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寄主转换方法研究了冀西北坝上地区几种蚜虫优势种对菜豆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桃蚜、瓜蚜(棉蚜)和菊姬长管蚜转接到露地菜豆 的花、嫩尖、嫩叶等部位上仅能存活6~8 d,不能在菜豆上建立种群。室内寄主转换试验表明,取食菜豆嫩荚的蚜虫存活率明显低于取食茎部嫩尖的 蚜虫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蚜虫侵染对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西瓜抗蚜机制。【方法】以抗蚜种质‘砧木4号’、‘KY-2’和感蚜种质‘中10海抗’、‘148’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分析蚜虫侵染后不同抗蚜性西瓜幼苗叶片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防御酶(PAL、POD、CAT和SOD)活性的变化,探讨西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在蚜虫侵染后,4种西瓜材料的脯氨酸、MDA含量和防御酶活性较对照均有升高,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除‘148’外其他3个材料较对照均下降。接种蚜虫后,抗蚜材料脯氨酸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蚜材料,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而‘中10海抗’MDA含量显著高于‘砧木4号’、‘KY-2’;‘KY-2’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感蚜材料。【结论】蚜虫侵染后不同抗性西瓜材料之间脯氨酸、MDA、可溶性总糖含量及PAL、POD、CAT和SOD活性变化与其幼苗抗蚜性紧密相关,可作为西瓜抗蚜性评价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木霉HT-03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木霉HT-03孢子悬浮液处理番茄幼苗,结果表明,木霉HT-03孢子悬浮液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孢子悬浮液50倍液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木霉HT-03对番茄幼苗POD、PPO及SOD活性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液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较大,对POD活性影响最明显的浓度为50倍液,SOD活性在处理后第4天开始增加,第7天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切花月季‘坦尼克’(Rosa hybrida‘Tineke’)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和一氧化氮(NO)对其衰老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0.5μmol·L~(-1) ABA溶液瓶插处理的切花月季瓶插寿命和花径明显高于蒸馏水处理(对照),而1.0和2.0μmol·L~(-1) ABA处理的花径显著小于对照。150μmol·L~(-1) 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瓶插处理的瓶插寿命明显高于对照,比对照高70.7%。NO合成抑制剂钨酸钠(Na2WO4)抑制了ABA对瓶插寿命和花径的促进作用,说明ABA延缓切花衰老需要NO的参与。进一步分析表明,ABA处理保持了切花月季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而NO合成抑制剂钨酸钠抑制了ABA对含水量的保持。此外,ABA处理明显提高了切花月季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相反,钨酸钠抑制了ABA这一作用,表明ABA提高切花月季抗氧化能力需NO的参与。综上,NO参与了ABA通过保持水分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延缓切花月季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ABT-6号生根粉对香水月季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和平"和"墨红"2品种香水月季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用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200mg/kg ABT-6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1.5h,探索ABT-6号生根粉对香水月季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浓度ABT-6号生根粉处理,对2品种香水月季生根时间、根长、根数、根活力以及POD活性均能产生影响,以100mg/kg为最佳处理,"黄和平"和"墨红"2品种香水月季生根时间较对照缩短69%和89%,根长、根数、根活力以及POD活性较对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对瓶插月季呼吸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 SNP) 为一氧化氮供体, 研究了NO及其清除剂PTIO (2-phenyl-4, 4, 5, 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 处理对切花月季瓶插过程中生理变化及呼吸作用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0.1 mmol·L-1 SNP释放的NO可以降低月季切花的萎蔫率, 延长瓶插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量, 抑制COX (细胞色素氧化酶) 、AO (抗坏血酸氧化酶) 、PPO (多酚氧化酶) 活性, 抑制月季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 延缓二者跃变高峰的出现, 延缓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升高, PTIO的处理提高了上述SNP处理下COX、AO、PPO的活性, 提高了呼吸速率, 促进MDA含量和膜相对透性的上升, 但抑制了乙烯的释放, 初步说明NO可能参与衰老过程中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酶的活性调节。  相似文献   

