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犬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妊娠和哺乳阶段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极易发生产后综合征。常见的有产后低血钙症和产后感染。本文所述病例为产后缺钙、恶露不净继发的急性感染,经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因生殖系统物理性损伤及感染、内脏器官收缩复位变化、心理及生理性突变应激等导致其产生的一系列的病理性变化,如产后不食、产后高热、产后便秘、产后出血、三炎症、产后急性脱钙等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表现。养殖者、管理人员争取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上述产后产科疾病,对促进母猪产后尽快恢复健康体况、保障新生仔猪壮仔率和成活率有积极意义。称其为"母猪产后综合征"是因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多重感染、混合感染现  相似文献   

3.
李海侠 《山东畜牧兽医》2007,29(2):19-19,41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其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和八月,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鹿产后营养衰竭综合征白春来(新疆石河子西公园,832000)我园在饲养天山马鹿过程中,遇到母鹿因年龄小偷配,繁殖早,引起产后营养衰竭综合征病例,经治疗痊愈,报告如下。1概况该鹿系我国自繁自养,1993年8月11日出生,一直与成年雄鹿混养在一起,体格...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又称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猪场、个体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诱因较多、机理较复杂,一旦发生,给饲养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一般发生在母猪产后2~4 d内,不具有传染性,呈散发,四季均有发生,盛夏更高发,特别是应激之后。母猪产后3 d内要密切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损失。1临床症状发病母猪食欲减退、不食,精神差,体温稍高或正常;常伴有便秘,排出黑褐色干便,表面附有黄白色黏液;乳房中无乳或有极少的稀薄乳汁,个  相似文献   

7.
<正>无乳综合征,又称泌乳失败,产褥热,母血症性无乳症和乳腺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为母猪产后的常见多发病。尤其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的当下,此病流行和普遍甚重。此病多见母猪产后的1~3d,夏季产仔较多的室内多发。1病因分析夏季将至,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又到高发季。分析此病的诱因,与遗传和品种;营养和饲料;胎次和母猪日龄;病原微生物感染;不良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善;母猪和仔猪的影响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母猪产后无乳的病因复杂,应根据地方实际情  相似文献   

8.
刘东军 《中国猪业》2009,4(4):47-49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又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也称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该病是规模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引起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提高,严重的甚至整窝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母猪产后发生的一种以无乳为特征的疾病。散养母猪一般发生较少,规模密集饲养的母猪时有发生,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该病发生,对种畜繁育和基础母猪的生产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和经济损失。母猪产后无乳是指母猪产仔后12~48h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此病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发病母猪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因治疗方案欠妥,导致病程延长,常因仔猪不能及时吃上初  相似文献   

10.
产后瘫痪是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产后消化不良综合征、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叙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阐述了其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综合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早(产后8小时以内),病程进展快,病情严重的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牛发病后12~48小时内死亡,个别在发病几小时死亡.若及时治疗则90%可痊愈或好转,但有些可复发.预后良好的标志是治疗后体温较快回升,如果继续下降,则预后不良,复发者往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母猪无乳综合征又称产褥热、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它是指母猪产后泌乳期发生障碍.具体表现为产后母猪少乳或无乳,母猪厌食、精神沉郁、昏睡、无力、便秘、乳房肿胀,对仔猪感情淡漠.该现象多见于产后1~3 d,它是产后母猪常发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以及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规模养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4.
犬子宫蓄脓是指子宫腔内蓄积脓性或黏液脓性液体,并继发感染病原微生物,使子宫内膜发炎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发情、配种及产后。该病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大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也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是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该种疾病主要造成母猪产后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同时也会影响母猪产后正常的恢复和生长发育,严重的影响到母猪的正常发情,最终导致母猪被淘汰。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提高养猪场生产效益。本文就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梳理,随后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和治疗经验提出了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具体防控措施,为今后的养猪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1坚持产后监控措施,及时治疗繁殖疾病为使产后奶牛顺利及时地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我们坚持中心制定的"奶牛产后监控措施"。使胎衣恶露及时排出,净化子宫内环境;产后监控措施中的"一检"、"二检"、"三检",可对奶牛繁殖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冶疗。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我国养猪业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母猪产后少乳或无乳为主要特征,可引起仔猪消瘦、生长缓慢、高死亡率,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笔者从中兽医辩证论治角度分析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和预防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