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连敏  裴爱民 《畜禽业》2006,(12):37-37
近年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养猪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已普便推广.尤其是集约化养猪场的推广与应用日益显示出它在降低公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疾病传播以及提高良种普及速度.进而提高良种进程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登辉 《畜禽业》2007,(6):21-22
<正>猪的人工授精具有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饲养量,节省养猪成本;增加遗传性能优良的公猪的利用率,扩大良种覆盖面,加快猪的改良速度;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可以异地配种,减少种猪生殖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节  相似文献   

3.
鹤壁市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4,(3)
<正>近几年来,鹤壁市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市能繁母猪128 424头,人工授精20.692 3万胎次,人工授精覆盖率达到91.56%。1主要做法1.1指导发动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猪品种改良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加速品种更新和提高商品猪质量。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数量,提高优秀公猪的配种效率,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克服体格大  相似文献   

4.
猪场人工授精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以来,江苏省靖江市参加了江苏省良种供精推广项目。技术推广过程中,一些猪场在实施人工授精时,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施行人工授精,导致母猪受精率、产仔率普遍较低。根据近两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母猪人工授精效率,在保证公猪精液品质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5.
韦骏  莫兴恒 《畜禽业》2007,(7):19-20
<正>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  相似文献   

6.
周红军 《畜禽业》2012,(11):50-51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简单、实用、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有减少公猪饲养量、提高优秀公猪配种效率、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猪场繁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但也受到母猪生殖系统疾病发病高、受胎率低、产仔少等因素制约。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母猪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能适  黄平 《畜禽业》2005,(8):38-39
贺州市八步区是广西的养猪强区,去年存栏母猪85269头,外调肉猪1092095头。我区很重视猪的良种推广工作,首先在农村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建立猪人工输精网络,实行统一供应优良猪精液。在推广这一技术中应用猪精液井水(14~20℃)保存方法尤为必要和实用。为此,笔者从2002年4月开始至2003年10月,对公猪精液井水保存添加咖啡因的保存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10)
公猪精液质量、对母猪发情时间的把握以及输精时的操作方法等多种原因直接影响猪人工授精改良效果。部分养殖户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操作把握不好,造成改良失败,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通过实践工作,分析总结了提高猪人工授精改良效果的技术措施,以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象忠 《畜禽业》2006,(6):24-25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徐志洪 《畜禽业》2005,(10):14-15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器械的方法采取公猪的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子宫内从而使其受孕的一种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市自70年代开始引用猪人工授精技术以来,逐步推广应用到各乡(镇),现在我市的大部分乡(镇)、商品猪场采用这一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周春宝  陶勇  汪劲能  王伟 《畜禽业》2006,(19):48-49
在商品猪生产中,杜洛克猪用作父本与地方猪杂交,可以明显地提高地方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因其较耐粗饲、抗病力较强,在高海拔地区特别受欢迎;在平原地带和沿海地区,杜洛克猪一般都作为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1]。但在夏季,长期高温造成公猪的精液品质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致使母猪受胎率下降[2、3]。为此,作者分析了海南某人工授精站从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114头杜洛克公猪精液品质数据,研究杜洛克公猪不同季节精液品质的变化,从而为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特别是夏季,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其繁殖力。1材料与方法1.1种猪场所处…  相似文献   

13.
唐厚贵  徐峰 《畜禽业》2010,(7):44-45
<正>随着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有序推进,我站被主管部门指定为猪人工授精供精中心,承担全区能繁母猪配种任务,2009年初已陆续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种公猪31头。我们组织技术人员,采用诱导、移身和综合调教方  相似文献   

14.
郭苓 《畜禽业》2013,(7):57-59
<正>宝应县年饲养能繁母猪2.5万头。2001年以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仿生输精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原来的54%提高到86%,窝均产仔10.8头,育肥到100kg比本交平均缩短了20d。生猪良补项目实行免费供精,社会劣质种公猪由于收费高而被自然淘汰,大中型养殖场停止了饲养种公猪  相似文献   

15.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6.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疫病传播等很多优点。从1985年开始,辽宁省凌源市在三道河子等22个乡镇筹建猪人工授精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并实行送精到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从种公猪的保健、精液处理、运输、输精适宜时间的判定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养猪户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11)
<正>1母猪不受孕的原因分析母猪不受孕的原因很多,根据笔者多年的猪人工授精经验,现总结出母猪输配不上的主要原因。1.1种公猪及精液方面使用有病公猪及质量较差的精液输精,是母猪输配不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贵莲 《畜禽业》2006,(11):29-30
现代化养殖生产已进入微利阶段。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猪粮比价持续走低,刚刚超过5.5的盈亏点,猪的盈利不能指望猪价的上涨,只能靠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来实现,而母猪的繁殖力决定着猪场的生产效率,是猪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所以应特别重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1建立高繁殖力的群体1.1选择高产品系、繁殖力高的母猪作种用在生产中,要选择高产品系(如瑞系、法系大白、长白和湖北白猪等),也可用国内高产母猪与国外良种公猪的直接杂交(子代母猪作为种用),以提高繁殖水平,另外,要对母猪多世代繁殖成绩信息资料选择高产…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1)
<正>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辖19个镇,381个村,农户9.4166万户,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农业县。生猪生产是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生产的仔猪个大、强壮、欢实、抗病力强、成活率高而闻名周边省市。这些优良猪种得益于该县良种猪的引进及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该县人工授精技术始于2008年,从开始的种公猪饲养户自采自配,到近两年  相似文献   

20.
猪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疫病传播等很多优点。从1985年开始,辽宁省凌源市在三道河子等22个乡镇筹建猪人工授精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并实行送精到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从种公猪的保健、精液处理、运输、输精适宜时间的判定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养猪户的认可,送精半径不断扩大.到2006年实现了猪人工授精统一供精.即网络化体系建设。猪网络化体系建设是个链条工程,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前功尽弃或事倍功半。现将保障猪人工授精网络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