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宿松县1.2万个耕作土壤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宿松县耕作土壤的养分现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宿松县土壤养分变化的趋势,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培肥措施,为宿松县土壤培肥和作物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秸秆培肥土壤对优先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秸秆培肥土壤后对优先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采用原状土柱模拟养分淋溶的方法,对秸秆培肥后土壤中养分淋失的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秸秆培肥后,淋溶液中氮、磷和钾的累计含量降低,淋失速度和含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对不同养分降低的效果不同,对阳离子养分的保持效果更好一些,未施秸秆处理的NH4+-N累计含量为秸秆培肥处理的4.54倍;而对硝态氮的保持作用最差,未施秸秆处理的NO3--N累计含量为秸秆培肥处理的2.79倍。说明秸秆培肥土壤对减少养分淋失和降低地下水污染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析种植大豆对培肥地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栽种大豆的土壤养分进行定点监测化验,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培肥效果显著,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培肥地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六安市主要土种养分动态变化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六安市近年土壤养分监测数据统计,系统分析主要耕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肥力状况,提出具体培肥措施和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施肥原则 在培肥土壤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来供给作物养分,要求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并适当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昌平区草莓日光温室土壤养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通过对草莓日光温室的230个样点土壤养分分级评价,表明保护地土壤综合养分处于较低水平,需快速培肥地力,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肥。  相似文献   

7.
海口市琼山区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2007年的土壤调查与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发现25年间土壤养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分析了当前土壤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土培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忻州市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肥对策,为忻州市果园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泗县耕层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庆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00-101
介绍了泗县耕层土壤养分的现状,根据化验分析数据和农户施肥调查情况,指出了泗县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在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同时,广开途径增加有机肥源,加强土壤养分动态监测,耕作改土,轮作倒茬及利用沼液、沼渣培肥土壤等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土壤养分化验,查清了陕西省城固县土壤养分现状、分布、面积等基本情况,对比、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实施5a来与5a前及1982年土壤普查结果土壤养分变化情况,提出了今后耕地培肥利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广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08-109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了解含山县土壤养分变化趋势,整体土壤肥力相对于1984年趋于提高。通过土壤养分变化分析,提出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是今后土壤培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所获得的耕地土壤主要养分数据,结合当涂县耕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和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养分数据,对当涂县耕地养分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探求养分变化规律,并提出土壤改良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土壤养分调查数据分析,总结了27年来静海县土壤主要养分因子变化情况.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种植业结构、人为活动、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提出了培肥地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城市的扩张和新开发区的建设,很多城郊的老菜地都被占用,远郊的一些粮田则变为菜地。这些远郊的新菜地,都存在土层浅、通透性差、不易耕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质瘠薄、养分缺乏、灌排不配套的情况,故需要加快培肥,以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加速土壤熟化,为蔬菜丰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培肥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河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临河区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和第二次土壤普查至2007年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种植方式、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等原因促使该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有所提高.速效钾含量降低,为指导当地科学施肥、逐步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苜蓿茬土壤耕层肥力动态监测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2006年对灌漠土、耕种风沙土、潮土的苜蓿茬土壤耕层肥力动态进行定位监测,结果表明,随着种植苜蓿年限的增加,土壤耕层养分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随全氮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类型的土壤耕层经多年培肥后,养分含量存在差异,以灌漠土培肥效果最好,潮土次之,耕种风沙土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用量、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渭北旱塬进行连续2年(2007-2009年)的有机培肥定位试验,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秸秆(9 000,6 000 kg/hm2)和厩肥(22 500,11 250 kg/hm2)后,不同土层(0~20,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2008年,20~40 cm土层,各有机培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增幅为26.87%~33.49%,且差异显著;各有机培肥处理2年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在0~40和0~20 cm土层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009年,各有机培肥处理0~20,20~4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增幅分别为16.86%~35.85%和11.34%~22.61%。有机培肥处理2年,0~4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2009年0~20 cm土层秸秆(9 000,6 000kg/hm2)和厩肥(22 500 kg/hm2)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0.19,0.18,0.13 mg/(g.h),且差异显著;2008年,各有机培肥处理0~20 cm土层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培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且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巴彦淖尔市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掌握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目前耕地的养分状况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速效钾舍量有所降低,为及时指导当地科学合理施肥、逐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乡市无机肥的增产效应及培肥地力的作用,探明了无机氮磷钾的直接增产与互作增产效应,明确了在高产栽培中氮磷钾兼施、以磷增氮的作用,展望了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杨金娟  马琨 《中国农资》2014,(16):22-22
<正>研究表明,采用不同的培肥措施对耕层土壤均有一定的培肥效果,不论是全量还是速效养分都有一定的提高。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培肥方式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各试验中以化肥配施黄腐酸钾效果较为明显。分析认为,黄腐酸钾中含有16%以上的黄腐酸,由于能有效降低土壤pH,与无机化肥配合施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