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夏季,是果园管理的关键季节。主要管理作业项目有土壤管理、修剪、防治病虫害、果实采收等。一、土壤管理 1.追肥。6月初,要给桃、杏、李、樱  相似文献   

2.
现代竹业栽培的土壤生态管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定义森林土壤生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竹林土壤管理的历史,分析了现行竹林主要经营措施对土壤生态质量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竹林土壤生态管理领域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土壤样品库建设是加强土壤样品保存、管理和利用的重要举措,山东省生态环境土壤样品库于2019年建成,是存储、管理和利用山东省不同历史时期土壤样品的基础设施。山东省生态环境土壤样品库的建成,实现了全省土壤样品及土壤样品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也为各地建设本地区土壤环境样品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提出了收集土壤样品入库:对土壤污染物含量和形态进行长期追踪监测的要求,以摸清山东省有关区域土壤污染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为全省土壤环境保护决策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科学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影响我省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发展中的土壤管理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为今后我省防护林体系中的土壤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科学合理的施肥及土壤管理 (一)土壤管理:优质、高产园的土壤大都具有深厚、疏松、肥沃等特点,根际生长层有机质含量高达1%以上,因此,土壤管理要全部采取清耕制管理。  相似文献   

6.
崔国忠 《防护林科技》2012,(1):62-63,70
通过对酒泉市枣树管理中适用的田间间作、翻掘树盘、中耕除草、覆草保墒等4项土壤管理技术措施的试验观测,研究分析了土壤管理技术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促进作用。试验表明,采取上述土壤管理技术综合措施的枣树,生长量提高了243.6%,产量提高了206%,对枣树生长量和产量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辽西北地区经济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生草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林下清耕则更利于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的积累和转化;喷施除草剂的生态效应综合评价最差。  相似文献   

8.
1核桃幼树管理 1.1土壤管理一般以夏季和秋季进行。夏季要进行浅锄,及时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深度不超过10cm,锄下的杂草在树下腐熟,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杂草争夺水分、养分,促进幼树的生长发育。秋季要深翻土壤,时间在树落叶后,土壤上冻前进行,浓度为25—40cm。  相似文献   

9.
红松无性系果林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根据红松生物学特性,提出了树体管理、土壤管理、花粉管理、透光抚育和嫁接苗移栽等红松无性系果林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呼吸是碳平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其他生态系统,农田土壤呼吸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更为频繁,这使得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具有复杂性和必要性。鉴于此,本文简要综述了我国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进展及其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4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松荷混交林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水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营养元素积累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具有良好土壤培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碳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因素、测定、周转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四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进展。同时,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微生物量碳是土壤碳素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土壤有效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因素、测定、周转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四个方面综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研究进展。同时,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育苗基质对湿地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中火烧土含量和过磷酸钙含量是影响苗木生长量的主要因子,特别是火烧土,对后期苗木的生长起到关键作用。蛭石因改善了红壤的通气性,利于根系在土壤中呼吸,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从不同基质育苗结果得知,基质Ⅰ(火烧土60%、松林表土40%、过磷酸钙5%)育苗效果最为理想,平均地径、平均树高以及生长量的积累均达到最高。基质Ⅰ的平均地径和苗高分别为基质Ⅵ(深层红壤80%、松林表土20%)的1.23倍和1.36倍,是基质Ⅴ(深层红壤60%、松林表土20%、蛭石20%)的1.20倍和1.27倍。基质Ⅰ和基质Ⅱ(火烧土40%、深层红壤20%、松林表土40%)、基质Ⅴ、基质Ⅵ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分形理论在土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系统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动态性特征,是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分形理论作为一门新兴的非线性科学,应用于土壤学科已有十几年的历史。文章介绍了分形理论在土壤学的应用,包括分形理论在土壤颗粒重量、土壤颗粒表面积、土壤颗粒体积以及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动力输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伐抚育强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土壤层的物理性质变化情况。选取指标主要包括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以及土壤总孔隙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林下土壤容重持续下降,其中0-10cm处的土壤容重相比未伐林分分别下降3.2%、5.2%、5.7%;lO-20cm处分别下降1.6%、1.6%、3.9%;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总孑L隙度等指标也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对研究结果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间伐抚育对落叶松林土壤层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变化影响显著,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孑L隙度的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北京、伦敦的城市森林和河南长江流域山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流失率、土流失率及水土流失率进行了计算比较,得出了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是考查城市森林水土流失较好的指标。从而可以运用该新指标来考查城市降水流失率和水土流失率。  相似文献   

18.
浏阳大围山土壤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阐述浏阳大围山森林土壤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明了大围山各类土壤的理化性质、肥力特点及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大围山土壤土层深厚,质地较轻,pH值为4.5∽5.4,养分丰富,N、P、K含量较高;大围山土壤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在海拔1100m以上的山间盆地和凹地间有草甸、沼泽土分布。  相似文献   

19.
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中国森林土壤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森林土壤资源利用状况, 不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导致的土壤性质退化、恶化以及荒漠化给森林土壤资源乃至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 指出我国人工林土壤资源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阐明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五大林区森林土壤资源的重要性及其技术途径; 论述了自1978年以来, 我国改良不良立地条件区域和恢复植被所取得的成就, 提出了合理保护、开发和利用森林土壤资源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理化指标空间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祁连山青海云杉分布带不同土壤剖面(0~40 cm)及不同海拔梯度上(2 500-3 100)土壤的温度、有机质、容重、水分等特征的分析,揭示土壤特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土壤温度随剖面深度的增加和海拔梯度的上升,都表现为明显的增大趋势。在0-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35.2±24.6)g/kg、(111.2±14.3)g/kg、(91.7±12.9)g/kg,变异系数分别为18.23%、12.83%、14.10%;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土壤容重在剖面层次上具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在海拔梯度上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小;土壤水分在0~40 cm土层内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海拔梯度上表现为波动变化,无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