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对生长猪氮磷消化率和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平均体重为27.86 kg健康三元(杜×长×大)杂交阉公猪,采用5×5拉丁方设计,以真可消化磷(True digestiblephosphorus,TdP)为指标,配制了5种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不同的生长猪试验日粮,并使其总钙与TdP的比例为2∶1,来研究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对氮、磷的消化率及其排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低于0.26%时,日粮磷的真消化率随着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的上升而升高,当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超过0.26%后达到0.39%时,磷的真消化率陡然下降,由52.69%下降到49.56%。由试验结果可以推导出,当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在0.34%左右时日粮磷的真可消化率达到最高56.6%。但是各试验日粮之间磷的真消化率差异并不显著。当以g.kg-1 DMI为单位时,粪磷排泄量随着日粮磷摄入量的增加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493x+1.140 9,r2=0.957 4。x表示日粮磷的摄入量,g.kg-1,DMI(DryMatter Intake);y表示粪磷排泄量,g.kg-1,DMI。日粮5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极显著高于日粮1(P<0.001)、日粮2(P<0.001)、日粮3(P=0.001)和日粮4(P<0.001),试验日粮1、2、3和4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以g.kg-1 feces DM为单位时,日粮5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最高(25.82),极显著高于日粮1(P<0.001)、日粮3(P=0.005)和日粮4(P<0.001),显著高于日粮2(P=0.021),日粮4对应的粪磷排泄量最低(21.28),除了显著低于日粮5以外,还显著低于日粮2(P=0.006)和日粮3(P=0.029)。日粮粗蛋白的平均表观消化率为81.6%,且各组之间受日粮真可消化磷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679 4),而氮的总排泄量平均为12.14 g.d-1,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59 6),氮的沉积率在66% ̄74%之间,各组之间差异也不显著,可见日粮真可消化磷水平并不影响氮的消化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体外透析胃蛋白酶 胰酶制剂两步酶解法测定菜粕粗蛋白消化率的标准测定步骤及适宜酶促反应条件 ,并研究在所建立条件下测得菜粕粗蛋白体外与体内消化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建立适宜酶促反应条件为 :1g菜粕在 10mL胃蛋白酶溶液 (10mg·mL-1)、pH2 .0、37℃条件下水解 1h ,调至中性后转入透析袋内 ,再加入 10mL胰酶溶液 (4mg·mL-1) ,在 0 .0 1mol·L-1、pH 7.5、37℃磷酸缓冲溶液中水解 2 4h ,期间更换 5次缓冲液。菜粕干物质和粗蛋白体外消化率与相应回肠表观 (真 )消化率之间显著相关 (r=0 .86~ 0 .99) ,粗蛋白体外消化率与赖氨酸、苏氨酸回肠表观 (真 )消化率与蛋氨酸回肠表观消化率之间显著相关 (r=0 .80~ 0 .87)。  相似文献   

3.
选用6头体重(12.5±0.60)kg的健康阉公猪,在回肠末端安装“T”型瘘管后,按6×6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当年糙米和陈化糙米,并在其基础上添加外源酶组合1,组合2和不添加外源酶共计6种试验日粮,研究不同来源糙米添加外源酶对断奶仔猪磷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糙米来源及其添加外源酶和酶组合对断奶仔猪回肠末端和粪的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及植酸磷的降解率均无显著影响.回肠末端和粪的磷真消化率比表观消化率分别高13.90%和12.41%.回肠末端和粪的磷真消化率没有差异.粪的植酸磷降解率极显著低于回肠末端植酸磷的降解率.大肠对外源磷的吸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方法研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植酸酶和甘露聚糖酶5种单体酶制剂依次添加或5种单体酶制剂不同配伍比例添加对小麦基础日粮干物质和非淀粉多糖(NSP)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体酶制剂对提高干物质和NSP消化率具有协同效应,其不同配伍比例与日粮干物质或NSP消化率之间均呈线性关系.各回归方程如下:干物质消化率:y1 =-2.75e-2+18.5e2x1+46.5x2+11.5e2x3+47.8e2x4+2.7e2x5(R2=0.687·);可溶性NSP(SNSP)消化率:y2=-3.18e3+19.4e2x1+4.4e2x2+13.6e2x3-2.96x4+6.92e2x5(R2=0.788·);不溶性NSP(INSP)消化率:y3=2.5+7.18e3x1+14.18e2x2+11.18e2x3+4.5e2x4+58.2x5(R2=0.763·).最佳组合为:木聚糖酶500 U·kg-1、β-葡聚糖酶95 U·kg-1、纤维素酶33 U·kg-1、植酸酶540 U·kg-1、甘露聚糖酶115 U·kg-1.  相似文献   

5.
