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是疾病多发的一年,老病不断,新病暴发,病情复杂,混合感染,损失极大。老病一直难以控制:猪瘟、附红细胞体、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相继又出现猪圆环病毒病,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新病。1疾病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期,我市某猪场发生以呼吸道症状、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猪圆环病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大型猪场的发病情况,笔者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6个年生产能力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猪的发病、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发病率和死亡率,种公猪分别为10.0%、3.3%,生产母猪为8.4%、1.8%,哺乳仔猪为20.7%、8.9%,保育仔猪为10.7%、5.9%,育肥猪为8.5%、2.1%。应用实验室血清学方法对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布鲁氏菌病等14种疫病进行了检测,猪场各生产环节经免疫的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和支原体肺炎5种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76.3%以上;查出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布鲁氏菌病等9种感染疫病,其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7.5%、37.0%、35.1%、32.6%、29.3%、26.6%、1.6%、1.3%和0.5%。猪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各感染疫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也不尽相同,并且两病或多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些养猪基地、养猪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的猪群中存在猪传染病,主要有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猪支原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猪肺疫、钩端螺旋体病、猪链球菌病、弓形体病、附红体病等,其中猪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细菌性呼吸道传染性疫病较常见。此类细菌性病原能单独感染,也可能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发病,使疫病临床诊断与防控难度增加。为了防止此类疫病的危害,应根据疫病预防为主、源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圆环病毒与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已成为各大养猪场较常见、危害严重的疾病。本文介绍了1例猪圆环病毒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羊支原体感染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养羊国家和地区,山羊支原体病主要有传染性无乳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等。虽然这些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低,但却给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简述了无乳支原体、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簇和结膜支原体等几种在临床上主要感染山羊的支原体,以及它们感染病畜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7.
通过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张掖市农区5县区年饲养300头以上的300个规模养猪场户猪的发病、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调查育肥猪127 241头,其中发病16 250头,死亡3 543头,发病、死亡率分别为12.77%、2.78%;应用实验室血清学方法对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支原体肺炎、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布鲁氏菌病等14种疫病进行了抽样检测。在各县区中,经免疫的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支原体肺炎4种疫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24%、75.59%、81.39%和75.23%,经其父母代免疫而自身未免疫的伪狂犬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0.93%,查出细小病毒病、副嗜血杆菌病、衣原体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弓形虫病、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胸膜肺炎、布鲁氏菌病等9种感染疫病,其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2.82%、35.14%、38.56%、31.73%、28.49%、26.36%、2.81%、2.87%和1.16%,并且两病或多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因很复杂,卷入的病原体也越来越多,猪场猪呼吸道病严重时应考虑圆环病毒(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猪喘气病)等疾病的感染,而且是以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为主;病毒感染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为主,导致猪只病情严重,死亡率大大增加.一旦环境、管理和营养等方面发生应激,就会很快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以来,全国散发或区域性暴发流行猪高热病,给养猪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导致猪高热病的原因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变异毒株继发病毒性疾病:猪瘟、圆环病毒病-Ⅱ型、细小病毒病等:继发细菌性疾病:支原体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腹肺炎、巴氏杆菌病、链球菌病等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育肥猪、母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引起猪呼吸道综合症的原因很复杂,卷入的病原体也越来越多.猪场猪呼吸道病严重时应考虑圆环病毒(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SS)病毒、猪伪狂犬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猪喘气病)等疾病的感染,而且是以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为主;病毒感染继发或并发细菌感染,导致猪只病情严重,死亡率大大增加.一旦环境、管理和营养等方面发生应激,就会很快继发感染其它病原菌.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8,(6)
为了解平顶山市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现状及其混合感染情况。采用ELISA方法首先对8个乡镇22个养殖场户562份血清进行副猪嗜血杆菌病检测,其中384份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阳性,然后对此384份副猪嗜血杆菌病阳性血清进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群体流行率为72.73%(16/22),副猪嗜血杆菌病个体流行率为68.32%(384/562),384份副猪嗜血杆菌阳性血清中,H1N1亚型猪流感、猪支原体肺炎、猪圆环病毒病2型、猪链球菌病2型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阳性率分别为35.42%(136/384)、47.39%(182/384)、54.17%(208/384)、38.54%(148/384)和48.96%(188/384)。平顶山市养猪场户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混合感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当地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高热病”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猪流感、猪蓝耳病、非典型性猪瘟、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肺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弓形虫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临床上常见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与支原体或弓形体等混合感染,以及猪圃环病毒与其他病毒和(或)细菌等多重混感等。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猪的饲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式发展,生猪流通以及密集型养殖情况更加的普遍,猪混合感染型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尤其是猪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情况多见。临床主要有猪圆环病毒病和流行性腹泻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肺疫、猪副嗜血杆菌和猪蓝耳、圆环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传统的细菌混合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并不能使病猪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如何对混合感染型病猪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当前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部分养猪场由于防疫措施及病死猪处理不当,一些流行病和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呈现多发趋势,且存在交叉感染的现象.根据对河南省南部各县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猪病流行发生如下变化: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非常普遍 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多重(混合)感染非常普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较多,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等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的混合感染,其中以猪蓝耳病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肺炎支原体较多;病毒混合感染如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较多,尤其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感较多.  相似文献   

15.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目前集约化养猪场高发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猪的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死亡率高,易与猪肺疫、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 of swine,MPS)、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 PCVD)混淆。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SwineFeverVirus,C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1]。猪圆环病毒病(PorcineCircovirusDisease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感染引起的仔猪多种综合征[2]。猪圆环病毒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该病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继发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猪肺炎支原体和猪细小病毒病等疾病,与之发生混合感染,加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危害着猪群的健康程度[3]。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猪以高热、呼吸困难、耳尖、背部及肛门周围红、紫,部分病例腹泻,一般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死亡较高为主要特征的猪病,根据我院兽圆临床病例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记载,目前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种为:猪链球菌病——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二一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猪支原体肺炎——圆环病毒感染,而单一种疾病发生相对较少,给兽圜临床疫病防制增添了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猪以高热、呼吸困难、耳尖、背部及肛门周围红、紫,部分病例腹泻,一般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死亡较高为主要特征的猪病,根据我院兽医临床病例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研究结果及相关资料记载,目前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种为:猪链球菌病(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猪支原体肺炎(圆环病毒感染),而单一种疾病发生相对较少,给兽医临床疫病防制增添了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从2006的6月底开始,我市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H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病毒(ADV)、猪圆环病毒2型(PCV—II)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属2型(SS—II)、副猪嗜血杆菌病(HP)、多杀性巴氏杆菌(PM)、猪支原体肺炎(MH)、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SC)等细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5省区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病原学调查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菊  吴媛  蒋春燕 《养猪》2012,(3):95-96
对5省区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的2 184份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显示,其主要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伪狂犬病病毒,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率为34.80%,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58.24%,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27.79%,而猪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感染率较低;上海市病料的主要病因是肺炎支原体(57.50%)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45.83%),海南省血清的主导病原是圆环病毒2型(90.5%)、胸膜肺炎放线杆菌(72.7%),说明肺炎支原体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感染可能有一定的地域性;PRDC的混合感染率较高(广西43.77%,云南35.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