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庆  孙爱芹  徐克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27-19828
运用PLC和MCGS设计了一套温室监控系统,系统实行2级监控,底层系统采用PLC监控,实时采集温室环境数据,并根据上位机指令对执行机构进行操作,从而调节到作物生长的最佳工况。上位机监控软件实时显示温室的环境参数,并通过与PLC之间的通讯连接,实现执行机构的动作,实现了系统的实时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在各个生长期所需的CO_2浓度不同,在室外生长时很难对其进行调控,而温室大棚的密封性为CO_2浓度的调控提供了条件。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理论温室大棚内多环境因素综合控释CO_2气肥系统。以作物所处环境的光照度、温度、湿度三因素作为模糊系统的输入,以适宜当前作物生长的CO_2气肥浓度为模糊系统的输出,建立了Mamdani型多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作为控制器,结合温室环境传感器以及上位机、下位机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通过查询模糊控制规则表的方式,对温室大棚内的CO_2气肥浓度合理的进行控释。结果表明,该系统对CO_2气肥的输出要比阈值控制方式更接近作物生长需求规律,并且系统抗干扰能力强,反应速度快,有较强的鲁棒性,有效地提高了温室作物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温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大、温室内传感器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多,且不易连栋管理的现状,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核的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系统采用CAN总线技术对连栋大棚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及光照度等进行智能控制,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上位机控制,增强了温室大棚的智能化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业温室分布地域广、分散的特点,设计了基于Modbus-RTU和GPRS通信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系统由西门子S7-200 SMART PLC、触摸屏、GPRS模块和上位机服务器构成,利用Modbus-RTU采集现场温湿度、光照度等传感器的实时信号,并在触摸屏进行实时显示以及实现多种模式下的手动控制;通过GPRS模块把采集到的信息远程传送至上位机服务器,对信息进行接收和综合分析处理。现场测试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足花卉温室远程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小型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可以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使作物生长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设计了一种小型温室环境调控系统,实现可调可控适宜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该系统由环境控制器、作物生长影像仪和上位机软件组成。控制器采用PLC实现,通过控制器采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等环境信息,控制加热器、加湿器、卷帘、湿帘、水泵、风机、微喷、通风和补光灯等执行设备,达到现场调控温室环境的目的;作物生长影像仪通过定点摄像头扑捉作物生长图像,观察作物生长态势;上位机软件主要用于实现远程控制、历史数据查询与数据导出等功能。该系统经过试验验证,可以实现温室环境的温湿度调控。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设计了一种集监控、管理于一体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其下位机部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再将信息通过GPRS无线传输发送给上位机部分进行实时显示更新并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和预警功能,达到对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化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温室悬挂喷施机效率,实现单台机器对温室全方位覆盖,设计基于PLC通信的温室悬挂喷施机跨垄作业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IEMENS PLC 之间的PPI通信及SIEMENS PLC与Delta变频器之间的MODBUS通信方式,结合多传感器位置融合技术,通过主从PLC通信编程,对动作流程进行决策,实现了温室悬挂喷施机全自动换轨。在温室环境下对换轨作业精度与单次换轨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换轨车行驶速度为0.15 m/s时,作业精度<1 mm,单次换轨时间为185s。与人工换轨相比作业精度大幅提高,单次换轨时间明显缩短,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8.