草履蚧预测预报与防治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履蚧 (Drosicha corpulenta (Kuwana) )预测预报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结出发生期预测法、危害程度预测法和天敌控制能力预测法等测报技术。得出了平均虫口密度 (x)与平均萌芽率 (y1 )间的关系模型y1 =95 .36 - 39.18x、平均虫口密度 (x)与平均枝枯率 (y2 )间的关系模型 y2 =0 .0 8+2 1.71x、树干表面平均虫口密度 (x)和材积损失率 (y3)间的关系模型 y3=0 .737+2 5 .4 6 x。确定了草履蚧的防治指标为树干表面有虫 0 .16头 / cm2 ,制定了草履蚧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和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酸钠和植酸酶对肉鸡营养利用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00只1周龄的Arbor Acres(AA)商品肉公鸡,采用2×3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豆粕型低磷饲粮中添加葡萄糖酸钠(0和2%)和植酸酶(0、500、1 000 U/kg)对肉鸡营养物质利用、胃肠道pH值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饲粮中添加葡萄糖酸钠提高了肉鸡前期的干物质表观存留率(P<0.000 1)和腹脂率(P=0.063);添加植酸酶提高了肉鸡的全净膛率(P=0.065)、腿肌率(P=0.093)、腹脂率(P=0.001),降低了回肠pH值(P=0.07);葡萄糖酸钠和植酸酶在腹脂率提高上存在互作效应(P=0.043).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多重线性回归法是否能应用于测定生长猪内源磷排泄量及菜粕和豆粕磷的真消化率,试验选用5头平均质量为(21.6±1.43)kg的健康大白×长白阉公猪为试验动物,采用5×5拉丁方设计,设5个磷水平(1.8,2.7,3.6,4.5和4.7 g/kg);日粮以豆粕、葡萄糖、玉米淀粉等为基础,以菜粕为待测植物性饲料,配制半纯合试验日粮,菜粕和豆粕为磷惟一来源。通过测定日粮和粪中的干物质(DM)、磷和氧化钛含量,计算出日粮、豆粕和菜粕磷的表观消化率。再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推导出生长猪内源磷的排泄量及豆粕和菜粕磷的真消化率。结果表明,以每kg干物质采食量(DMI)计,生长猪粪磷的排出量与日粮磷的摄入量呈线性关系(P<0.000 1);采食豆粕加菜粕日粮的生长猪内源磷的排泄量为(1.24±0.29)g/kg DMI,菜粕磷的真消化率为(46.46±11.33)%,豆粕磷的真消化率为(61.87±7.79)%;相对于表观消化率(-0.45%~35.15%),日粮磷真消化率(56.60%~59.03%)更稳定。说明多元线性回归法可以应用于同时测定猪内源磷排泄量和饲料磷的真消化率;在配制日粮时,磷表观消化率可加性差,而真消化率具有很好的可加性。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6,(3):397-401
试验按照2×3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384只15日龄罗氏肉鸡分为6个饲粮处理组,其中包含2种饲粮类型(低磷或高磷)和3个豆粕水平,比较肉鸡饲喂低磷或高磷饲粮测得豆粕中磷真消化率的差异。结果表明,肉鸡体增质量、饲料转化效率、饲粮总磷摄入量以及回肠食糜和排泄物中磷的排泄量随饲粮豆粕水平增加显著提高(P0.01);高磷饲粮组的采食量、干物质摄入量、干物质的回肠消化率和存留率随豆粕水平增加呈线性降低(P0.01)。线性回归法测得低磷饲粮组和高磷饲粮组豆粕中磷的真消化率分别为83.4%和63.3%,而磷的真存留率分别为72.9%和53.9%;肉鸡采食低磷饲粮测得豆粕中磷的真消化率和存留率显著高于采食高磷饲粮测得磷的真消化率和存留率(P0.01)。由此可见,肉鸡饲粮磷水平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法测得豆粕中磷真消化率和存留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添加植酸酶后家禽日粮中植酸含量与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选用爱拔益加成年公鸡2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设计日粮的植酸含量分别为0,4,6,8,10和12 g/kg,以日粮中未添加植酸酶作为对照组,研究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处理组)对磷平均真消化率、粗蛋白(CP)和赖氨酸表观消化率及表观代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的植酸含量为4,6,8,10,12 g/kg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磷(P)的平均真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03%,10.12%(P<0.05),16.90%(P<0.05),37.71%(P<0.05)和28.14%(P<0.05);表观代谢能(AME)分别提高了0.018,0.078,0.191,0.309和0.217 MJ/kg;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0.24%,2.26%,3.60%,4.00%和1.85%;赖氨酸(Lys)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01%,1.70%,3.05%,4.82%和1.89%。