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渗出性和败血性传染病,这两种疾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们既可  相似文献   

2.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fdr 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我国自1982年郭玉璞在北京首次报道该病后,我国各地相继报道了该病的发生。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3.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进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墨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目前我国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甚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该病主要侵害雏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较多见,有关诊治报道不时见于报端,但雏鹅感染该病报道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PA)感染2~7周龄鸭为主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型的传染病.近年来,我省养鸭业呈现快速发展,鸭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一些鸭场在13~30日龄常发生疫情,造成严重损失.而我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制工作相对滞后,为此我们进行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幼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沉郁、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拉黄绿色稀便、共济失调和抽搐;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关节炎。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1-7周龄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本病的高死亡率、致感染鸭体重减轻和高淘汰率,使其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纽约州的长岛,现几乎各养鸭国家和地区均有该病的存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报道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共有21个血清型。我国1982年郭玉等首次报道了北京郊区的北京鸭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我们自1997年以来,在镇江市郊的谏壁、大港、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小鸭.临床表现困倦不食,鼻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随着养鸭业的发展,养鸭密度的增加,该病已成为7周龄以内鸭的主要疫病.现报告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1流行情况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最早于1932年在美国报道,以后发现RA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李康然(1996),张大丙等(1998)。我国于1982年由郭玉璞教授首次报道本病鲍国连等(1999),北京…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叫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小鸭的传染病.给养鸭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  相似文献   

13.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A)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细菌性传染病,以打喷嚏,眼、鼻流浆液性分泌物,缩颈,腿软、扭头、抽搐,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特征,该病在老疫区常有发生,是一种对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传染病。1发病情况2018年3月23日,会昌县西江镇某养鸭场购进骡鸭雏鸭苗500多羽,饲养10d后,40多羽雏鸭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俗称鸭浆膜炎,是养鸭场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也是目前令养鸭户最头痛、给养鸭业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养鸭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对病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特征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相符; PCR检测及基因测序与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同源性达100%;药敏试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哌拉西林3种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确诊病例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养鸭业快速发展,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该病主要侵害雏鸭,病鸭主要有精神不振、拉黄白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雏鸭一旦感染发病后,如果处置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1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目前危害全世界养鸭业非常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众多,一直以来世界各地科学家都致力于对该菌的遗传相关性及分子特性的研究,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做贡献.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分型技术,并对还未用于该菌研究的其他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原称鸭疫巴氏杆菌病,现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幼鸭的传染病,是急性和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最早在美国纽约长岛被发现,后来许多国家陆续发现并报道。我国由郭玉璞等于1982年首先在北京鸭中发现,在北京郊区流行,继而有很多省市地区发生该病。由于该病引起大批量幼鸭死亡,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因此被列为鸭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鸭,也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在易感雏鸭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及导致鸭发育缓慢,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痛之一.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主要侵染1~8周龄鸭,尤其是2~3周龄的雏鸭,引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也称为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等.本病几乎发生于所有养鸭场,如不加治疗,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