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定期测定在25种温湿度组合条件下储藏的樟子松和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建立了改进生活力方程。该方程考虑了储前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的影响,种子寿命(对数)和含水量的微凹曲线及其与储藏温度的微凸曲线,可预测不同种批在更大范围环境条件下的储藏寿命。利用改进生活力方程对樟子松和油松拟合了生活力列线图。利用此图可以预测在0—40℃,5%—25%含水量范围內,樟子松和油松种子的任一批种子在任一储藏条件下的种子寿命,并且通过此图可找出任一批种子的最佳储藏条件。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阿司匹林、GA和稀土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交互作用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水中不同浸种时间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间36 h、阿司匹林浓度0.05%、GA浓度50 mg/kg时种子发芽势较高,稀土作用不大;水中浸泡时,浸泡时间以36 h较好,种子发芽势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以及不同储藏方式、储藏时间对蓝花野茼蒿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其生态入侵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蓝花野茼蒿种子属于需光发芽种,且在不同储藏条件、储藏时间下均能有64%以上的萌发率。冷藏时间对4℃冷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无显著影响;室温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均有先推迟再提前的趋势;到储藏200 d后,3个储藏条件种子均在第4天开始萌发。且50和100 d储藏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在3个储藏条件间有显著差异。不同储藏条件下,种子储藏100 d后均可达到最高的萌发率(室内储藏种子和-20℃储藏种子的萌发率达100%,显著高于4℃冷藏种子的78.67%),但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200 d,萌发率又降低(室内储藏的86.47%,显著高于4℃储藏的64%和-20℃储藏的66%)。3个储藏条件的种子,在储藏50 d时的萌发速率均比未储藏的显著降低;随着储藏时间增加到100 d,萌发速率均又显著升高;但随着储藏时间达到200 d,室内储藏种子的萌发速率继续加快,而4和-20℃储藏又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育种和育苗中应用广泛。本试验以阜新地区当年生油松种子为试材,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浸种时间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8%ABT生根粉250 mg/L浸泡3~5 d,种子活力最佳,对种子萌发有利。  相似文献   

5.
不同贮藏年限的柠条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储藏时间的柠条种子发芽率、发芽进度,了解储藏时间对种子的影响,寻求柠条种子的有效贮藏年限,以期为柠条种质资源长期、安全贮藏和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在3年以上的种子的生活力已经很弱,不再适合于播种造林。贮藏时间在4年以上的种子生活力基本消失,不能用于播种造林。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不仅发芽时间缩短,而且发芽率也降低,同时,发芽速度也大大减低。  相似文献   

6.
PEG6000渗透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 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8.
储藏时间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花椰菜种子储藏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相关生理生化水平的变化状况,以储藏1、2、4年的花椰菜Yuan-H和Yuan-I种子为材料,调查了不同储藏时间下种子活力、田间出苗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花椰菜种子储藏1~2年,种子活力、田间成苗率降低不明显,平均出苗时间增加不明显,而幼苗苗高、干重和真叶数有明显降低趋势;储藏4年,发芽率60%,苗高等幼苗素质明显受抑。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中SOD、POD、CAT和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因品种和储藏时间而异。种子活力、成苗率与SOD、POD和脱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5),与MD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北方地区植树造林常用的树种。本文采用赤霉素和V_E2种溶液浸泡3个不同年份的油松种子,研究其对油松种子呼吸速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呼吸速率随赤霉素和V_E2种化学试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是保存时间长的种子的呼吸速率低,可能是种子老化严重所致。赤霉素和V_E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种子的发芽率不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同时,保存时间短的种子的发芽率要好于保存时间长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纪亚君  刘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41-14642
[目的]确定燕麦种子的最适储藏时间。[方法]以燕麦品种青引1号为试材,选取2003~2008年各个年份存贮的饱满种子,分别采用3种发芽方法(培养皿法、土埋法和砂粒法)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储藏时间燕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结果]燕麦种子储藏时间对种子发芽力有极显著影响。贮存第1—2年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年提高,且贮存第2年的达最大,分别为96.5%、78.5%和41.3%,当年种子由于处于休眠阶段,上述3个测定值均最低,分别为76%、62.7%和33.4%。贮存3年后,发芽率逐年降低约5%~6%。3种发芽方法中,砂粒法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培养皿法和土埋法。[结论]燕麦种子的最适储藏时间为1—3年,存放8—9年的燕麦种子则失去发芽力。  相似文献   

11.
以油松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赤霉素浓度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0 mg/L的赤霉素最有利于油松种子的萌发,此时,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与其它浓度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储藏时间、不同储藏方式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结合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种子不宜即采即播,种子储藏在2个月以上用3~5℃冷库保存效果较好,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发芽率会降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和层积催芽可显著地提高美国山核桃种子的发芽率。层积催芽前最好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8 d,然后在室内层积催芽35 d,发芽速度最快,田间发芽率可达91%。表6参20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73-977
为了解油松纯林与油松辽东栎混交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以灵空山1 hm~2(油松纯林)和4 hm~2(油松辽东栎混交林)长期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分别设置了11,24个种子收集器,定期收集并记录种子雨的种类及数量。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观测数据表明,1 hm~2样地共收集到分属于4科5属5种的种子与果实,4 hm~2样地收集到的种子与果实隶属于5科5属6种;4 hm~2样地种实数最多的树种为油松和辽东栎,占总个体数的90%以上;1 hm~2样地收集到的种实99%以上为油松。对季节动态分析表明,无论是1 hm~2还是4 hm~2样地,种子数量及质量都在秋季达到最大值;就收集到的油松的种实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种子雨密度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几乎每次1 hm~2的密度都要大于4 hm~2。  相似文献   