磷真消化率、AME、CP和Lys表观消化率分别与日粮的植酸含量呈负线性关系。由试验结果可知当日粮植酸含量为10 g/kg时,营养物质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水封闭呼吸室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禾花鲤(Procypris merus)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花鲤的耗氧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差异显著(P0.05),其指数函数关系式为y=0.328 3e~(-0.316x)(R~2=0.992 4)。在一定温度(6~30℃)范围内,禾花鲤的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差异显著(P0.05),用方程式表示为y=-0.003 1x~2+0.059 4x+0.015 4(R~2=0.998 9);禾花鲤窒息点随体质量(1.83~36.51 g)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差异显著(P0.05),其关系式为y=0.485 6x~(-0.791)(R~2=0.979 5);禾花鲤的窒息点与水温(6~33℃)呈正相关,且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禾花鲤达到窒息点的时间逐渐缩短。水温与窒息点关系式为y=0.000 2x~2+0.029 7x+0.088 2(R~2=0.995 8)。这表明温度越高,体质量越小时禾花鲤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要求越高。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柚木生长因子与冠幅的关系,准确反映各生长因子与冠幅之间的关系,建立冠幅预测模型,为柚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凭祥、云南德宏、云南景洪、海南乐东4个地区不同林龄阶段的柚木人工林中优势木为研究对象,以胸径、树高、冠长、林龄4个因子作为变量与冠幅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关键因子建立柚木冠幅生长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胸径(R=0.5342,P=0.0001)、树高(R=0.1798,P=0.0026)是影响柚木冠幅的关键因子;胸径、树高与冠幅的一元回归方程:冠幅与胸径y=15.7893x+1.84766(F=516.4180,P=0.0001),冠幅与树高y=0.3717x-0.60189(F=174.2954,P=0.0001)。并应用胸径、树高2个关键因子与冠幅建立回归模型:y=13.5658x1+0.1064x2+0.35866(F=279.5048,P=0.0001),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性较小(F=0.0140,P=0.9072)。可以根据目标树的培育目标胸径、树高因子,利用该模型来预测该目标树的冠幅,从而确定单位面积内保留目标树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平均体重分别为(48.5±2.1),(47.6±3.2)kg的2.5~3.5岁空怀小尾寒羊和新疆策勒黑羊母羊各6只,自由采食粉碎玉米秸秆占70%的粗料型日粮,以自身对照设计,比较添喂气溶胶OT(0.8 g/kg日粮)对小尾寒羊、策勒黑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气溶胶后小尾寒羊和策勒黑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25.2%(P〈0.01)和25.3%(P〈0.01);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2.0%(P〉0.05)和8.3%(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7.9%(P〉0.05)和6.6%(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3.2%(P〈0.05)和4.3%(P〉0.05);能量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12.0%(P〉0.05)和8.3%(P〉0.05);纤维素消化率分别提高1.1%(P〉0.05)和2.3%(P〉0.05);半纤维素消化率分别提高2.3%(P〉0.05)和6.2%(P〉0.05);氮保留分别增加13.7%(P〉0.05)和11.1%(P〉0.05);钙保留分别增加25.2%(P〈0.01)和21.2%(P〈0.05);磷保留分别增加24.3%(P〈0.05)和18.2%(P〉0.05)。添喂气溶胶OT可提高绵羊自由采食量和消化量,改善绵羊的消化代谢,但在小尾寒羊和新疆策勒黑羊母羊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施用均可提高水稻产量,氮肥是增产的主要因子,远高于磷、钾肥增产效果。产量(y)与施氮量(x1)、施磷量(x2)、施钾量(x3)呈抛物线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21 9x12+18.255x1+5 063.8;y=-0.135 3x22+29.049x2+7 159.4;y=-0.033 7x32+15.238x3+7 057.2。