7.
硅化物处理对甜瓜白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金香甜瓜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硅化物对白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硅化物处理浓度较高时,对甜瓜幼苗叶片有一定的药物伤害,相同浓度条件下,硅酸钠伤害最大;其次为正硅酸;纳米氧化硅伤害最小。硅酸钠、正硅酸和纳米氧化硅能显著降低白粉菌初生芽管的萌发,并能显著提高甜瓜对白粉病的抑病率。3种硅化物处理可显著降低甜瓜白粉病的严重度,提高对白粉病的防效,其中硅酸钠防效最高;其次为正硅酸;纳米氧化硅防效最低。硅酸钠处理可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和β-1,3葡聚糖酶(GLU)的活性,起到诱导抗性作用;纳米氧化硅处理对POD活性没有影响,不具有诱导抗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商品保鲜液对切花月季的保鲜效果,以月季‘卡罗拉’(Rosa hybrida'Corolla')为试材,采用瓶插的方法,设置花之寿、可利鲜、花伴侣营养液和自来水4种处理,研究月季的瓶插寿命、花径、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结果表明:花之寿延长了月季的瓶插寿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切花月季的花径变化率、水分平衡值和鲜重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美洲南瓜枯萎病菌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对幼苗的影响,研究了病原菌产毒的条件以及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在pH值=7的Czapek培养液中24 h连续光照、振荡培养15 d时,产毒效果最明显,对美洲南瓜种子胚根生长抑制率最高,毒素粗提液亦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80%的病原菌毒素粗提液,对美洲南瓜株高、茎粗和根长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处理11 d时,80%毒素粗提液处理下,美洲南瓜幼苗根系和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分别达到62.71%和62.31%;叶片MDA含量为对照的2.61倍,叶片PAL活性最高,为84.25 U·g-1,是对照处理PAL酶活性的2.09倍。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是月季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的常见病害,多发于冬季大棚及冷库的花朵及花枝上.传统上常用杀菌剂来防治,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试验利用BYM制备的有机物发酵液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喷施发酵液的防治效果较雷多米儿及水分别降低14.82%、62.11%,而在花杯高度、花杯直径、花枝高度、叶片面积及插瓶寿命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同时还通过对发酵液的过滤分离、微波处理、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抑制等方面的试验,表明发酵液的防病机制是:发酵液中具有抑制病源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以及促进、保护月季叶片细胞的物质,一方面抑制孢子的萌发及菌丝的生长,另一方面提高植物的活性、降低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危害;同时发酵液中的活性菌占据植物表面的生长生态位,降低病原菌在植株表面的附着,从而抑制月季灰霉病的发生.试验对保护地切花月季的灰霉病防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耧斗菜为研究材料,以桃蚜为供试昆虫,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桃蚜经不同生育期、不同浓度的耧斗菜全株乙醇粗提液处理后的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采用R语言分析了显著性差异并计算了毒力回归方程,研究了耧斗菜乙醇粗提液对桃蚜的室内触杀活性,以期为耧斗菜作为植物源杀虫剂新来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耧斗菜全生育期的乙醇粗提液对桃蚜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花期的杀虫活性最高,显著高于结实期和苗期;48 h毒力回归方程为y=1.57+2.22x,R2=0.87,LC50=35.1 mg·mL-1,72 h毒力回归方程为y=1.5+2.53x,R2=0.9,LC50=24.2 mg·mL-1。  相似文献   

12.
李玲 《北方园艺》2011,(9):57-59
以切花月季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对切花月季产量、品质的影响,探讨了与日光温室配套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环境条件下,Black Beauty、Frisco、Pretty Girl、Dream、Golden Gate 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Black Beauty的产量最高,泥炭是切花月季的最适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3.
以切花月季‘Samantha’为试材,明确了外层花瓣主要在花朵开放前期扩展。从花瓣中克隆鉴定了3个具有α亚族扩张素保守特征域的基因:RhEXPA5、RhEXPA6RhEXPA7。在月季花朵1 ~ 6级的开放过程中,3个扩张素蛋白基因都有表达,其中RhEXPA7的表达与花瓣快速扩展密切关联;在2级花朵花瓣中RhEXPA5RhEXPA6的表达几乎不受乙烯影响,而RhEXPA7的表达被乙烯显著抑制。进一步利用35S启动子在拟南芥中过表达RhEXPA7,采用外源ACC处理可明显增加转基因植株幼苗的根毛密度;转RhEXPA7基因种子萌发对ABA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而对NaCl的胁迫耐性明显增加。RhEXPA7与月季花朵开放中花瓣快速扩展进程密切关联,参与了乙烯信号的响应,并可以提高过表达拟南芥的胁迫耐性。  相似文献   