14.
边银霞  王辉  石玉璋  韩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71-17573
[目的]讨论温度和光照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测定不同条件下油松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恒温处理下,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合温度为25℃和30℃;变温处理下,油松种子在20℃/25℃发芽率较高,萌发速度较快;光照可以促进油松种子的萌发。[结论]该研究得出油松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为油松种群的人工繁育和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对油松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素酶对油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同时使油松种子提早出苗.纤维素酶对油松萌发促进效果的最佳活力为5 u·mL-1,酶液浸种较佳有效时间为3 h,经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提高了28.1,种子的发芽率由76.7提高到88.6,并使油松种子提早3 d以上出苗.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索天师栗种子的适宜储藏条件及播种种子粒径,以提高种子生活力,节约种子繁殖过程中种子用量。采用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筛选TTC染色法测定天师栗种子生活力的最佳TTC浓度和染色时间,同时运用TTC染色法对不同储藏条件下不同粒径的天师栗种子生活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TC染色法测定天师栗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为:0.20%浓度的TTC溶液染色11~13 h;沙藏方式储藏的种子生活力较其它方式均高,达85.30%,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粒径种子(φ≥4.5 cm)和中粒径种子(3.0 cm≤φ4.5 cm)的生活力比小粒径种子(φ3.0 cm)生活力高。故在天师栗种子繁殖过程中,宜采用沙藏方式储藏,并选用较大粒径种子(φ≥3.0 cm)。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出苗时间长等问题,探讨适宜天门冬种子储藏和萌发的条件。以当年采摘的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从种皮、抑制物质、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光照、储藏方法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其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比较开始萌发的时间、平均萌发天数和发芽率,结果表明:去皮对天门冬种子萌发不利;浸泡72~ 96 h显著促进种子萌发; 40和60℃水浸泡和黑暗条件对天门冬种子萌发较为有利;室温湿沙储藏(种沙体积比1∶3)是较好的储藏方式。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灰胡杨的发芽周期和种子活力情况.[方法]在常温干燥条件下不同储藏时间对灰胡杨种子发芽率和相关酶的影响,NaCl与PEG6000对灰胡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储藏时间的灰胡杨种子;用比色法测定种子酶活性,滤纸法测定发芽率.[结果]NaCl、PEG及交互作用对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影响,NaCl作用最大;10;的PEG - 6000处理储藏到第27、37 d灰胡杨种子,能够提高种子发芽率.随储藏时间延长,灰胡杨种子发芽率和含水量下降,含水量从第0d到第37 d含水量范围在6.5; ~4.6;,发芽率在第0d到第37 d从66.7;下降至13.3;.灰胡杨发芽后种子ACP酶活性高峰期出现在储藏第0d,ACP含量在1.85 mol/( min·g),第27 d酶活性下降较明显.第37 d时ACP含量下降为0.54 mol/( min·g).灰胡杨种子脱氢酶活性随储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TTC活性在20.1 mg/mL,储藏到第37 d时TTC活性下降至4.0mg/mL.灰胡杨种子浸泡液电导率显著上升,电导率值变化范围为:113.75~160.94 us/(cm·g).[结论]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灰叶胡杨种子绝对含水量与ACP、TTC活性及种子发芽率呈正相关,与电导率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出苗时间长等问题,探讨适宜天门冬种子储藏和萌发的条件。以当年采摘的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从种皮、抑制物质、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光照、储藏方法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其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比较开始萌发的时间、平均萌发天数和发芽率,结果表明:去皮对天门冬种子萌发不利;浸泡72~96 h显著促进种子萌发;40和60℃水浸泡和黑暗条件对天门冬种子萌发较为有利;室温湿沙储藏(种沙体积比1∶3)是较好的储藏方式。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索天师栗种子的适宜储藏条件及播种种子粒径,以提高种子生活力,节约种子繁殖过程中种子用量。采用二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筛选TTC染色法测定天师栗种子生活力的最佳TTC浓度和染色时间,同时运用TTC染色法对不同储藏条件下不同粒径的天师栗种子生活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TC染色法测定天师栗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为:0.20%浓度的TTC溶液染色1113 h;沙藏方式储藏的种子生活力较其它方式均高,达85.30%,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粒径种子(φ≥4.5 cm)和中粒径种子(3.0 cm≤φ<4.5 cm)的生活力比小粒径种子(φ<3.0 cm)生活力高。故在天师栗种子繁殖过程中,宜采用沙藏方式储藏,并选用较大粒径种子(φ≥3.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