不同肥料因子对水稻产量构成影响不一,氮肥促进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加,而降低千粒重;磷肥促进有效穗数、千粒重增加,而对穗粒数影响不大;钾肥促进穗粒数、千粒重增加,而对有效穗数影响不大。氮、磷、钾肥对水稻形态影响不一,3种肥料因子均能增加叶面积,但氮肥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磷肥和钾肥;氮肥增加株高和穗长显著,而磷钾肥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棉花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势变化及与棉花功能叶片水势之间的关系,实现土壤水分的实时监测。[方法]利用水势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势,并建立基于土壤水势的棉花滴灌预警模型。[结果]土壤水势在20~40 cm土层变化幅度较大,土壤水势(x)与棉花功能叶的凌晨叶水势(y)之间的关系:0~20 cm土层的方程式为y=-0.000 7x~2-0.028 3x-1.394 3(R~2=0.964 3),20~40 cm土层的方程式为y=-0.000 8x~2-0.046 6x-1.8 093(R~2=0.948 2)。通过田间验证预测精度较高(R~2=0.945 7)。[结论]该研究为膜下滴灌棉花灌溉补水和水分实时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硅、磷不同配比对广西赤红壤区甘蔗出苗率、生长速率及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合甘蔗生长的最佳硅、磷配比。【方法】采取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网室进行盆栽试验,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结果】施磷有较好的甘蔗产量收益,而合适的磷、硅配施,有利于甘蔗出苗及生长,并可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甘蔗产量水平与磷素(x1)、硅素(x2)间的回归模型为:y=4.080+0.254x1-0.068x2+0.077x1x2-0.315x12-0.207x22。磷和硅最佳施用量分别为7.5 g/盆(P2O5) 和7.2 g/盆(SiO2),磷与硅最佳配施比例为7.5∶7.2,甘蔗产量为4.12 kg/盆,经济效益为1.82元/盆。【结论】建立的甘蔗产量与硅、磷肥用量的回归模型可用作同类甘蔗地土壤的施肥决策和预报,磷(P2O5)和硅(SiO2)的最佳比例为7.5∶7.2。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硅、磷不同配比对广西赤红壤区甘蔗出苗率、生长速率及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合甘蔗生长的最佳硅、磷配比。【方法】采取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网室进行盆栽试验,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结果】施磷有较好的甘蔗产量收益,而合适的磷、硅配施,有利于甘蔗出苗及生长,并可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甘蔗产量水平与磷素(x1)、硅素(x2)间的回归模型为:y=4.080+0.254x1-0.068x2+0.077x1x2-0.315x12-0.207x22。磷和硅最佳施用量分别为7.5g/盆(P2O5)和7.2g/盆(SiO2),磷与硅最佳配施比例为7.5∶7.2,甘蔗产量为4.12kg/盆,经济效益为1.82元/盆。【结论】建立的甘蔗产量与硅、磷肥用量的回归模型可用作同类甘蔗地土壤的施肥决策和预报,磷(P2O5)和硅(SiO2)的最佳比例为7.5∶7.2。  相似文献   

17.
文中报道了关于稻叶瘟病斑田间产孢若干问题的初步定量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扩展型、中间型、停滞型病斑的产孢潜能比值约为100:30~40:5;病斑日龄(x)与病斑产孢潜能(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y=1.04-|ln(0.5x+1.8)-1.57|,气温(t)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用下式表达:令x=4×(t-10),则y=sin(0.317857x+0.008125x~2+0.000067x~3);空气相对湿度(x)与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关系可表达为y=-1004+11.04x(x≥91%);依据保温保温时间(x)来推算叶温病斑相对产孢量(y)的计算式为:y=-12.96+4.42x(24>x>4)。上述研究结果为组建以田间病斑产孢为重要子模型的稻叶瘟流行模拟模型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密闭电石炉尾气中羰基硫(COS)检测的气相色谱法。[方法]用100ml玻璃注射器采集COS气体,注入HC-6型微量磷硫气相色谱分析仪,经GDX-104色谱柱分离后,应用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03~2.0000mg/m^3,线性方程为y=36.7020+2.2632x(R=0.99959),RSD为2.10%~4.79%,最低检出限为0.0003mg/m3。[结论]该方法快捷、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稳定性好,适合密闭电石炉尾气中COS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