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建华  余成蛟  辛鹏程 《养猪》2020,(2):111-112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瑞氏染色常能见两极浓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发病的重要共患传染病,易感染鸡、猪、牛等家养畜禽,常导致动物因发生出血性败血症和传染性肺炎死亡[1]。本菌常存在于多种健康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传染性肺炎或局部慢性感染等。多杀性巴氏杆菌在鲜血培养基和血清平板上生长良好,无溶血活性,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2],对小鼠和家兔有高度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唐恒德 《畜牧市场》2006,(10):58-59
猪肺疫: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为锁喉瘟或肿脖子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特征小,特定血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主要存在于猪的肺脏。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及咽喉周围组织急性炎症肿胀。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浓染,不形成芽孢,但是能形成芽膜,并有许多种血清  相似文献   

3.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认为猪肺疫有两种类型,即流行性和散发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有A、B等多种菌型,前者多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中的B型菌引起,呈急性败血性病程,死亡率达100%,以咽喉部病变为主。后者是由A型或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呈急性病程,也有慢性的,以肺部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4.
1病原及流行特点 多杀性巴氏杆菌呈短杆状或球杆状,两端钝圆,为革兰氏阴性菌,瑞氏、姬姆萨或美蓝染色后可见两极深染。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弱,普通消毒剂对本菌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猪肺疫一般是由非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5.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猪严重临床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的研究揭示,这种毒素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萎缩性鼻炎的主要因子。其他细菌也有可能产生这种毒素,并且这些细菌可能代表了萎缩性鼻炎尚未发现的一种原因。用提纯的类毒素进行免疫可保护猪免受此病侵害。应用遗传工程法可生产一种安全有效的类毒素作疫苗用。已经发明了检测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试验法,原理是检测其毒素或其基因;这就将大大有助于筛选猪群健康计划和筛选种猪群。新发现的毒素特性可加深我们对骨再成形方式的了解。应用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来研究细胞生物学已提出了一个新的和激动人心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子瘟”。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表现为肺脏、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该病分布广泛,发病率低,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健康猪群的上呼吸道常有本病菌存在。  相似文献   

7.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为条件性传染病,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中常有本菌,当卫生条件差、猪只拥挤、患寄生虫病、长期营养不良或气候骤变等时,猪的抵抗能力降低,病菌乘机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8.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治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肿脖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猪巴氏杆菌病.一般认为本菌是一种条件性病原菌,因健康猪的鼻道深处和喉头内有30.6%带有多杀性巴氏杆菌,扁桃体带菌率达36%,当猪处在不良的外界环境中,如寒冷、闷热、潮湿、通风不良、营养不良、饥饿、长途运输等,致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这时病原菌大量增殖并引起内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肺疫的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大,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本病分布很广,发病率不高,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其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有两端浓染的特性,能形成荚膜.  相似文献   

10.
猪支原体肺炎(MPS)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猪以干咳和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一般不直接导致猪死亡,但可降低猪的免疫力,使猪继发其他疾病。多杀性巴氏杆菌(Pm)宿主范围广,正常存在于多种动物的口腔和咽部黏膜,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和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大量繁殖并致病。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成员,该菌可引起多种巴氏杆菌病,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猪巴氏杆菌病的控制主要依赖抗生素,Pm易与其他病毒和细菌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1.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头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呈慢性肺炎。猪肺疫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密集饲养的条件下,经济损失更为严重,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可见于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猪肺疫病灶在屠宰场里屡见不鲜,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猪鼻粘膜的常在菌,极难消灭掉,此菌即使在健康猪群也可分离到。  相似文献   

12.
正牛巴氏杆菌病,原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俗称"锁喉"、"喉风"。甘肃甘南藏族牧民称"格赫",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1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碱性美蓝或瑞氏染血片或脏器涂片,呈两极浓染,故又称两极杆菌,两极浓染之染色特性具诊断意义。该菌抵抗力弱,在干燥空气中仅存活2-3天,在血液、排泄物或分泌物  相似文献   

13.
1巴氏杆菌病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姬姆萨液或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浓染。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者常伴随败血症;亚急性以皮肤发生特异性疹块为特征,俗称"打火印";慢性者以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为特征,该病是猪的常发病之一,对养猪业危害严重。而猪肺疫是由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锁喉风",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猪机体的常在菌群,一旦猪体抗体水平下降,就会发生本病。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耐药菌的产生以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诊某猪场患病猪的病原菌,找到防控办法,对死亡猪肺脏、气管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过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动物试验等,得知:分离菌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与巴氏杆菌基本一致;分离菌高敏药物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等,低敏药物为青霉素G、林可霉素等;乳酸菌对巴氏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攻毒小白鼠48 h内全部死亡。结论: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巴氏杆菌病,乳酸菌配合高敏药物能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16.
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及内脏器官广泛的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1岁左右的绵羊偶尔也发病,山羊较少发病。本病是当前危害养羊业比较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应当引起养殖户的注意,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1病原羊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或溶血性巴氏杆菌,此菌经常存在于健康羊的呼吸道内和病羊的血液、内脏器官、淋巴结及病变局部组织和一些外表健康动物的上呼吸道、黏膜及扁桃体内。此菌抵抗力不强,对于燥、热和阳光敏感,用一般消毒州在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17.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流行情况多杀性巴氏杆菌,是细小、两端钝圆的球状短杆菌,多散在、不能运动、不形成芽孢。该菌抵抗力弱,干燥和直射阳光很快死亡,高温立即死亡,一般消毒液均能迅速杀死,对磺胺、土霉素类敏感。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动物和人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急性的常呈败血症病变,死亡率赢慢性的多与其他疾病(猪气喘病、猪瘟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常见传染病,分布很广,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锁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急性的常呈败血症病变,死亡率赢慢性的多与其他疾病(猪气喘病、猪瘟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常见传染病,分布很广,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巴氏杆菌病,俗称"肿脖子瘟"。主要特征为败血症、咽喉及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或表现为肺、胸膜的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本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