14.
月季响应黑斑病的早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月季抗黑斑病的相关基因,探究月季抗病分子机制,以月季高抗黑斑病品种‘粉和平’叶片为材料,采用单孢子离体接种法对其接种黑斑病菌,以接种24、48和72 h的cDNA等量混合样为检测子,以相应对照的cDNA混合样为驱动子,构建抑制差减杂交文库。挑选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BLASTx比对分析,获得37条非冗余EST序列,其中32条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具有同源序列。将获得的EST序列导入相应样本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以其在两个样本中的RPKM比值作为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后,上调表达基因涉及信号识别、离子转运、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及苯丙烷代谢等方面,其中以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的基因数最多。这一结果说明月季抗病是通过多基因的协同作用实现的,活性氧清除、光呼吸途径和苯丙烷代谢途径在月季抵抗黑斑病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改良蒜’品种带蒜瓣基部的茎盘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的MS培养基上采取分步筛选法筛选大蒜抗病变异系,并诱导形成小鳞茎;对小鳞茎繁殖的幼苗叶面喷施病菌粗毒素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改良蒜’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抑制作用,粗毒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抗病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病菌粗毒素浓度为30%;在粗毒素浓度10%、20%和30%的培养基上依次分步培养筛选获得了抗紫斑病变异系。粗毒素接种抗性鉴定表明,抗性系幼苗的抗病性比对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当地红色切花玫瑰为试材,运用了烘箱(65℃)加热干燥和玻璃干燥箱常温干燥2种干燥方法结合护色剂的试验处理组合,进行玫瑰干燥花护形、护色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玫瑰干花制作中,干燥方法及护色剂对花材的干燥质量有一定影响.在试验条件下,包埋剂选用变色硅胶与脱脂棉、护色剂为5%柠檬酸与甘油(柠檬酸与甘油的比例为1:1)、浸泡时间为5 h时、置于干燥箱 1 d,其干燥花在形态和颜色上与鲜花最接近,最具观赏性.  相似文献   

17.
以"艳粉"、"雪山"、"戴安娜"切花月秀品种为试材,通过对3种2 a生切花月季进行压枝处理,研究压枝对不同品种切花月季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艳粉"和"雪山"压枝后能提前发枝时间,促进花枝伸长增粗,使花蕾饱满,但发枝数减少。但对"戴安娜"压枝后没有明显的促进花枝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诱集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猛  郅军锐  姚加加  马纯 《北方园艺》2010,(10):186-188
研究了7种不同颜色粘虫板在贵阳地区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粘虫板对不同颜色的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成虫的诱集效果不同,在白色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最嗜好的颜色为黄色;粉色粘虫板对粉色切花月季上的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最好;在红色切花月季上,西花蓟马则最偏好蓝色。另外,对于同一种颜色的粘虫板来讲,其在不同颜色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也有所不同。黄色粘虫板对红色和白色切花月季上的西花蓟马诱集效果差异不显著,且都明显优于粉色切花月季;粉色粘虫板在粉色切花月季上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最好;蓝色粘虫板在红色切花月季上的诱集效果明显优于粉色及白色切花月季。  相似文献   

19.
微型月季茎段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北方园艺》2011,(14):114-116
以微型月季茎段为外植体,根据诱导出萌发芽的芽数及继代扩大繁殖的丛生芽的多少,筛选出适合微型月季茎段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侧芽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1.2 mg/L+NAA 0.05 mg/L;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0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