温室环境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及精细农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全自动化的温室控制装置.本文简要叙述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应用的几种自动化温室控制方式:基于单片机的温室环境因子控制、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基于单总线技术的农业温室控制系统、多目标日光温室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以局域网为工作环境的温室控制系统、基于PLC的温室控制系统.并简要分析了温室自动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智能水肥灌溉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农业产量及品质与农业投入同步增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发智能水肥灌溉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传感器采集温湿度、电导率/pH值等农作物生长参数,由数据采集无线传感网络发送至上位机专家决策系统,再经决策后由上位机发送指令控制以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高产、高效、精准灌溉智能化灌溉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中,对温室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C02浓度及光照度等的有效控制是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及高效的关键环节。设计了温室总体控制方案,应用S7-CPU226、EM231和HMIMOY等设备构建了PLC温室控制l系统,编写了各执行机构的控制程序和模糊算法相关程序,并应用winccflexible组态了该控制系统的监控画面。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对温室中温度、湿度、CO2浓度及光照度等环境因子的有效控制,实现对温室中各参数的实时监控,较好地满足温室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蒋兴加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2,(23):108-111+115
基于温室大棚的控制要求和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优势,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DCS的控制站,以具有MODBUS通讯的智能仪表作为现场控制层,实现工艺过程的状态和参数的分散控制。以触摸屏作为上位机,实现工艺流程、参数集中监视、集中操作和集中管理。分析温室大棚作物生长与环境参数的规律,基于总线通讯和模糊控制策略,确保温室大棚实现智能、高效、精细化管控。  相似文献   

12.
温室环境信息采集控制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对温室内部环境参数的调控使作物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生产者收入。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调控具有地域和时间差异性、参数变化滞后性、环境因子耦合性等特点,所以对控制程序要考虑诸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一种以温室内温度和湿度为主要调控目标的信息采集以及多条件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13.
温室控制系统根据温室作物生长的种类自适应控制温室。包括温室环境控制信息分控系统和温室控制装置。温室环境控制信息系统包括:温室内作物生长信息接收装置及安装在温室内的传感器信息和执行机构的信息;根据温室内作物生长的类型,有效地监控温室内部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和控制整个温室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PLC应用的日益广泛,利用计算机和PLC开发出个性化的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广大用户的迫切需要。用高级语言编写的通信软件适用于一些小规模的、比较简单的控制系统,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投资,而且实践表明系统稳定,通信简单。文章根据实际工程,探讨基于VB平台下PLC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环境因子对温室的作用非常重要。为了能有效的直观的了解温室的环境状况,本文设计了一种智能温室上位机监控系统。该温室上位机监控系统能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温室内的相关数据,对温室的调控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热带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的现状,设计了一个基于Zig Bee/RS232的作物生长环境信息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Zig Bee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模块和上位机组成,采用组态软件处理数据。系统能够监测环境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和CO2浓度;能够将采集到的数据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实时显示、存储,数据存储后可以在不同数据库间共享。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传输数据准确,适用于农田或温室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运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来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微气候条件,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农业温室,实现农业温室的自动控制。结合我国现阶段温室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以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传感器等作为硬件基础,LabWindows/CVI为软件基础,研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环境因子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该方案将虚拟仪器应用到温室环境因子的检测, 以软件为核心,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并可提高分析精度;良好的虚拟仪器软面板增强了与外界的交互性;系统易于扩展,可灵活满足用户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温室环境控制自动化程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运用一定的工程措施,来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微气候条件,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农业温室,实现农业温室的自动控制。结合我国现阶段温室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温室内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以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传感器等作为硬件基础,LabWindows/CVI为软件基础,研究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环境因子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该方案将虚拟仪器应用到温室环境因子的检测,以软件为核心,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处理能力,并可提高分析精度;良好的虚拟仪器软面板增强了与外界的交互性;系统易于扩展,可灵活满足用户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农耕体验型消费的发展,设计一种基于模块化的智能温室,温室建筑结构易于搭建、拆除和复用。温室内配备有单片机系统作为终端下位机,可采集农作物环境参数并通过WiFi模块进行网络上传;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PC端远程上位机可接收下位机上传的数据,也可向下位机发送控制指令,上位机端的虚拟仪器前面板可以显示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数值,并含有开关、旋钮等输入控件,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情况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20.
王茹楠  魏凯 《甘肃农业》2014,(12):88-90
考虑到传统温室管理比较费时费力,提出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技术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无线发送至中央控制机,专家决策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制定关税决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温室信息远程共享。设计了以PC机为上位机,PLC与HMI为交互平台的控制系统,对温室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当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进行警报。经过灌水试验,该系统节水效果显著,节省劳动力,运行稳定且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