴定技术,对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进行遗传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ar基因已整合在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基因组中并可稳定遗传,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在表型上检测出Bar68-1对草铵膦除草剂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17.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抗除草剂ha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高保真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获得har基因片段,连接在pMD18-T中间克隆载体上,用限制性内切酶XbaI和BamHI酶切后连接到pBI121上获得pBI121-bar。用HindⅢ内切酶切含Bt-4AB基因的质粒并与pBI121-bar重组,重组质粒命名为pBI121-bar/Bt。重组质粒导人农杆菌LBA4404工程菌中,转化新海24号棉花胚性愈伤组织。PPT抗性实验证明,构建的pBI121-bar/Bt载体获得抗除草剂抗性,并筛选出PPT临界筛选浓度为3.0mg/L。  相似文献   

18.
甘蔗对螟虫抗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在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对热引1号、热引2号和ROC22号进行虫害调查。对分蘖期枯心率、拔节期和成熟期虫蛀孔数的结果分析表明,在3个不同生长时期,这3个甘蔗材料间对螟虫的抗性均差异显著,抗性依次为热引1号、ROC22、热引2号。因此,与当前主栽品种ROC22相比,热引1号可作为选育抗螟虫甘蔗品种的优良亲本,为抗螟虫甘蔗品种的选育提供良好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及其食品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抗除草剂作物的创制是植物生物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大多数抗性品种都是采用分子生物学与植物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而成,从而使每种植物细胞获得外源基因后繁殖成再生植株。在转基因作物中,发展最快的是抗除草剂作物,其中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与棉花。1993年第一个抗磺酰脲类除草剂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开始应用,1996年抗草甘膦大豆品种推广,1998年抗草铵膦大豆品种试验种植,目前虽然已创制出各种抗不同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但以抗草甘膦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如2000年美国种植抗草甘膦大豆面积3000万hm2,占…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与抗除草剂作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近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非常重要而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创制出一系列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尤其是抗广谱除草剂草甘膦的作物品种,从而不仅影响除草剂新品种的开发与筛选、世界除草剂销售市场及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且也引起作物栽培方法及耕作制度的深刻变革,促使保水、保土的免耕的顺利推进,大大降低燃料耗费及向大气中CO2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